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鹿之戰是秦與反秦義軍諸侯的生死決戰,秦朝手中最後兩支能夠調動的機動精鋭部隊全部投入進去,反秦義軍一方亦是聚集了所有軍事力量在鉅鹿附近,此戰勝負決定着中國未來百年的歷史走向,影響着暴秦的延續和新王朝的誕生。鉅鹿之戰是新生力量和腐朽力量的對決,可是新生力量並不是強大的,相反腐朽力量才是強大的,武器裝備、軍事訓練、戰鬥意志和士氣等遠超過新生力量,新生力量唯一的優勢就是人數。明明處處佔盡優勢的秦軍為何在鉅鹿之戰中大敗呢?筆者個人認為關鍵在秦軍“主帥”章邯身上,他有着不可推卸的責任。
公元前209年,戍卒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反抗暴秦的序幕正式拉開。原戰國時期的山東六國趙、 齊、 燕、 魏、 韓、 楚,均復國成功,擁有了自己的根據地和暴力武裝部隊。當時,黃河以南到淮河的原楚國故地,是起義聲勢最響最大的地區,有着“首義之地”的稱呼。因此,秦國僅能投入的兩支主力機動部隊——章邯部和王離部,進入此地進行平的軍事行動。史書記載,章邯消滅陳勝的張楚、殺死楚國項梁、攻殺齊王田儋、攻滅魏王魏咎,基本上將黃河以南的反秦武裝盡數打垮。而王離部,史書上只記錄了他吃了一個敗仗的記錄。
反秦義軍不是一條心的,各有各的齷齪,所以會有這麼一件事:黃河以北的趙國發生內訌,原為陳勝部將武臣攻下趙都邯鄲後自立為趙王,其手下大將李良因受武臣姐姐的侮辱,一怒之下殺死了趙王武臣和他的姐姐,趙臣張耳和陳餘逃出邯鄲後,在邯鄲北面的信都(今邢台)擁立戰國貴族的趙歇為趙王,大敗前來追殺的李良,李良隨後只能投奔章邯。章邯得到李良的情報後,對黃河以北的叛軍勢力有着詳細的瞭解,所以放棄近在咫尺、可以“一口吞下”的楚地,渡河進攻趙國。
能夠讓章邯放棄定陶之戰大勝,攻滅楚國取得徹底勝利的原因一定很深刻,不過司馬遷只寫到“章邯已破項梁軍, 則以為楚地兵不足憂, 乃渡河擊趙”,具體還有其他原因,需要我們自己去思考猜測。
第一個可能的原因:身在楚地的章邯部,遠離秦國本土,糧草運輸較為困難,四面皆是叛軍,當地民眾仇視敵意強烈,想要就地獲得糧食補給的難度高的不是一星半點,這限制着章邯部長久作戰。而渡過黃河進入河北,靠近秦國河內郡和上黨郡,後勤壓力不會那麼大。
第二個可能原因:章邯從李良情報中的張耳,感受到極大的危險。“張耳者,大梁人也。其少時,及魏公子毋忌為客。張耳嘗亡命遊外黃。外黃富人女甚美,嫁庸奴,亡其夫,去抵父客。父客素知張耳,乃謂女曰:必欲求賢夫,從張耳。女聽,乃卒為請決,嫁之張耳。張耳是時脱身遊,女家厚奉給張耳,張耳以故致千里客。乃宦魏為外黃令。名由此益賢。”張耳名聲遠播,朋友眾多,頗有才能,與秦王朝更有不共戴天之仇,並且在陳勝吳廣起義後立即去投奔,其反秦資歷比項梁還老,與各路反秦勢力有着或大或小的瓜葛關係,影響力極大。
所以章邯權衡利弊後,認為殺掉張耳可以震懾到黃河以北的義軍,讓自己的平叛之旅事半功倍。或者圍困張耳,利用其影響力吸引各路叛軍,從而達到圍點打援的目的。
