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明朝的“奪門之變”,朱祁鎮復位成功,順當的讓人稱奇

由 顓孫佳悦 發佈於 經典

説起明朝的宮廷政變,最典型的就是“奪門之變”了。
公元1457年(景泰八年)正月,被軟禁了8年的太上皇朱祁鎮,在將領石亨、政客徐有貞和太監曹吉祥等人擁戴下,進行了一場奪位復辟的宮廷政變。
事情的經過大致是這樣。

明代宗朱祁鈺突然得了病重,讓羣臣們有些措手不及。
當時朱祁鈺才29歲,正當英年。
但是就因為歲數不大,皇儲的問題始終沒有確定,況且朱祁鈺只有一個嫡子,還早夭了。
當時的朝臣分成兩派,以吏部尚書王直為代表一派,建議立沂王朱見深為皇太子;內閣大學士王文為代表一派,則屬意於襄王朱瞻墡的長子朱祁鏞。
討論了好多回,大臣們將聯名簽署的奏摺送到景帝朱祁鈺的病榻前後,得到的批示是:
“朕偶有寒疾,十七日當早朝,所請不允。”(《明史》)
這句話的意思很明白,我身體並無大礙,過幾天上朝時,再討論接班人的問題。
朱祁鈺這麼一説,別的大臣都信了,可是石亨不信。

因為朱祁鈺十二月二十八日開始一病不起,連固定的正月初一元旦大臣們的朝賀都不得不取消。
朝賀可以取消,可是正月十五的郊外祭祀,那是嚴肅的祭祖的祭祖儀式,斷不能取消。
那怎麼辦呢?朱祁鈺想到了武清侯石亨,正月十二日,將他叫到病榻前,命他代行祭祀。
石亨此時爵位武清侯,被授予大將軍頭銜,掌管五軍大營。
此時的權威真是炙手可熱,現在皇帝讓他代為去郊外祭祀,可見在心目中位置非同一般。
就這樣,石亨成了朝臣中,成了近距離接觸朱祁鈺的唯一一人。
按照他的觀察,此時的皇上並不是一般病症,而是已經病入膏肓了。
從寢宮出來後,他就開始琢磨起來了:一旦聖上駕崩,該擁戴誰來繼位?
從朝臣們的口中得知,他們所推舉的和自己並沒有什麼關係。
歷來定策之事都是不世之功,趁現在這個機會,我不建功立業,榮耀萬世,還等什麼?
可是一個人孤掌難鳴,得找幫手才行。

從宮中出來後,石亨立刻找到前府右都督張鞁和宦官曹吉祥,來到
左副都御史徐有貞家商量對策。
商討的結果是,無論推舉那個人當皇太子,似乎都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只有恢復太上皇的帝位,那才是奇功一件。
於是就確定了基本目標,分頭行動了。
正月十七凌晨四更,石亨、徐有貞帶人救出被軟禁的太上皇朱祁鎮,然後立刻奔向皇宮。
大隊人馬趕到東華門時,守衞大聲喝止,朱祁鎮底氣十足的喝道:“我是太上皇!”
守衞不敢怠慢,馬上大開城門,朱祁鎮一夥得以魚貫而入。

五更時分,按照預先的通知,朝廷百官在午門外朝房等候朱祁鈺升朝。
忽然聽到宮中鐘鼓齊鳴,宮門大開,百官匆匆進入朝堂,誰知來到後一看,坐在龍椅上的不是朱祁鈺,而是太上皇朱祁鎮,頓時目瞪口呆。
看到百官呆若木雞的樣子,徐有貞一種躊躇滿志的感覺湧上心頭,立刻充滿底氣的大聲宣佈:“太上皇復位了!”
等徐有貞宣佈完,朱祁鎮也發話了:“景泰皇帝病重,羣臣迎朕復位,你們各人仍擔任原來的官職。 ”
一顆定性為吃完,眾卿這才反應過來,紛紛跪倒參拜。

此時還在皇宮的朱祁鈺聽到鐘聲,問周圍的人説:“這是于謙嗎?”。
伺候的人回答道:“不是,是太上皇”。
朱祁鈺聽後,立刻有所感悟,連聲説:“好,好,好。哥哥復位也好。 ”
説完之後,如卸重負似的嘆了口氣,重新回到牀上,又進入夢鄉。
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奪門之變”。
此次宮廷政變,沒有武力衝突,也沒有什麼阻隔,就這麼輕而易舉的成功了,看起來就像一場鬧劇。

那麼“奪門之變”為什麼這麼容易就成功了呢?
首先,我們還得説皇位的正統性,朱祁鎮原來就是皇帝,只是發生土木之變,被俘後才當了太上皇,雖然被暫時剝奪了皇位,但在朝廷中的根基還在。
朱祁鈺本來就不想當皇帝,是危急時刻被眾臣推上去的。所以,哥哥回來後,雖然再沒有禪讓歸還皇位,但並沒有想到要除掉朱祁鎮以絕後患,否則,朱祁鎮早到陰曹地府去報道了。
另外一個就是識人不準。石亨本來是大功臣于謙推薦的,後來得到重用。
可是朱祁鈺並沒有看到石亨的兩面派面目,以至於讓他知道了自己真實的身體狀況,由此產生了非分之想。
最後,也是最主要的,就是朱祁鈺的獨子早夭,他沒有繼承人。
按照正統的法理,一旦朱祁鈺駕崩,皇位應由朱祁鎮繼承或者廢太子朱見深繼承,那是最正統的了。
朱祁鎮繼承,別人沒有什麼異議,就是他兒子朱見深繼承,由於當時才10歲,自然無法執政,還是得由朱祁鎮監國。
所以説,怎麼論,這最後的皇權還是落到朱祁鎮的手中。

因此,雖然是發動了“奪門之變”,只不過就是早一點的權力交割而已。
所以,朱祁鎮的復位才這麼順利,才這麼有驚無險。
至於當年攛掇朱祁鈺繼位的兵部尚書于謙、吏部尚書王文,朱祁鎮繼位之後立刻將他們下獄,後來處死,做了冤大頭,那隻能説他們跟錯了主子,誰讓他們攤上一個無子嗣的主呢?
參考資料:《明史》   《明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