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一個學生未來能夠成才,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老師的能力,所謂強將手下無弱兵,在一個學校裏我們就能很容易看出區別,那些教學經驗豐富、能力超強的老師,帶出來的學生,整體素質就是要跟其他的班級拉開一個檔次!
如果能在中學時代就打下這樣良好的基礎,那麼有理由相信,未來這些孩子進入大學也會獲得更好的發展,這樣的學生進入社會,很顯然就能在各行各業起到領頭羊的作用,這不就是我們教育的終極目的嗎?
俗話説,人各有志。指的就是每個人志向都有所不同。從小老師就教育我們樹立遠大的志向,那麼什麼樣的志向是遠大的志向?能夠為社會創造價值,為人民服務的志向就是偉大的志向。
誠然,國家為了培養一個博士生所耗費的金錢、人力和物力非常巨大。但這些人才在畢業之後將去向何處,還要看個人對於職業的追求。如果這些清華北大的博士,一心想撲在教育上,為中學教育事業作出貢獻,那麼他的志向我們應該支持。況且,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他想這麼做,那麼他一定可以做得很好,在教育行業發揮光和熱,他們的人生價值就會得到展現。
當然,目前的就業形勢比較嚴峻,很多畢業生難以找到合適的工作,當然清華北大的博士生在就業面上會很廣,但也不排除一些人無奈選擇中學教師這個職業。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無心而被迫選擇中學教師這個崗位,對於他們來説就是一種人才資源的浪費。
其實對於個人來説,最好的事情莫過於就是把自己的志向和興趣與當前從事的工作結合在一起。對於一名博士生而言,本科後繼續攻讀碩士、博士,很大程度上是對於學術的痴迷與追求,而自己想從事的行業與讀博本身並無矛盾,從這方面來分析,也不存在人才浪費之説。
俗話説“方法比努力更重要”。如果一種學習方法或習慣在初中或者高中時養成,那麼這種方法將會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很多人會一直沿用這種方法和習慣。科學的學習方法無疑會讓更多的中學生提高學習效率。
是對人生價值觀的培育。對於清華北大的博士畢業生,投身教育行業,是對學生的正向反饋。言傳身教將會對學生今後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紮根基層、一步一個腳印、奉獻教育事業,對於學生正在形成的價值觀,是一個很好的榜樣。教師的今天,一定程度上是學生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