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從茅草屋到高檔住宅小區!62歲的蕭山老張,記錄了半個世紀8代住房變遷史

由 習國防 發佈於 經典

前幾天,蕭山檔案館收到了100張照片,拍的都是蕭山當地的房子,最早的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搭建的茅草簡屋,到後來的單層平屋,再到後來的兩層、三層磚瓦房,直到整齊的聯排、小洋樓、高層住宅……

照片作者張祥榮,62歲,蕭山人,攝影愛好者,他用照相機記錄了蕭山人半個世紀以來居住房屋的變遷史。

張祥榮拍到蕭山最早的房子,是建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茅草屋。當年蕭山很多地都是“沙地”,錢塘江沿線,鹼性土質。説起“沙地”,老底子蕭山人都知道,如今蕭山多數地方,例如大部分瓜瀝以北,黨灣、益農、南陽、大江東等區域,以前都是“沙地”。張祥榮小時候住在河莊公社前進大隊向公村,以前也是一片“沙地”。

第一代:茅草房,上世紀六七十年代

張祥榮一家六口,父母和四兄妹,擠在三間草舍裏——這也是張祥榮對蕭山“沙地”房子的最初印象。

當時的草舍屋頂鋪的是稻草和茅草,每間草舍旁邊多半有個池塘。

“一來吃水方便,二來可以就近滅火,特備是冬天,用柴火多,草舍容易起火。”

每年梅雨季,草舍外面下大雨,屋裏下小雨,每隔一年屋頂的草就會黴爛,要重新鋪過。

當年家家户户條件艱苦,生活簡單,大家一起勞動,男的扛凳子女的扛竹椅,去“打草苫子”、“挑花邊”、 編草鞋、種絡麻……

參加工作的張祥榮經常回到向公村,當時還有部分村民保留着之前的草舍,他借來同事的“傻瓜”相機拍下,為老一輩蕭山沙地人住過的茅草屋留下了珍貴影像。

1980年初,為響應圍墾號召,張祥榮全家搬到前進公社東莊大隊,當年的草舍慢慢被磚瓦平房取代。

第二代:平房,上世紀八十年代初

“現在上了年紀的人,應該都記得當年蕭山圍墾,真正開始是上世紀六十年代末,農民有了土地,生活才會變好,現在的錢江世紀城附近,當年也屬於圍墾啊,一眨眼時間,你看現在變化多大!”

張祥榮説,當年“沙地”農民搬離家鄉加入圍墾,除了土地,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搬過去能享受國家補貼。“我記得當年每人補貼300塊,在當年是很大一筆錢。”

“有了這筆錢家裏就蓋了房子,老一輩心中賺到錢就要蓋房子,我們家花1800塊蓋了四間磚瓦平房。”張祥榮説,剩下的錢買了農藥、化肥,添置了傢俱,還買了輛杭州產的海獅牌自行車。

張祥榮高中畢業後在大隊當生產管理員。在那個熱火朝天的圍墾年代,家家户户出工出力,同工同酬。他説當年大隊共有15個生產隊,小的生產隊有30多户人家,多的50來户,男的白天出工挑土挑塘渣,女的晚上回來還要點煤油燈“挑花邊”。

張祥榮家搬到東莊大隊第三年,聯產承包責任制在蕭山開始慢慢普及,農民生產積極性更高了。

據1986年1月18日《人民日報》報道,蕭山八十年代鄉鎮企業大發展,產值佔全縣工農業總產值的三分之二,隨着社隊企業不斷增多,圍墾農民生活得到明顯改善……

第三代:單平台房,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

第四代:二層樓房,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後期

“當年圍墾主要種麥子、水稻、絡麻等農作物,每户人家還留點地種蔬菜,種胡瓜和蘿蔔的最多,所以現在很多人一提蕭山小吃,首先想到的就是蘿蔔乾。”

上世紀九十年代,張祥榮家蓋起三層新房,張祥榮也終於有了自己的第一台“傻瓜”相機,180塊錢,花了他4個月工資。

第五代:三層樓房,上世紀九十年代

2010年左右,按照當時蕭山區委、區政府《關於加快農村住房改造建設的若干意見》要求,農村住房建設“二統一”(即統一規劃用地,統一建房式樣),聯建房成為當時的新趨勢。

第六代:獨幢小別墅,2000年左右

第七代:聯建房,2010年前後

張祥榮説,這種房子現在在蕭山還能看到,就是農居統一聯建在一起的房子,基本上各家各户屋內的設施和家用電器都差不多。

再後來,也就是2015年前後,隨着蕭山經濟快速發展,老百姓收入越來越高,高層住宅小區在蕭山也越來越多,很多人家搬進了高層小區。

第八代:高層小區,2015年前後

不僅房子越來越好,人們的生活也發生了巨大改變。

就拿張祥榮自己來説,先在大隊做生產管理員,1985年調到鄉鎮廣播站,後來又調到其他單位從事通訊員工作。張祥榮老婆最初開的10多平方米小店,後來也變成了幾百平方米的小飯店和小超市……

張祥榮手頭的攝影裝備,從拍茅草屋時借別人的相機,到擁有第一台“傻瓜”相機,1990年他又買了一架海鷗相機,後來換成佳能5D,如今他手頭最貴的是一台佳能頂級單反相機,機身就花了45000元。

“我熟悉的蕭山人,當年都是農民,現在蕭山的小年輕,很多人做起了網絡直播,我小弟弟家的孩子,現在在美國讀工科博士。”

現在張祥榮住在蕭山區市中心自己買的高檔小區,他退休後生活簡單,除了幫忙帶外孫女,就是自己的攝影愛好。

“錢塘江潮水還跟以前一樣,只是江邊住的人已經完全變了樣,今年是建黨100週年,明年我還能在家門口看到亞運會。有時候我站在陽台上,看着外面的風景,看看蕭山現在,再看看當年那些照片,從茅草屋到高樓大廈,心裏特別感慨。”

“當年老一輩人,通過勤勞的雙手,讓荒地成了良田。現在的年輕人,正在通過自己的方式努力,把蕭山建得越來越好。”

橙柿互動·都市快報記者董呂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