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一年級的孩子厭學,不可掉以輕心,建議家長試試這些補救方法

由 慕容亦凝 發佈於 經典

今天是國慶假期的最後一天了,按計劃我帶孩子去這邊的一個古鎮玩了半天。當我們快要走的時候,我家寶寶看到一户人家門口有個小朋友在那邊站着,就跟我説:我想去跟我的新朋友玩。我看那孩子一個人站在門口看着我家寶寶,也是想找人玩的。就讓他過去了。我家寶寶説:哥哥,你拿兩個玩具來,你一個我一個,我們一起玩好嗎?


只見他的哥哥真的進屋拿玩具了,這時候他的媽媽也跟了出來,就跟我們説話了。交談中得知,他家孩子今年上小學一年級,我家孩子個子高,看着像一年級的孩子,實則今年才上小班。她就問我們,寶寶上小班有沒有焦慮啊?我跟她説一開始有幾天有情緒不想去,現在已經好了。然後就聽她説,自家的孩子上一年級,開學這麼久了,還是不想去上學,明天開學,這孩子早上估計又要鬧情緒了。

上小學一年級鬧情緒,不是分離焦慮,多是對學習或者校園產生焦慮了。小學學習跟幼兒園是不一樣的。父母需要提前做一些工作,如果父母因為忙碌或者其他原因錯過了,孩子就容易出現厭學情緒。


如果遇到這種情況,父母要怎麼“補救”呢?

1、首先,父母要對孩子進行心理疏導,讓孩子意識到自己長大了,不能再像幼兒園那樣整體玩了,要樹立遠大的理想,從小學開始打基礎,然後努力去實現它。

2、給孩子講有趣的校園故事,鼓勵孩子去交朋友,讓孩子覺得,學校裏面除了可以學到知識,還可以交到好朋友,一起做有趣的事。


3、在孩子面前不要説老師的壞話,相反要多説老師的好,很多孩子不想去上學,就是因為對老師有誤解和恐懼。記得以前就聽過有人這樣跟孩子説:你不聽話,到時候找老師收拾你!類似的話孩子聽多了,就會以為老師很可怕。

其實,老師都是比較專業的,不僅知識淵博,對待學生也會很公平。孩子做得好,老師會表揚,做得不好老師會批評,會引導他們,目的就是讓所有的孩子都越來越好。但是老師的精力也是有限的,有時候又不能顧及每個孩子的心情。所以,家長就可以這樣跟孩子解釋,希望孩子在學校裏面能多體諒老師的不易,努力做到上課專心聽講,下課好好與同學玩耍,儘量不要給老師添亂,多跟老師學習知識。


小學是打基礎的,基礎打的好不好,對以後的學習會產生很大的影響。所以,家裏有孩子上小學的家長,一定不能大意。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引導,可以看看這本爆款書《陪孩子走過的小學六年》。

這本書是有着20年教齡的一線名師所著,內容特別的實用,沒有空話和套話。全書11章,分年級闡述各階段教養重點,另外還涉及假期、品德、能力、溝通方面的教養建議,家長照着做就行。

我當時看到家長羣裏,很多家長在討論這本書,就沒忍住買了一本,看過一遍,感覺收穫確實很多。它就像我育兒路上的指明燈一樣,我相信,未來可期,只要我用心照着書中建議去引導,我的孩子將來會越來越好!


時間飛快,小學6年一晃就過去了,孩子基礎打的好不好,到了初中就開始見分曉了。如果你是小學生家長,一定要抓住孩子小學教育的黃金期!

文:依科育兒,想了解更多科學、有趣、有料、有愛的育兒分享,歡迎關注!

圖:部分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