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導師説】“淡定”青年田軒:面對內卷,先要躬身入局

  編者按:青年是社會的希望和未來,中新經緯特別推出《青年導師説》,訪談知名企業家、學者等青年導師,圍繞青年人廣泛關注的問題,答疑解惑、傳經佈道,以期帶給青年朋友更多的人生啓示。第二期《青年導師説》,我們對話了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教授田軒。

  中新經緯5月15日電 (張芷菡)在日趨激烈的競爭中,“內卷”“佛系”的流行反映着青年羣體的焦慮。當代青年人如何面對、紓解這些困惑和壓力?就此,中新經緯《青年導師説》專訪了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教授田軒,提出了廣大青年朋友關注的問題。

  在加入清華大學之前,田軒已經成為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凱利商學院終身教授,不過,田軒仍然決定回國發展,並專注於資本市場制度建設等方面的研究。此後,田軒獲得了許多青年粉絲尤其是大學生粉絲的喜愛,他還曾兩次獲得清華大學“良師益友”獎,並於2020年入選“中國商學院十大最受歡迎教授”。

  作為社會認可度很高的青年導師,田軒如何看待青年朋友的困惑和壓力?相信他的建議會對青年朋友具有啓示作用。


  中新經緯:您覺得成為年輕人心中願意親近的師長,應該具備什麼特徵?您如何看待年輕人崇拜“偶像”?

  田軒:我認為還是要多花時間與學生、與年輕人交流。我在大學畢業後又在美國生活十幾年,在美國做過學生,也做過老師。我發現美國的師生關係相對比較寬鬆,這一方面可能是因為中國有“尊師重道”的傳統,老師與學生間天然有着一定的距離感,另一方面,美國的師生比例比較高,而中國一個老師需要對更多的學生,留給學生的時間相對比較少。

  回國後,我很願意花時間去和學生、年輕人交流,瞭解他們的想法、他們的語境是什麼。有時候在課堂上我用了一些他們的話術,學生們就會覺得田老師好像還很年輕,一下拉近了距離。這其實對於我的教學也很有幫助。

  至於偶像,一般到十幾歲,會開始有比較強的自我意識,在內心或多或少會有一個人作為榜樣、目標,這就是所謂的偶像。我在十幾歲的時候非常崇拜周恩來,最早是為他“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句話所吸引。隨着年齡的增長,閲歷提升,所謂偶像可能就從比較盲目的崇拜變成榜樣,是我前進的力量和學習的方向。再成熟長大一些、社會經歷積累更多一點,慢慢可以從仰視變為平視,更深層次地去理解偉大的人物。這是一個人成熟的過程。

  中新經緯:青年時期都難免有困惑或迷茫,您曾經有過迷茫期嗎?是如何克服的?對於現在一些青年人在面對壓力時選擇“躺平”“佛系”的心態,您怎麼看?

  田軒:年輕人的挫折和困惑是一直都會有的。我在美國時,發現他們很愛使用一個詞“be smooth”。我一直找不到一個特別好的翻譯。直到有一天,一個很好的中文對應翻譯從我腦子裏蹦出來,就是“淡定”,就是范仲淹所説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用年輕人的話叫“順風不浪,逆風不慫”。年輕就是最大的資本,儘可能在外界衝擊來臨時,能夠坦然、淡定地處理,熨平波動,是面對挫折和困難時最好的方法。

  中新經緯:在加入清華大學之前,您已經成為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凱利商學院終身教授,在此情況下,是什麼讓您決定完全回國發展?

  田軒:一方面,是大國經濟實力的變化。上世紀80年代,我在北京上小學,那時候中國物質資源還相對匱乏。90年代我上大學時,這個差距已經在縮小。直到2001年我出國時,差距已經不像80年代那樣大,但依然很大。

  2012、2013年我快要拿到終身教授時,就在思考下一步該怎樣做。我當時感到美國是一個不確定性非常小的國家。而中國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經濟開始騰飛。我所研究的金融本身是一門顯學,資本市場改革、公司治理、金融工具……這些是中國正在做的。我知道回國肯定會面臨許多不確定性,但這種能夠實踐的對比與反差,對我具有很強的吸引力。

  另一方面,我是中國人,成為終身教授前,一直按照主流的學術規範,用美國的數據,研究美國問題,然後把文章發表在美國的期刊上。作為一箇中國人,還是希望能夠通過掌握西方經濟學的那套方法論,最終來因地制宜地解決中國的問題,用中國的數據研究中國的問題,講好中國故事。

  中新經緯:當前正是大學生畢業季,幾乎每一年大學生就業難都會引發關注。從求職畢業生的學歷來看,有統計數據顯示本科畢業生求職進展明顯低於大專、碩博求職畢業生,您如何看待這一現象?

