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棣五徵漠北, 不但沒解決老問題, 還出現了新問題

在明朝歷代的皇帝中,論功績卓著者,除了明太祖朱元璋之外,排在第二位當屬明成祖朱棣。
朱棣一生建樹很多,在他的勵精圖治下,明朝國力和影響力都達到了頂峯,歷史上將這一時期稱為“永樂盛世”。朱棣文武雙全,尤其是在軍事方面的能力,可以説不亞於中國歷史上任何一位名將。
明成祖朱棣五徵漠北, 不但沒解決老問題, 還出現了新問題

朱棣在位期間,蒙古人雖然早已被趕出中原,但蒙古各部還是經常進犯明朝邊境,燒殺擄掠。為了穩定北方邊境,並防止已經四分五裂的蒙古各部重新統一,朱棣在1410年到1424年之間,五徵漠北打擊蒙古殘餘勢力。
永樂七年(1409年),東蒙古的首領本雅失裏汗處決了明朝使者,接着又在臚朐河之戰中殲滅了明朝10萬大軍。朱棣聽到消息後大為震怒。永樂八年(1410年)3月,朱棣率30萬大軍御駕親征,並先後在斡難河畔和貝爾湖東,擊潰了本雅失裏汗和東蒙古太師阿魯台(此人後面還要多次提到)的蒙古大軍。
明成祖朱棣五徵漠北, 不但沒解決老問題, 還出現了新問題

本雅失裏汗被打敗後,於1412年被人殺死。這一時期,蒙古瓦剌部開始崛起,對明朝邊境產生威脅。永樂十二年(1414年)4月,朱棣第二次御駕親征,並在圖拉河重創瓦剌軍隊。
瓦剌部遭受重創後,被已經表面臣服於明朝的阿魯台吞併。阿魯台趁機擴大勢力,並停止了嚮明朝的進貢。永樂二十年(1422年)4月,朱棣第三次率軍出征。阿魯台不敢與明軍正面交鋒,所以只打了幾場零星的小戰鬥後就攜帶人馬向北逃竄。朱棣不想窮追不捨,於是決定在9月末班師回朝。
明成祖朱棣五徵漠北, 不但沒解決老問題, 還出現了新問題

朱棣的第四次和第五次御駕親征分別發生在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和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作戰目標同樣是針對阿魯台。阿魯台依然是不敢與明軍直接交戰,採取了迂迴躲避的戰術。但是即便如此,阿魯台的軍隊實力仍受到很大消耗。這也直接導致了他最終被死灰復燃的蒙古瓦剌部所消滅。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8月12日,明成祖朱棣在第五次御駕親征後班師回朝的途中病逝於多倫北面的榆木川(今內蒙古烏珠穆沁),終年64歲。
明成祖朱棣五徵漠北, 不但沒解決老問題, 還出現了新問題

朱棣五次親征漠北,並全部取得勝利,充分展現出了他卓越的軍事才能。但遺憾的是,明朝北部的邊患問題卻沒有得到解決。每次打擊完一個蒙古勢力後,另一個蒙古勢力又開始崛起。直到朱棣去世時,北方的蒙古問題仍和他登基之初的情況幾乎一樣。
從客觀上來説,朱棣五徵漠北,消耗了大量人力和財力,但卻沒有取得長遠的效益。此外,五徵漠北不但沒解決老問題,還出現了新問題。為了節省軍費開支,朱棣決定改變明太祖時期的戰略方針,放棄長城以北幾個關鍵衞所。這就使得明朝徹底喪失了對塞外地區的控制,也間接導致了1449年明朝軍隊在“土木堡之變”中遭受慘敗。
明成祖朱棣五徵漠北, 不但沒解決老問題, 還出現了新問題

當然,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傑出的皇帝之一,朱棣所做出的貢獻不言而喻。只是五徵漠北這件事,只能説是展現了朱棣的雄才大略和軍事天賦,但對大明王朝而言,並沒有帶來多少實惠。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25 字。

轉載請註明: 明成祖朱棣五徵漠北, 不但沒解決老問題, 還出現了新問題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