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全國高考進入第二天,部分省份已結束全部考試。從已經結束的考試科目看,今年高考,引導考生關注“黨、時、己”,體現出“融、放、穩”的特點。
6月8日,考生在貴州省貴陽市烏當中學考點外和老師擁抱。新華社記者 陶亮 攝
黨
歷史是最有説服力的教科書。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是“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黨史入題,是2021年全國高考命題的鮮明特點。
教育部考試中心命題專家表示,今年高考多個科目,都將黨史有機融入考題,引導考生傳承紅色基因,堅定理想信念。
新高考語文Ⅰ卷文學類閲讀材料選取自小説《石門陣》,引導考生從革命鬥爭時期的社會生活中,體會中國共產黨人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精神,汲取精神力量。
政治全國文綜乙卷以毛澤東同志提出“兩個務必”重要思想和關於進京“趕考”的談話為歷史背景,綜合考查考生思考分析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的能力和水平,引導考生從百年黨史中正確認識我們黨始終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的密碼,深刻領悟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的基本道理。
中國共產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舊址集中對外開放。(新華社記者鞠煥宗攝)
時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作為教書育人的重要“指揮棒”,高考命題要體現時代主題,弘揚時代精神,用體現時代特色的新材料、新情境、新問題,引導學生關注新時代社會現實與經濟科技的進步與發展。
新高考數學Ⅱ卷以北斗三號全球衞星導航系統為試題情境,設計立體幾何問題,考查考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閲讀理解、數學建模的素養。數學甲卷以我國脱貧攻堅工作取得全面勝利和鄉村振興為背景,通過圖表給出了某地農户家庭收入情況的抽樣調查結果,以此設計問題,考查考生分析問題和數據處理的能力。
2020年6月23日,我國北斗三號全球衞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衞星在西昌衞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新華社記者江宏景攝)
己
高考,是走向獨立成長的分割線。如何引導青年人關注自己的內心,思考自己的生命價值和成長方向?
“從今年的高考語文試題看,多道作文題都強調了青年的時代責任與擔當。”國家教育考試指導委員會專家組成員陳志文説。
全國甲卷作文題“可為與有為”,將青年的成長與未來發展置於當代中國特定的環境中,凸顯了中國共產黨、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與“我們”之間的密切聯繫,引導考生深刻領會每個人的前途命運與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的歷史規律。
融
為實現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高考試題不僅注重對單個知識點的考查,更強調融會貫通,通過試題導向的“融合”,帶動考生多方面能力的“融合”培養。
語文新高考I卷作文“體育之效,強弱之變”注重考生內在的辯證思維能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的考查。浙江作文“得與失:終點·起點·過程”提供看待“得與失”的多維視角,引導考生在多重、多種關係中確立觀點進行思辨。
地理全國乙卷,圍繞巢湖流域圩田的開發與利用,設計了4個邏輯嚴密的遞進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湖泊、河流、圩田的時空變化。化學乙卷展示了從鍊鐵高鈦爐渣回收鈦、鋁、鎂的工藝流程,提供有關金屬離子沉澱的數據等信息,要求學生綜合分析,並根據物質性質推理流程中的物質轉化關係及工藝具體參數。
巢湖岸邊收稻忙。(新華社記者湯陽攝)
放
改變相對固化的試題形式,擴大試題的開放性和靈活性,可以引導考生有效運用習得的知識,不斷提高考生的創新能力。
開放性設計方面,語文科新高考名篇名句默寫設計了一道開放性試題,答案並非唯一,這一形式令人耳目一新。數學科新高考Ⅱ卷第14題的答案也是開放的,給不同水平的考生提供了充分發揮數學能力的空間。
“今年的試題體現了‘三反’:‘反套路’‘反刷題’和‘反死記硬背’。”河南省鄭州外國語學校教師浮利古説,今年的很多題目是再怎麼刷題也很難刷到的,而且學生如果僅是死記硬背,有些題目也是很難作答的。
穩
為發揮“以考促學”的導向作用,今年高考關注主幹內容,關注考生今後生活、學習和工作所必須具備、不可或缺的知識、能力和素養,避免“偏”“難”“繁”“怪”試題,讓考生能以平穩平和的心態正常發揮。
物理試題依據課程標準,貼近中學物理教學實際,考查學生對基本物理概念、物理規律全面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引導教學遵循教育規律,迴歸課程標準和教材。
生物試題藍圖設計以穩定為首要原則,在試卷結構形式、內容組織、難度結構、設問方式等維度保持基本穩定,使考生能夠順利作答、展現真實水平,體現高考的人文關懷。
來源:新華社
編輯:胡德成
流程編輯:郭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