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兩個月的時間,小編一直在看中國社科院出版的《突厥史》,該書的作者是薛宗正。該書可以説是中國突厥史的扛鼎之作,雖然出版已經30年了,但是其地位依然無法被動搖。該書參照了中外各種有關史料,澄清、訂正了大量重大歷史事實,推翻了諸多學術界流行的傳統觀點,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見解,填補了突厥史研究領域的空白。
一,為什麼我們要研究突厥史
為什麼中國人必須要研究突厥史,這是和中國的切身利益是相關的。在近代以來,研究突厥史居然被西方人佔據了先鋒,同時也出現了“泛突厥主義”的現象。所謂的“泛突厥主義”,也就是將一切説突厥語系的民族都歸納於突厥民族,因而西方人寫的突厥史往往包括回紇和中亞各族的歷史。
“泛突厥主義”者認為,土耳其和中亞五族以及中國西北各民族都屬於“突厥”,土耳其甚至想在此基礎上統一整個突厥語系的民族。
維吾爾族是中華民族血脈相連的家庭成員,不是突厥人後裔,更與土耳其人沒有任何關係。——《烏魯木齊晚報》
維吾爾族
“泛突厥主義”的理論是十分荒唐的。首先,這個“突厥語系”的命名方式就不太合理。薛宗正提出:
突厥語也好,回鶻語也好,哈薩克語也好,都只是阿爾泰語系的西支,如果從語言發展的角度來説,鐵勒(丁零)語在突厥語之前,命名為鐵勒語系更加合理。
其次,同一個語系下的民族並非是一個民族,例如印歐語系下還有斯拉夫人、日耳曼族、維京人、伊朗人、印度人等,他們顯然不是一個民族。第三,土耳其僅僅是名字和“突厥”沾了關係,就好比韓國的高麗王朝和中國的高句麗(簡稱“高麗”)沾上關係一樣,能説土耳其人是突厥人後裔嗎?
“泛突厥主義”是產生於中亞的,其提出的目的是為了聯合中亞各國共同對付俄國的入侵,後來則被土耳其推廣,作為自己進行了霸權主義擴張的理論。在其理論的指導下,許多人竟然認為突厥的敵人——回紇(維吾爾)也是突厥人,對中國造成了幾大的危害。
對於突厥史的劃分上,有人主張屬於中亞史,有人主張屬於蒙古史,還有的主張屬於俄羅斯史。針對以上的爭議,薛宗正提出屬於國際史,因為突厥汗國的範圍涉及到了中亞、蒙古、中國和俄羅斯西伯利亞。不過,我認為突厥史就應該屬於中國史,當然這裏的中國是包括遊牧民族地區的“大中國”,而且突厥的王族——阿史那氏基本都遷入了內地,許多改姓“史”了。
二,突厥人的來源、種族、部落問題
根據《突厥史》的考證:突厥民族是塞種人和丁零人融合產生的,其中父系阿史那氏來自於塞種人,母系來自於丁零的阿史德氏。
突厥人在漠北的遷徙活動十分頻繁。最早阿史那氏生活在堅昆一帶,被匈奴所征服,成為匈奴雜奴。此後和北海一帶的丁零人發生了融合,產生了突厥人,但是還未出現族名。
魏晉時期,大量的匈奴人南遷到了塞內,而突厥作為匈奴雜奴也南遷到了河西走廊一帶,被這裏的幾個涼國統治。後來北魏滅北涼,統一了北方,許多雜胡被迫西遷到了高昌,突厥也是其中之一。突厥在高昌北山逐漸開始繁衍了起來。此後突厥又北遷到了阿爾泰山,以鍛鐵聞名,正是稱為“突厥”。
突厥先世的遷徙路線
阿爾泰山處於柔然和高車的分界線,突厥就在兩國之間搖擺不定,逐漸壯大。在高車汗國滅亡後,許多鐵勒部也加入了突厥,於是突厥得以迅速崛起。在這裏必須強調一下,這些加入突厥的鐵勒部和突厥融合,才真正形成了突厥族,而沒有加入突厥的鐵勒繼續存在於漠北。
大量的鐵勒族加入了突厥,使得突厥人的膚色、種族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比較重要的就是阿史那氏從白種人變成了黃種人。同時,在語言上,阿史那氏原本説的塞種語言,後來都逐漸被鐵勒語同化,説和鐵勒接近的語言了。
根據研究,突厥語中依然有許多來自於伊朗的詞彙,這是阿史那氏早期從西亞中亞帶來的。阿史那氏原本以牛為圖騰,但是後來改為了鐵勒的狼圖騰。突厥人又自稱是“藍突厥”,以藍色為尊。