  田軒:在現在的教育體系下,本科生其實處於一種相對尷尬的位置。博士生、碩士生在學科上接受更加專業和精深的訓練,後續就業總體上比較如魚得水。大專的職業教育,讓他們的上手能力強,就業壓力也比較小。而本科生掌握了一些方法和知識,但好像與實踐又有一些脱節。

  現在國家經濟高速發展,對人才層次要求提高,本科生繼續深造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如果選擇直接就業,首先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切忌好高騖遠、眼高手低。22歲本科生畢業後要經歷三四十年漫長的職業生涯,是馬拉松而不是百米衝刺,誰跑到最後撞線誰才是最厲害的,所以一開始起步低一些、慢一些(沒關係),可以慢慢追上去。

  中新經緯:為了拓寬大學生的就業方向,各地都在大力鼓勵大學生創業。您贊成大學生一畢業就創業嗎?不可否認,創業風險很大,即便是有過多年工作經歷的人也未必一定會成功。你認為大學生應如何做好風險規避?又該如何權衡創業機會與風險?

  田軒:我給大學生創業的建議是“勸退”。有數據顯示,大學生創業失敗率高達96%。創業是非常艱難的過程,需要一種百折不撓、矢志不渝的精神。現在的大學生是優秀的羣體,他們總體是比較順利的,這種順利與創業遇到的坎坷是非常不同的。許多大學生缺乏社會經驗,抗風險能力也比較差,各方面還沒有完全成熟。

  創業的種子是可以埋下的,但不一定要馬上生根發芽。即便要創業,也建議先去工作一段時間,看看一個成熟的企業是怎樣運行的,瞭解社會、世界是怎樣運行的,在這個過程中積累經驗和人脈,再讓創業的種子慢慢發芽。

  中新經緯:當代各行各業普遍存在深度“內卷”,您如何理解“內卷”?對於青年人的“內卷”壓力與焦慮,您有何建議?

  田軒:“內卷”是一個新詞,但是個老現象。我理解的內卷其實就是競爭。古時候的“頭懸樑,錐刺股”,也是為了競爭。在資源極其缺乏的情況下,只有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才有可能獲得大家都想獲得的稀缺資源。

  客觀上看,現在競爭的激烈程度確實要比二三十年甚至更早時候的程度更高,這與社會發展階段相關。改革開放後,生產力釋放,雖然競爭一樣激烈,但機會也很多,所以更多的是增量競爭。隨着經濟快速增長,1979至2011年中國經濟年均增長達到9.9%,2012年進入新常態後,經濟增長速度有所放緩,這是因為一個龐大的經濟體,不可能一直保持兩位數的高增長。增量博弈也逐漸開始變成存量博弈。

  面對這種情況,我的建議是“be smooth”。改變不了世界,可能要先適應世界。換句話説,想要改變這個世界,首先要躬身入局。對於大學生來説,一份好的工作、一個好的機會都是稀缺資源,只能靠自己的努力去取得。

  作為教師,可以做一些引導。我在我的碩士課程中佈置給學生的案例討論中發現,如果沒有事先篇幅上的限制,學生的案例報告一年比一年厚。這就是“內卷”。現在我把學生需要提交的報告的頁數,甚至字號都規定好,要求學生在6頁內把事情講清楚。至少要避免在形式上的內卷,學生可以在思想、在內容上去PK。另外,創造更多的機會,設計一些機制,避免年輕人過度內卷,讓他們把精力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中新經緯:回顧您的經歷,您對年輕人有什麼建議?

  田軒:第一,還是“be smooth”,遇到挫折與困難的時候以一種超脱、平靜的心情去接受它。第二,“be resilient”,要有韌性、承壓能力要很強。無論是經驗、能力、知識還是人脈,年輕人一開始都是沒有的,需要慢慢積累,在這個過程中提高自己的抗壓能力。不要一被拒絕或者有一點挫折就玻璃心。第三,“be persistent”,要有持久性。職業生涯是漫長的過程,每個人平台不同、稟賦不同、境遇不同、路徑也不同,但只要堅持,最後肯定能做出一些事來。

  中新經緯:作為知名學者,您可以説是博覽羣書。可以為廣大青年推薦幾本好書嗎?

  田軒:我推薦的第一本,也是我最近在讀的《置身事內》。如果我們想從政府的角度對發展經濟有更多的瞭解,比如招商引資、土地財政,這本書能幫助我們有一個比較全面的瞭解。

  第二本是《門口的野蠻人》。這本書以1989年的KKR敵意收購納貝斯科為背景,從市場的視角,把整個上市公司被收購方,和這些敵意收購者加槓桿發行垃圾債券等過程,描寫得非常清楚。它能幫助讀者對上市公司、控制權市場、槓桿收購和資本博弈運作有比較深刻的理解。

  最後,對金融,特別是對公司金融感興趣,想要了解企業發展週期、投資決策的年輕人,我推薦一本新書,也是公司金融通識課——《不完美的理性人》。這本書是基於我從2008年博士畢業後從教至今金融教學15年積累的成果。這本書在5月15日上市,希望它給讀者帶來一個不一樣的視角。

【青年導師説】“淡定”青年田軒:面對內卷,先要躬身入局

  田軒

  (中新經緯APP)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宋亞芬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713 字。

轉載請註明: 【青年導師説】“淡定”青年田軒:面對內卷,先要躬身入局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