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武則天兒子下場都慘,唯一得到善終的是誰都以為他傻,其實最精!

由 申屠仲舒 發佈於 經典

在武則天還未有稱帝的野心之時,後宮中她是高宗最為寵愛的女人,當時她生下了皇帝的第八個兒子,也就是後來的唐睿宗李旦,愛屋及烏,高宗很是喜愛這個最小的兒子,為了讓佳人高興,他還將尚在襁褓之中的五個月大的李旦封為殷王,又改封為翼王、相王等,不僅如此,就連為孩子起個名字,也是費了好大的心思。想必高宗也是對兒子有着深厚親情的,起初給兒子起名為李旭輪,又覺得不滿意,改為李輪。永隆二年,又將兒子封為豫王,定下名字為李旦。但高宗還是在糾結李輪和李旦兩個名字,到底哪個會更好,他經常會兩個名字換着叫,後來發現當喊李旦的時候,他心情舒暢,而喊李輪則會遭遇不幸,所以最終定下了李旦這個名字。

剛生來沒多久就被封為王,連名字也是父皇用了心思取的,足以可見他又多麼受寵愛,等到長大後,他的經歷充滿了傳奇,父親是皇帝也就算了,母親也做了皇帝,自己也當過兩次皇帝,後來又做了太上皇,如此他的一生都處於至高位,最後還得了善終,生於殘酷薄情的皇室之中,可以説他是很幸運了。

684年,武則天廢掉了中宗,當時的李旦是22歲,便被母后立為新皇,是為唐睿宗,面對這“天上掉的餡餅”,李旦並沒有被喜悦衝昏了頭腦,他知道母后有稱帝的心思,而他被立為皇帝,也只是作為一個過度,安撫大臣。所以在他當皇帝的這些日子,一直都是戰戰兢兢,一切都是按照母后的旨意辦事,但此時的武則天已經以天后自居,掌握大權,親自臨朝,而身為皇帝的他也需要讓位,住在別殿。但是有些忠於李家的大臣很不滿意天后的做法,為皇帝抱不平,垂拱二年,武則天感覺到徐敬業等人在謀劃叛亂,所以她假意要將大權歸還給睿宗,看看睿宗是否也心存不滿,想要奪權,而心思通透的睿宗知道這是母后的試探,所以他堅決拒絕。這樣的反應讓武則天很是滿意,她繼續把握朝政,大臣們看皇帝如此,也不敢再多説什麼了。

當武則天要使用周曆,改元為載初元年,還要用自己的新名字“曌”,這些做法再大臣眼中看來是大逆不道,他們無法再忍受李唐江山被篡改,所以羣臣激憤,大加斥責武則天的做法,即使是武則天重用的劉禕之也在反對,他説:“太后既然廢了昏君,又立了明君,可見是為江山社稷考慮的,可為什麼要代皇帝掌權呢?這些事情都只能是皇帝做,如今天下人議論,為了安定人心,太后還是將朝政交給皇帝吧。”被人如此反對,武則天大為憤怒,説道:“我一向重用劉禕之,將他提拔到高位,如今他竟然背叛我,忘記恩情。”朝中有些人見風使舵,開始污衊劉禕之,而武則天也趁此打壓他,下旨讓肅州刺史查清此事。劉禕之預料到了自己的結局,他也不怕了,再次説道:“太后不是皇帝,怎麼能用皇帝的敕書呢?“這讓武則天更加生氣了,直接將他打入大牢,嚴懲治罪。

身為皇帝的睿宗也無法再假裝看不到了,他為劉禕之開脱,但如今睿宗的插手只是讓他的死期來得更快些,武則天怎麼可能容忍讓別人阻止她呢?劉禕之預料到了,在他死前,他沐浴更衣,讓兒子替自己寫謝表,兒子哭得泣不成聲,但監刑之人還在催促,劉禕之被賜自盡。一時間朝中大臣都惶恐不安,不敢表明對劉禕之的惋惜,只能是讚美謝表的文采,但讚美之人也被武則天下令革職,以樹立她的威嚴。事已至此,睿宗請求母后稱帝,還讓母后給自己賜姓為武,眼見皇帝這樣做,朝中大臣也別無他法,只能任由着武則天稱帝,改唐為周,睿宗被賜名“武輪”,以皇太子的名義住在東宮,他仍然還是過着謹慎安分的日子,不敢違背武則天的心思。

698年,武則天被逼退位,而原先被廢的中宗李顯被擁立為帝,身為弟弟的李旦被被封為安國相王,拜為太尉,但經歷了一切的睿宗已經看淡了一切,榮華富貴和權力都是浮雲,不久他便辭官,可隨後他又被立為皇太弟,但睿宗已經決定不再摻雜皇宮事務,所以還是拒絕了。710年,中宗的韋皇后和女兒安樂公主毒殺了中宗,想要效仿武后親臨朝政,而睿宗身為正統繼承人,很有可能會被當作絆腳石,所以他再次讓權以保全性命。但很快睿宗三子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發動政變,奪回了李唐江山,並且讓睿宗登基為皇,如此睿宗再次成為了皇帝,朝中沒有了阻礙,這一次他能夠掌握大權,真正為國家做一些事,任用姚崇、松璟為宰相,在他們的輔佐之下肅清朝政,撥亂反正,原先朝堂之上的不良風氣被清除,歷史稱其為“復有貞觀、永徽之風”。

登基後的第二個月,他便將李隆基立為太子,兩年過後政局已定,他再次讓為,讓太子繼位李隆基聽到消息後,立馬進宮表示自己不能接受父皇的禪讓。但睿宗意已決,他對太子説:“你立下了很大的功勞,掃除了禍亂,安定國家,讓朕再次登基,如今朕退位是想讓你更好地為國為民做事,你不必推辭。”隨後他又拿出父親的威嚴,“你若是孝順的話,就現在接受禪讓,難道還要等到日後朕駕崩了,你在靈柩前即位嗎?”如此李隆基才接受了禪讓。縱觀他的一生,或許別人看來是膽小,但其實他是有着大智慧的人,大智若愚,對皇位沒有野心,才能在雲波詭譎的朝堂上活了下來,最後還得到了善終。參考資料:【《舊唐書·卷七·本紀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