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催生了“雞娃”教育焦慮
朋友面對孩子即將小升初的焦慮總是溢於言表。一席茶喝下來,全程討論的都是小升初的諸多感慨。而隨着中考題材的熱劇“小別離”、高考題材的熱劇“小歡喜”,直至今日熱議的小升初題材的熱劇“小捨得”,都是當今國民教育現狀的真實寫照。
很多一、二線城市的優質優資教育都有地域集中現象,學區房讓無數家長趨之若鶩。北京的表妹為了孩子小升初不惜集千萬身家購置學區房,可謂孤注一擲。而更多的家長們則是對學區房望塵莫及。更有同事家的兒子和兒媳雙雙為北大畢業的高材生,在北京就業結婚幾年,卻因為教育焦慮而遲遲不敢生娃,因為一套學區房可能要舉三方家庭之力傾囊而盡、合力舉託。
即使入了重點中學,孩子的教育更是令“牛媽”“虎爸”們費盡心機、焦慮不已。朋友為孩子的小升初一籌莫展,因為孩子最初選擇的是普通小學。普通小學的孩家長即使買了學區房,依然擔心將來孩子競爭壓力過大而焦慮。一名小學老師直言:“沒當過班幹、沒證書、沒競賽名次就在重點中學的門檻前矮了一截。而那些優裕地段小學的孩子們不僅在英語上超出普通小學,在奧數方面、國學積澱方面、甚至編程、演講等,這些孩子的綜合素質和博學廣聞都和普通小學的孩子不在一個起跑線上”。所以在那個競爭跑道上,“雞娃”家長們早已苦心綢繆、計議深遠。
“小捨得”中一個八個月大的孩子媽媽就開始請純正英語外教,就為了孩子的英語贏在最早的起跑線上。而劇中為了夏歡歡進競賽班更是不惜動用幾家人的全部人脈和社會資源傾力而為。夏歡歡的媽媽南儷和爸爸夏君山均為高學歷,本屬佛性,開始是主張孩子快樂教育的。但是卻慢慢被社會大環境、周邊環境推波助瀾地走、被妹妹田雨嵐的“雞娃”教育而浸染,從而催生了教育焦慮。在社會大環境中,在親戚朋友的比較中,很多家長不得不被套上枷鎖激流勇進為孩子拼各種補習班,還有很多是被席捲着隨波逐流、還有一些始終在焦慮的漩渦中苦苦掙扎。
網絡熱詞“雞娃教育”也就是在這樣的時代洪流中產生的。所謂雞娃就是給孩子打雞血,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不停地讓孩子去學習、去拼搏。而由此又催生了素雞:雞血級別的才藝教育,包括琴棋書畫、馬術擊劍等方面出色的孩子;青蛙:指普通孩子;牛蛙:指非常優秀的孩子;奧牛:指數學出類拔萃的孩子;英牛:能讀英文原著的孩子;英奧混血牛:英語、數學優秀兼備的孩子……
看到這些當代教育催生的社會現象,不禁感喟萬千。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父母為了孩子的教育可謂殫精竭慮、全力以赴。面對我們這樣一個人口大國,我們不得不面對激烈的競爭機制。
被雞娃教育而催生焦慮的家長們也讓人們理解並同情。但是並不是每個孩子都適合這種“雞娃”教育。田雨嵐的兒子顏子悠在雞娃教育中出現了嚴重的心理問題。這種急功近利的教育終是剝奪了孩子快樂的權利,導致了孩子的抑鬱。而現實中抑鬱的孩子重新去調整孩子的興趣、培養孩子的學習熱情可能需要長達一年甚至數年的時間,面對未來十幾年學海的莘莘學子可謂事倍功半、坎坷重重。
這世上不是每一顆種子都能綻放為花魁,也可能綻放的就是一株普通的花朵。但是它依然向陽而生、美麗綻放。接納自己的不完美並接納孩子的不完美是家長需要做的功課,降低慾望催生的過高期望值是家長應做的修行。因材施教、因勢利導是每個父母應有的心態。
社會不斷努力提供優質公平教育,但是教育價值體系仍然存在很多不平衡現象,扭轉這些不平衡現象應該是全社會全方位的共同努力。
教育是“一棵樹搖動另一顆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而這種搖動和這種推動是家長和老師潛移默化的、精心勵志的、熔鑄心血的共同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