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湘軍攻破天京,左宗棠大罵曾國藩捷報造假,事後才知他的大智慧

由 習國防 發佈於 經典

曾國藩和左宗棠都是晚清時期的重臣,這兩人都是湖南人,而且同屬於湘軍,曾經一度關係非常好,但最終卻走向了失和,史稱“曾左交惡“。

左宗棠曾經力邀曾國藩出山組織團練,曾國藩推薦左宗棠帶兵打仗,兩人曾在1860年春天密談了20多天,儘管二人在用兵和用人之上有一定的紛爭,但總體來講,他們還是相互尊重和支持。而且左宗棠還曾經帶兵幫曾國藩化解了祁門危機,曾國藩也曾力保左宗棠擔任浙江巡撫。

1864年6月,湘軍一舉攻破南京城,持續了多年的太平天國運動,終於落下帷幕,此時清廷上下都沉浸在興奮之中,曾國藩更是被封為一等毅勇候,成了文官中第一個封侯的人。


而此時左宗棠卻背後插了一刀,一道奏疏彈劾曾國藩戰報造假。左宗棠説太平天國的幼主洪天貴福並沒有被抓住,而是在攻破南京城時趁亂逃出,被太平軍將領黃文金迎入湖州府城,還打着幼主名號,召集太平軍餘眾,而曾國藩卻説洪天貴福已經自焚而亡。

左宗棠在這種關鍵時刻上書彈劾,真正是打了曾國藩一句響亮的耳光,慈禧太后勃然大怒,讓曾國藩必須給一個合理的解釋,把説謊的人抓出來嚴重處罰,並且把給予的賞賜全部追回。

這真真是把曾國藩給逼急了,畢竟都是湘軍兄弟跟着自己打了多年的仗,現在戰爭結束了,好不容易領到賞賜,可以凱旋故里了,卻要因為這個事情受到處理,還要交還賞賜,自己又如何給兄弟交代呢?


情急之下的曾國藩決定把朝廷的這個旨意給頂回去。

曾國藩一方面積極為自己辯解,另一方面他也舉報左宗棠當年打下杭州城時,也有數萬人逃出去,而他上報時説只有幾千人。

左宗棠一看曾國藩的奏摺,也氣不打一處來,他當即指出曾國荃圍了南京城兩年,而我打杭州的時候並沒有形成合圍,所以有少量的太平軍逃出是正常的,而且整個杭州城也不過2萬的,哪兒來的數萬人逃出。

二人的對罵,就像小孩子吵架一樣你來我往。最後慈禧太后下旨説,左宗棠如實舉報屬於公事公辦,曾國藩應該向他學習,兩人就此結下樑子,二人從此不再往來。


曾國藩和左宗棠都是以道德文章而聞名天下的大臣,而且兩人一直以來都感情深厚,左宗棠為何要在這時候出來,打曾國藩耳光。

其實從後來左宗棠和曾國藩同為晚清重臣且都得善終可以看出,這二人的吵架更像是一種演戲。

經過太平天國運動之後的曾國藩,“三千里長江上下,無一不掛曾字旗”,他的手下也曾經有讓他擁兵自立,對此清廷不免憂慮重重,而且當時大清朝的軍事力量幾乎都控制在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這三個人的手中,而且李鴻章曾經是曾國藩的學生,如果曾國藩再和左宗棠關係匪淺,聯合三人的兵力足以讓清廷改名換姓。

對於“功高震主,過河拆橋”的道理,曾國藩和左宗棠都心知肚明,所以他們之間的不和,反而讓清朝更放心,也是一種互保的之道。

表面上曾國藩和左宗棠勢同水火,但實際上二人卻是互通款曲,後來左宗棠率八萬大軍平定新疆,曾國藩把劉松山、劉錦棠等老湘營交給左宗棠,給了左宗棠很大支持。

曾國藩評價説:“論兵戰,吾不如左宗棠;為國盡忠,亦以季高為冠。國幸有左宗棠也。”

左宗棠平定西捻時則曾上書清廷:“臣以此服國藩知人之明,謀國之忠,實非臣所能及。

左宗棠曾在給兒子左孝威的信裏説:”他以前和曾國藩雖然經常有爭論,但總是會將上奏的奏章送給彼此看,這其實也説明兩人互參的內容彼此都是知曉的,並不會因此而大動干戈。

所以二人表面上説為吵架,實際上卻是在相互保全,曾國藩也成了歷史上少有的功成且全身而退之人。

曾國藩死後,左宗棠贈送輓聯寫道:“謀國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輔;同心若金,攻錯若石,相期毋負平生。”見到曾國藩的兒子曾紀鴻,還“以三百金贈之”。

現在回頭來看,左宗棠在關鍵時刻插刀的做法,也是非常符合他的性格,左宗棠一向心高氣傲,目中無人,眼裏揉不得沙子,自稱“今亮”(諸葛亮),曾多次跳腳大罵曾國藩。

曾國藩兵敗跳水自殺被救起後,一蹶不振,被左宗棠一通大罵。曾國藩藉口父親去世回家守孝,先斬後奏徑自回家,又被左宗棠連去五封信痛罵,這頗有一種恨其不爭氣之感。

對此,你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