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2歲的李文濤,是密雲區十里堡鎮靳各寨村一位地地道道的農民,而他卻還有着市區兩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民間玩具工藝大師等不同身份,是一位遠近聞名的能工巧匠。
李文濤花了兩年時間,在院子裏打造了一座完全採用榫卯結構的木製六角亭。
走進李文濤的工作室兼展廳,撲面而來的是木料散發出的天然香氣,各種各樣的魯班枕(他自己習慣叫瞎掰凳)擺滿了展櫃。穿過展廳就是工作間,高高的屋頂下,錛鑿斧鋸掛滿整面牆,大大小小的機械設備應有盡有,其中不少還是他自己設計製作的專用工具。
這對鑿子用了幾十年,上面的純皮鑿箍還是李文濤自己編的。從學木匠開始,很多工具都是自己製作。
李文濤口中的瞎掰凳,傳説是春秋時期木匠的祖師魯班發明的,最初是為了在遊戲中開發孩子的智力,同時也作為考查徒弟業績的手段,因此又叫魯班枕。據説過去學木匠的人必須會做魯班枕才能出師,然而這門手藝後來就慢慢失傳了。
魯班枕由一整塊木板製作而成,各部分環環相扣不能分開,打開時互為支撐,合起來仍是一整塊木板。
李文濤利用魯班鎖原理放大製成的椅子,能拆能合,4個方向可以各坐一名兒童,已經被一家幼兒園看中。
“一塊木板破三瓣,又有腿來又有面,掰開四腳坐板凳,攏為枕頭睡夢甜。”15歲那年,李文濤第一次在姥姥家見到了這種用一塊木板製成的老物件,一下就被它那環環相扣又互為支撐的神奇結構吸引住了。當時已經沒有人會做了,身為瓦匠的父親也幫不上忙,李文濤下定決心自己着手複製瞎掰凳。沒有鑿子,他把家中壞了的鐵勺把兒砸扁、削平;沒有刀子,就用半截鋸條自己打磨。終於在1966年,李文濤做出了自己的第一個瞎掰凳。從那以後,李文濤拜了村裏的老木匠為師,正式成為手藝人。
幾十年過去了,其中的酸甜苦辣外人知之甚少,只有那雙積勞成疾卻依然蒼勁有力的手,訴説着一位手藝人的付出。直到2007年,在李文濤度過了兜裏只剩下10元錢的最艱難時刻後,他的魯班枕製作技藝被評為北京市級非遺項目,年過花甲的農民李文濤,重新把製作魯班枕當作職業。十幾年來,魯班枕在李文濤手中開發出了玩具、椅子、茶桌、琴架等諸多形態和用途,不但走遍了國內大小展會,還成為國際交流的禮物。
閒暇時,沏上一壺茶,李文濤一邊撰寫書稿一邊和老伴兒聊天。
李文濤目前仍在不斷嘗試研發新的作品,他準備把自己的手藝撰寫出書,希望留下的不僅僅是一門手藝,更是一種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李文濤最近在為製作“木牛流馬”傷腦筋。他拆了一輛舊摩托車的齒輪,但裝上去效果並不理想。
(原標題:農民巧匠)
來源:北京晚報
本報記者 王海欣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