突厥的部落
突厥人在歷史上建立的汗國主要有突厥汗國(552年—603年),東突厥汗國(603年—630年),西突厥汗國(603年—657年)、後突厥汗國(679年—745年)和突騎施汗國(691年—751年)。
其中,前面四個都是阿史那氏建立的,而突騎施汗國是異姓突厥突騎施氏建立的。除此之外,突厥的部落並非建立其他的王朝,突騎施汗國的滅亡就宣佈突厥文明的滅亡。
為了避免混淆是非,這裏將突厥的主要部落介紹出。除了阿史那氏和阿史德氏之外,突厥的部落還有胡祿居、攝舍提、突騎施、鼠尼舒、阿悉結、哥舒、拔塞幹、阿悉結、葛邏祿、處木昆、踏實力等。其他的粟昭武九姓(粟特)、塞外漢族、吐火羅、鐵勒(未被同化的鐵勒九姓)、契丹、室韋、奚等雖然曾經被突厥統治過,但是他們未被突厥同化,所以不能算是突厥民族。
三,突厥人後裔是不是土耳其人
要了解突厥人後裔是不是土耳其人,那我們就必須要知道土耳其人的名字是怎麼來的。根據考證,土耳其人和亞美尼亞人、土庫曼人來源一個民族,根據DNA檢測,土耳其人的基因和亞美尼亞人幾乎一致,甚至亞美尼亞更加古老,而土耳其人中的中亞血統微乎其微,甚至可以忽略不計。
希臘人和土耳其人的基因(大同小異)
從人種上來説,土耳其人為白種人,他們信仰伊斯蘭教。而突厥人為黃種人,信仰薩滿教和佛教,兩者差別巨大。但是他們兩者卻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這是怎麼回事呢?這又回到了上文談到的問題——泛突厥。
西方國家最早接觸突厥的是波斯和東羅馬,兩國對中亞和東亞的地理、民族都不清楚,他們只是籠統地將中亞所有的民族都稱為突厥。例如波斯薩珊王朝就將所謂中亞非圖蘭語的民族都叫做“突厥”。後來居上的阿拉伯帝國也接受了這種認識。11世紀,接受阿拉伯文化的哈喇汗國學者穆罕默德·喀什葛裏寫下《突厥語大詞典》就將當時居住在西域、中亞的一切民族都稱之為“突厥”,這就給西方人造成了巨大的誤會。
當時,中亞伊朗高原附近有一支民族,自稱“烏古斯人”,該民族是波斯帝國北疆的一支民族,原本説圖蘭語,後來被西突厥。而當時的阿拉伯人就按照傳統將他們稱為“土克曼”,意思是“突厥蠻”。
阿拉伯人都叫他們為“突厥蠻”了,那麼整個西亞、北非甚至歐洲人就都將他們稱為“突厥蠻”。
後來他們建立了塞爾柱帝國,羅馬蘇丹國和奧斯曼帝國。到了近代以後,奧斯曼帝國多次受到歐洲的入侵,急需要一些東西來加強帝國的凝聚力。於是他們在發黴的古書中看到了“突厥”一詞,認為反正阿拉伯人都叫自己突厥蠻,那麼就乾脆去除“蠻”這個後綴,自稱“突厥”的正統,也就是“土耳其”。
在阿拉伯的概念中,“突厥蠻”的本意是“好像是突厥的人”,因為當時烏古斯人和突厥人都是長髮。這樣説起來,塞爾柱突厥應該改為塞爾柱烏古斯,奧斯曼土耳其應該改為奧斯曼烏古斯。
後來,通過語言學來研究西亞中亞歷史的學者突然發現,土耳其和突厥是差不多的,於是將乾脆等同於一個民族了。後來土耳其人也試圖利用“泛突厥”的概念來稱霸亞洲,於是就將錯就錯,直接亂認祖宗,搞得中亞雞飛狗跳。
因此,土耳其人並非是突厥人的後裔,他們只是用了突厥這個詞。真正的突厥人的歷史在遼金之後就消失了,突厥人也基本融入了當地的民族長河之中。在建國後,中國進行少數民族語言調查時,在新疆發現一些自稱是“Turk”的民族,他們只有31户,200多人,基本分佈在伊犁的一些村落。經過語言學家鑑定,他們的語言還保留着許多古突厥語的特徵。這支突厥就是世界上唯一保留下來的突厥後裔。
推薦閲讀
有一支突厥人在唐朝進入中國,還建立了三個王朝,最後融入了漢族
漢朝滅匈奴花了兩百年時間,為何唐朝建國初期就能滅突厥?
撲朔迷離的突厥族是如何起源的?可能是塞種人和丁零人融合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