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為何任用管糧草的蕭何為丞相,而不任用救難救危的張良

無論是古代社會還是現代社會,在人才選拔和任用上,選拔者都會根據一個人的性格和特點,提拔這個人任用到合適的崗位上,從而讓人才充分發揮其特長,把工作幹得更出色出彩。
如果人才用錯了地方,就跟物品放錯了地方是一樣的,不但不能發揮其作用,還會適得其反。
在中國歷史上,我們時常見過古代人的這種情況,比如,一個人很厲害,但是卻沒有獲得相應的提拔,任用到相應的位置。
就拿漢初三傑中的二傑張良和蕭何來説,他們兩個都很厲害,在亂世中輔佐劉邦建立了大漢四百年的基業,但為什麼蕭何最後被任用為西漢的丞相,而張良卻沒有呢?
要知道,劉邦在很多危險的境地,在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都是張良施計救了他,而他登上皇位之後,不但沒任用張良為丞相,反而提拔蕭何為丞相。
按照功績,也應該是張良做漢朝開國的第一任丞相,那麼,漢高祖劉邦為什麼不提拔張良為丞相呢?
是漢高祖劉邦故意這麼做的,還是其中另有其他不為人知的隱情?
其實都不是,這裏並沒有所謂的陰謀論。
漢高祖劉邦這麼做,是因為他知道張良和蕭何精於什麼,擅長什麼,能幹什麼,會幹什麼,更重要的是,劉邦對張良和蕭何的才能把握得很精準。
劉邦為何任用管糧草的蕭何為丞相,而不任用救難救危的張良
張良原本是韓國貴族,是地地道道的官二代,自從秦滅六國時把韓國滅掉之後,張良這個官二代就做不成了,變成了顛沛流離的無家之人。
因為韓國的滅亡,張家的衰落,張良便對秦始皇和秦國的仇恨達到了極致。
張良為了復仇,義無反顧的加入到反秦大軍的行列中。
他先是招募了一個大力士在博浪沙這個地方刺殺秦始皇,在沒有成功的情況下,輾轉逃到了下邳。
在下邳躲避秦朝抓捕的時候,遇到了一個白鬍子老頭,經過一番考驗,老頭傳他一部《素書》。
張良修習了這本書之後,掌握了天道盛衰之理,看透了矛盾轉換之法,成為一名通曉道法的專才
藉着這項技能,他以奇謀輔佐劉邦,在鴻門宴上力勸劉邦低調謙卑,保存實力,並藉機疏通項羽的季父項伯,讓劉邦在鴻門宴上免於被殺,並順利脱身。
然後憑藉出色的智謀,協助漢王劉邦贏得了楚漢戰爭,建立了大漢帝國,又幫助呂后之子劉盈被封皇太子,最後他得到的就是被冊封為留侯。
劉邦為何任用管糧草的蕭何為丞相,而不任用救難救危的張良
相比張良,蕭何沒有張良煊赫的身世,也沒有做官的爹,所以,拼爹的話,蕭何就被徹底碾壓了。
蕭何是一個實幹家,他原是秦朝的一個底層小官吏,為人很講義氣,是一個勤奮好學、思想機敏的人。
由於只是一個底層小官吏,俸祿不多,故而蕭何生性勤儉節約,從不奢侈浪費,加上他性格隨和,善於識人,在工作崗位上結交了很多好友,像曹參、樊噲、夏侯嬰、周勃等人,都是他在那個時候結交的。
但這些都不是蕭何的專長。
蕭何不但通達人情世故,而且對歷代律法都有研究,可以説是一個典型的司法專家。
在治理上,他輔佐劉邦起義,拿下咸陽後,別的都沒要,而是率先接收了所有的律令、圖書,掌握了全國的山川險要、郡縣户口,對後來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漢戰爭勝利起到了重要作用。
