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門課程,四種味道
半月談記者 李雙溪
從“一門思政課大中小學講四遍”到“一門課程四種味道”,近兩年,吉林省通過理清教學體系,編制思政課教學大綱、指南,組織教師集體備課、教研,互相借鑑教法,初步形成了一套循序漸進、螺旋上升的大中小學思政課體系,讓思政教育的“鹽”融到學生心裏。
一小學在烈士陵園開展“思政課”現場教學
理清體系,打造螺旋上升課程
“同樣的內容,小學、初中、高中、大學都會講到,學生們會不會厭煩?”長春東師中信實驗學校道德與法治教師王欣在參與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教研時問。像她這樣對教學內容銜接有疑問的教師並不佔少數。
思政課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貫穿在從小學到大學的各個學段中,如何把共同的內容講出區別和特點,體現循序漸進、螺旋上升的規律和要求,形成育人合力?
“我們把思政課按照大中小學一體化設計,小學階段注重道德啓蒙,中學階段注重體驗實踐,大學階段注重理論教學,讓思政課程層層深入。”負責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課題組的吉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石瑛説。
據介紹,吉林省圍繞小學到大學各個學段共有的思政教育內容,開展了4個學段教學內容的貫通性研究,分別形成6個方面4個學段的教學大綱,幫助各學段教師明確相互貫通的課程目標、承續銜接的內容要素,針對學生認知規律設計課堂教學。
以認識國旗為例,小學講國旗顏色、圖案的意義,國旗的歷史;初中講國旗的使用場景以及國旗法;高中講國旗背後的意義,為什麼奧運冠軍願意身披國旗,登上領獎台要升國旗奏國歌?通過深入講解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
“我們按照‘認知、認同、踐行、信念’這一螺旋上升的目標設計體系,從小學到大學,有效形成一體化、不斷線的思政課教學新格局。”東北師大附中校長邵志豪説。
共同研課,互相借鑑教法
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師在一起備課是什麼體驗?
“高中教師認為小學教師講得淺,小學教師認為高中教師講得抽象。”東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實驗小學校長楊梅回憶最初集體備課時的情景。
經多方磨合,樊籬打破,互相學習的氛圍開始形成。“同一堂思政課,大中小學如何講,大家紛紛曬教學創意和大綱。”長春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概論教研室主任遲慧説。
“我把課件傳到微信羣裏了,大家可以參考借鑑。”吉大慧谷學校道德與法治課教師許娜將“沙漠荒野求生離不開集體互助的體驗教學案例”放到集體備課羣裏,引起大家熱烈討論。“這樣的設計不錯,讓學生在情景中理解集體主義。”一位老師為她點贊。
集體教研讓教法實現了融合與突破,教師得以互相借鑑。“過去初中普遍使用案例式教學,通過舉例讓學生理解,但有些學生認為講得淺、不感興趣。集體備課時看到高中的議題式教學法很好就借鑑過來,課堂效果非常好。”吉大附中力旺實驗中學初中部道德與法治課教研組長王會羣説。
協同育人,湧現名師金課
“第一次聽大學老師講思政課非常興奮。”長春市實驗中學學生王子航在聽完長春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楊影的思政課後説。吉林省組織高校47名專家為中小學校送優質思政課100多節,開展大中小學同上“開學第一課”“戰疫思政大課”,線上訪問量達100多萬。
“像追劇一樣追道德與法治課”“好玩有深度”“思政老師是網紅”……這是很多中小學生給出的評價。
吉林省開展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以來,湧現出了一批深受學生歡迎的思政課教師和精品課,有43節優質微思政課在“學習強國”上集中展示,有39節優質微思政課入選全國高校思政課教師網絡集體備課平台。
(刊於《半月談》2021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