王離部是長期與匈奴廝殺的長城軍,章邯部是以關中秦軍為主體、驪山刑徒為枝幹的軍隊,也經過一定的戰場廝殺,打過不少勝仗,也在精鋭一列。《史記》等主流記載是:王離軍從屬於章邯軍,章邯使其將王離圍鉅鹿,而自以大軍殿其後。近代史學家卻經過考證認為章邯和王離兩軍是平行互不隸屬的,王離圍鉅鹿是直接受命於秦王朝,而非章邯。我們也來探尋一下,依據秦法,軍隊戰敗,統軍之將輕則免職,重則殺頭,不僅追責戰敗將領本人,還有追責舉薦之人。
秦朝末年,秦二世曾責備章邯,原因是:“章邯軍棘原,項羽軍漳南,相持未戰。秦軍數卻。”鉅鹿戰敗造成的巨大損失,秦二世並未追究章邯的記錄,所以章邯雖然曾“令王離、涉間圍鉅鹿”,但兩軍並沒有上下級的統屬關係。王離軍配合章邯軍作戰,很可能是章邯請命秦二世,得到同意再傳令王離參與圍困鉅鹿,這種統屬關係十分簡單,是一種戰時配合的關係。另外,不知為何,王離軍的戰鬥力實在不強,《史記·曹相國世家》記載:“曹參其後從攻東郡尉軍,破之成武南。擊王離軍成陽南,復攻之槓裏,大破之。”劉邦部將曹參曾多次大破王離軍。
章邯北上實施圍點打援的戰略,應該是得到了秦廷批准支持的,這才讓章邯部迅速得到糧草補給。秦二世二年後九月,秦軍圍鉅鹿。秦二世三年(秦以十月為歲首)十月,章邯軍破邯鄲,劉邦軍攻破東郡尉及王離軍於成武南。被劉邦攻破的王離軍應該是留在楚地的餘部,其主力已前往鉅鹿。章邯軍圍攻邯鄲,“張耳與趙王歇走入鉅鹿城, 王離圍之”。一個月後邯鄲被章邯軍攻破,邯鄲城被移除城牆,居民被遷到河內郡。這一行為的目的是:徹底消除在秦軍大本營棘原(應該是存放物資之地)和鉅鹿之間的一個潛在隱患,並且可以奪取邯鄲城內的糧草移入棘原,為自己大軍和王離大軍提供糧食補給,“章邯軍鉅鹿南棘原, 築甬道屬河,餉王離。”
我們可以看古代地圖清晰看到運往王離部的運糧路線:棘原發,經洹水, 入黃河,過甬道,至鉅鹿城下的王離軍。圍點打援的誘餌已經放下,各路反秦義軍接踵而來,可誰都知道這是秦軍佈設下的陷阱,就等着各路義軍踩進去,所以各路義軍誰都不敢向前,只是遠遠觀望。
王離軍完成包圍鉅鹿的部署,章邯位於棘原,其選擇進退的餘地很大,既可參戰,也可觀戰,還可移軍別處作戰。由於鉅鹿周圍的義軍愈聚集愈多,章邯選擇配合王離軍合圍鉅鹿,且擔任其支援王離軍的責任,“築甬道而輸之粟。”但此時的章邯已經有意無意地避戰自保。觀這段歷史,以破邯鄲為界點,章邯軍的作戰方式相差極大,破邯鄲前,章邯軍擅打硬仗、惡仗,毫不畏懼,即便是面對“行收兵至關,車千乘,卒數十萬,至戲,軍焉”的周文,章邯領着從未上過戰場的“酈山徒、人奴產子”等臨時拼湊的軍隊,殺的周文自殺才罷手。
破邯鄲後,章邯軍再無大動作和戰績。《秦始皇本紀》:“三年,章邯等將其卒圍鉅鹿( 即鉅鹿,筆者注) ,楚上將軍項羽將楚卒往救鉅鹿。冬,趙高為丞相,竟案李斯殺之。夏,章邯等戰數卻,二世使人讓邯,邯恐,使長史欣請事。”兩軍對壘,秦廷後方趙高殺李斯,章邯軍與農民軍交戰表現出多次退卻。而鉅鹿之戰結束後,章邯軍毫無戰績可言,還是在邊打邊退。其實項羽軍主要應對的王離部一支秦軍,可能連章邯軍的幾次照面都沒打。“章邯軍棘原,項羽軍漳南,相持未戰。秦軍數卻,二世使人讓章邯。”