楚漢戰爭時,蕭何鎮守關中,使關中成為漢軍鞏固後方的大本營,不斷支援前線的劉邦作戰,對劉邦戰勝項羽,建立漢朝起了至關重要作用,可謂是功不可沒。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張良只通曉了一種技能,而蕭何不但懂得法律,還能把後方治理的井井有條,這就體現了蕭何的組織協調能力。
基於此,所以,劉邦建立漢朝之後,提拔蕭何為丞相,而不是提拔張良。
儘管張良曾經很多次幫助劉邦化險為夷,但劉邦知道,張良並不適合做丞相,最合適的還是蕭何。
畢竟,打天下要用專才,守天下要人盡其才。
劉邦為何任用管糧草的蕭何為丞相,而不任用救難救危的張良
為什麼説張良善於謀略呢?我們可以通過劉邦攻打嶢關看出。
在反秦的浪潮中,楚懷王曾給劉邦和項羽説,誰先入關咸陽,誰就可以立而為王。
劉邦滅秦心切,二話不説,帶着軍隊浩浩蕩蕩的向咸陽的方向進發。
在攻打宛城時,卻因宛城一時難以攻取,劉邦打算繞過宛城繼續西進。
但這個時候,張良覺得不妥。他的理由是,如果不拿下宛城,一旦宛城的秦兵從後面追殺過來,加上前面還有秦兵,必將腹背受敵,這樣就非常危險了。
劉邦果斷的採納了張良的建議,最終兵不血刃地拿下了宛城,解除了劉邦西進的後顧之憂。
在攻打嶢關時,劉邦打算帶兩萬人強行攻城。
張良卻勸住了,叫他不要輕舉妄動,然後,張良向劉邦獻了一個智取的妙計。
這個妙計就是他們聽説嶢關的守將愛財,於是便用錢買通了嶢關的守將,最終成功拿下嶢關。
兵不血刃拿下嶢關後,劉邦被勝利衝昏了頭腦,打算收編嶢關守將的兵馬,為己所用。
關鍵的時刻,張良又勸住了他。
張良認為,雖然嶢關的守將投降了,但他麾下的士兵卻未必是真心投降。如果這些士兵反水譁變的話,對漢軍的傷害就是致命的,應當趁他們還沒意識過來,乘機掩殺,殺他個措手不及。
劉邦採取了張良的計謀,殺了這些士兵,最終一路攻城拔寨,抵達霸上,逐步攻入咸陽。
劉邦一次次的成功,歸根結底還是張良謀略的作用;如果不是張良的謀略,劉邦一個小混混,在抗秦鬥爭中絕對幹不過訓練有素的秦軍,在楚漢之爭中也幹不過軍事素養極高的項羽。
劉邦為何任用管糧草的蕭何為丞相,而不任用救難救危的張良
相比張良,蕭何雖然沒有卓越的謀略,但是,他非常精通律法。
要知道,治理國家,光靠謀略是不行的,還得依靠律法的約束,而蕭何恰恰就是這樣一個人。
在劉邦入關後,曾頒佈過法令,廢除了秦帝國的嚴刑峻法,但維持社會秩序的法令制度都予以保留。
這些舉措,都是在蕭何的建議下開展的。
後來,蕭何又根據秦律,制定了漢律,在後世出土的的雲夢睡虎地秦簡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漢法基本上沿用了秦朝的律法,而這一切都要歸功於蕭何,這是蕭何的功勞。
不僅如此,在劉邦征戰秦軍、征戰項羽的時候,蕭何替劉邦教化民眾,替劉邦收買人心,得到了很多民眾百姓的擁戴。
在前線的軍需供給上,蕭何從來不讓劉邦擔心,一次又一次的解除劉邦一線軍隊的後顧之憂。
特別是在楚漢之爭時期,蕭何每次都徵發關中士兵,補足劉邦軍隊中戰死士兵的缺額,不斷地向前方輸送糧草和兵力,形成了兵強糧多的良好形勢,劉邦因此得以重新振作,多次轉危為安。
劉邦為何任用管糧草的蕭何為丞相,而不任用救難救危的張良
對於張良的大格局,它體現在功成身退上,他幫助劉邦取得了天下之後,深刻的意識到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道理,所以,他選擇了遠離朝堂,過閒雲野鶴的生活。
