9月11日,四川師範大學2021級研究生開學典禮在獅子山校區舉行。校長汪明義勉勵新生們將科學精神和人文情懷融入學術血液,將志氣、骨氣、底氣注入學術基因,在攀登學術高峯的陡峭山路上不畏勞苦、不怕艱辛、不懼挑戰,用崇高的理想、傲人的風骨、紮實的學識,肩負起時代的重任,凝聚起奮進的力量,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應有貢獻。
汪明義指出,當前,信息革命縱深發展成為推動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世界教育變革的技術背景,全球治理體系變革加速推進成為世界教育變革的社會背景。在這兩個背景之下,中國大學迎來了千載難逢的機遇和挑戰。中國大學作為知識、思想、真理、科學和技術的生產基地,必然以更加負責任的理性態度,積極回應這一時代賦予的歷史重託。一是要增強知識創新的動力和能力,既要為黨和國家的重大政策制定提供理論依據,又要為新產業發展提供核心技術支撐;二是更要堅守立德樹人初心使命,培養一代又一代具有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源源不斷的高端人才。
新生們將怎麼度過人生這段寶貴的專門的學術研究時期呢?汪校長給大家的建議是:塑造學術品格,肩負時代重任,做一名科學精神與人文情懷兼備的學術人。
學習易得,但學術難行,這幾乎是所有科研人的切膚感受。因為學術往往是枯燥的、艱苦的、清冷孤寂的,想要堅定的走完這一趟旅程,不掉一層皮幾乎是不可能。實驗室中千百萬次枯燥的重複與不斷改進,圖書館中連年累月的苦讀冥想,與導師和同輩間無數次的爭論,無路可走的痛苦與煎熬,在“肯定-否定-肯定”中的不斷反思與掙扎,這些都是磨礪學術品格的必經過程。想要經受住磨礪並走向成功,你們必須錘鍊作為學術人的兩個核心素養:一個是科學精神,一個是人文情懷。
什麼是科學精神?它的基本內涵至少應包括“客觀的依據、理性的懷疑、多元的思考、平權的爭論、實踐的檢驗、寬容的激勵”等要素。
“客觀的依據”就是要將科學研究建立在事實的基礎之上。因為科研從來不是紅口白牙,不是憑空想象,不是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認識活動。
“理性的懷疑”就是要不迷信權威,不盲從既定。沒有哥白尼向“地心説”發起挑戰,便不會有“日心説”的問世。那樣的話,人類對宇宙奧秘的探索絕不會達到今天的高度。
“多元的思維”就是要嘗試多學科融合,多種思維並行,而不是孤立地看待事物。通過跨學科的學習,不斷擴大你的知識面,從而建立學科間的關聯,架起思維的橋樑,使自己的思維多元並賦予靈氣。
“平權的爭論”就是要在學術探索的道路上,堅定“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的勇氣。沒有這樣的勇氣,蘇格拉底之後,就不會有柏拉圖,柏拉圖之後,就不會有亞里士多德。
“實踐的檢驗”就是要篤信一條真理——“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正是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這場廣泛而深刻的思想解放運動,才讓人們衝破教條主義的思想束縛,重新確立馬克思主義科學真理觀,從而奠定了改革開放的思想基礎,開創一系列驚天動地的偉大創舉,迎來了中國從站起來走向富起來翻天覆地的新變化,邁上了實現偉大復興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相向而行的改天換地的新徵程。
“寬容的激勵”就是既要鼓勵創新,更要容忍失敗。因為每一次科學探索的成功,無不建立在失敗和挫折的基礎之上。唯有懂得超越失敗和做到越挫越勇,你才能攀登科學研究的高峯。
如果説,科學精神是使我們取得學術成就的力量源泉,那麼人文情懷則是使我們的研究工作賦予人類價值的方向指南。僅有科學精神而無人文情懷的學者,只能是一台冰冷的學術機器。
人文情懷的通俗表達就是超越個人之利害得失且發自內心地關愛他人、關懷社會、關注人類未來,並使這種關愛、關懷、關注內化為一種生存態度、行為方式和認知情感。大學之所以被譽為人類精神的家園,就是因為人文情懷是大學的靈魂所在。“獨立存在、平等尊重、限度生存、尊嚴生活、同情理解、博愛憐憫”構成了人文情懷的核心內涵。
汪明義希望同學們將科學精神和人文情懷融入自己的學術血液,將志氣、骨氣、底氣注入自己的學術基因,在攀登學術高峯的陡峭山路上不畏勞苦、不怕艱辛、不懼挑戰,用崇高的理想、傲人的風骨、紮實的學識,肩負起時代的重任,凝聚起奮進的力量,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應有貢獻!
封面新聞記者 周麗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