項羽先遣一支軍隊渡河,試探秦軍反應,可是本該立即做出激烈應對的章邯部沒什麼反應,讓其取得了反應,致使項羽全軍渡河,並趕至鉅鹿之外包圍王離軍,隨即發生進攻。要知道當時章邯近二十萬大軍在一旁虎視眈眈,可就是沒做出任何反應。身處棘原的章邯竟然毫無作為。等到項羽殺蘇角,虜王離,並進軍漳南後,迫不得已面對楚軍的章邯,竟然多次沒開打就退卻。這在《史記》上明明白白寫着,並非虛言。
再簡單點説:鉅鹿之戰中章邯軍從未主動出擊義軍。手握二十萬秦軍精鋭的章邯下令駐軍棘原後,一直未對救趙義軍進行進攻,而這種“守株待兔”的行為持續了起碼一個月時間,之後項羽殺宋義,遣先鋒渡河試探敵情,章邯仍未出兵阻擊,兩萬先鋒楚軍“數絕章邯甬道”(往王離軍運輸糧食的糧道),所謂“甬道”是有城牆保護的。項羽看清章邯的避戰意圖,遂集結全軍渡河,毫不顧忌一旁的二十萬秦軍全力攻王離,而完全有能力一口吃下項羽楚軍的章邯部按兵不動,坐失良機。王離軍全軍覆沒,氣勢如虹的諸侯聯盟集結起來,攻向棘原。
通過前文的講述,相信大家對這兩個問題的答案已瞭然於胸:章邯。章邯絕對是有意為之。原因嘛,很簡單,秦朝沒有希望了,從秦二世大肆殺戮到趙高殺李斯,這樣的王朝覆滅只是時間問題,身為秦將的章邯即使剿滅叛軍後,也很可能被趙高殺害;另外,章邯很有自知之明,清楚自己雖然擁有天下最強大的軍隊,但絕對不能令這些深知秦法嚴明和家族在關中秦地的秦兵們信服,指哪打哪,從而反叛秦朝、爭霸天下。章邯想脱離秦朝的控制,只能借義軍的手殺秦朝世代忠良的王離,再一退再退向項羽義軍主動投降,不久大秦降卒二十餘萬全部在新安城南連夜坑殺。
秦朝建立伊始,都是自己在毀滅自己,秦始皇的暴政,李斯等人的合謀改立胡亥,秦二世的殺戮,趙高的排除異己,章邯的避戰投降。而章邯是秦朝毀滅的最後一環,詳讀史書才會發現,鉅鹿之戰中的二十餘萬章邯軍完全是打醬油的,項羽的勝利有着一定的偶然性和運氣,畢竟再怎麼死戰也彌補不了武器、裝備、訓練、士氣、戰鬥力等鴻溝。鉅鹿之戰,是章邯送給項羽的一份威震天下的大禮。
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這話説的是真沒錯,秦始皇設想的秦朝萬世一表的確不可能,但傳十餘代完全可以,不過秦始皇沒抓住,李斯沒抓住,趙高沒抓住,扶蘇蒙恬沒抓住,秦二世沒抓住,章邯也不願意去抓住。秦朝走向滅亡的深淵,雖有着天下農民起義的原因,但根本還是在秦朝君臣身上,他們在推波助瀾,像是生怕秦朝滅亡不了。章邯讓鉅鹿秦軍戰敗,是出於自身生命安全和利益的考慮,也怪不得他。民心和忠誠這東西很廉價,可是一旦失去就很難再找回來。
誰説章邯沒想要平定禍亂、做大秦的擎天白玉柱名流青史,還大秦一個朗朗乾坤的?可是趙高和胡亥太令人失望了,完全將秦朝命運視作兒戲,將秦朝大臣將軍視作草芥。鉅鹿之戰,秦,敗的不冤。
滅秦朝者,秦人統治者也!
參考資料:《史記》《漢書》《秦漢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