在前期刺殺秦始皇行動失敗後,他原本是打算投奔景駒,但在半路上遇到了反秦義士劉邦。
張良認識劉邦之後,兩人可謂是一見如故,張良多次以太公兵法與劉邦探討,劉邦對張良所説的,基本上都能領悟,並且常常採納張良的謀略。
於是,張良果斷地改變了投奔景駒的想法,決定一門心思的跟從劉邦。
因為他知道大秦必敗,必然會有人取代大秦,而取代大秦的,很有可能就是眼前的這個叫劉邦的傢伙,所以,張良從此便篤定的跟隨劉邦征戰四方。
張良作為一個儒生,他深知韜略的重要性,但是,施展韜略的前提是,要有善於從諫的明主。
遇不到明主,再好的謀略都會化為夢幻泡影,再好的想法也會前功盡棄。
張良與劉邦的萍水相逢,也讓張良深刻的認識到,遇到明主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
從此以後,張良便發揮自己的卓見,跟隨劉邦。
從這裏也能夠反映張良在嚴峻複雜的形勢中,具有的清醒頭腦和獨到眼光。
若不是以大格局的思維審時度勢跟隨劉邦,張良也不會受到器重和信賴,聰明才智也不會有施展的機會。
儘管機遇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但在張良這裏,機遇可遇而又可求。
後來的事實也證明,張良運用自己的智慧和計謀,讓劉邦從險境裏脱身、從絕處中逢生,他一次又一次勸阻劉邦,避免決策上的失誤,從而成就了一番偉業。
劉邦為何任用管糧草的蕭何為丞相,而不任用救難救危的張良
儘管張良很厲害,但緊緊依靠張良,劉邦也不能取得勝利,蕭何也是一個很了不起的行家裏手。
蕭何在劉邦的隊伍裏,主要負責的就是後勤。
這一塊雖然看起來並沒有軍事力量那麼明顯的表現在明面上,但其實也是至關重要的。
畢竟,在一個大家族裏,如果負責賺錢維持經濟收入的人外出了,家裏沒有一個精打細算的人來管理,就算掙了再多的錢,又有什麼意義呢,還不是被揮霍一空。
蕭何就是這樣一個人,在劉邦奮戰前線時,他留守在後方,把大本營打造成為了劉邦堅實的後盾,劉邦在外打仗的時候根本不需要擔心糧草餉銀的問題,如此一來,自然就能夠全心全意的與對手鏖戰,與對手廝殺。
當然了,劉邦本人可能沒有什麼強大的作戰能力,關鍵還是靠張良、蕭何這樣的人才,不得不説,這也是劉邦能夠取勝的重要原因。
漢高祖劉邦曾經説過: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我不如張良。鎮守國家,安撫百姓,撥給糧餉,不絕糧道,我不如蕭何。
這番話道出了張良、蕭何的優點,從劉邦的話中我們就可以看出,張良精於謀略,蕭何精於管理,兩人各有千秋。
正是因為這樣,劉邦才根據他們各自的長處,把他們放到合適的崗位上,充分發揮他們的才能,發揮治理方面最大的作用。
雖然張良也能做丞相這個位置,但是一定沒有蕭何做得更好。
所以,漢高祖劉邦登基為帝之後,就把蕭何提拔為丞相。
這也並不能説張良比蕭何差,只能説丞相這個位置,更適合蕭何;蕭何來做,會做得更好,會更加的錦上添花。
劉邦為何任用管糧草的蕭何為丞相,而不任用救難救危的張良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500 字。

轉載請註明: 劉邦為何任用管糧草的蕭何為丞相,而不任用救難救危的張良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