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大龍貓聊生活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1945年8月6日上午8時15分,人類歷史上第一顆原子彈在日本廣島爆炸,數十萬人在一瞬間被抹殺!
美國當時稱:我們為世界帶來了和平!
1950年麥克阿瑟建議:對志願軍使用原子彈!
這一次是為了讓中國屈服!
具有大範圍殺傷性的武器能夠讓世界走向和平,但是如果這個大範圍殺傷性的武器只有一個國家擁有,那麼迎來的不是和平,而是所擁有國他們自己所裁斷的和平。
而為了打破這一切,當時世界上的超級大國都在為之努力!
1949年8月29日,蘇聯爆炸試驗成功了自己的原子彈,成為第二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
1952年10月,英國在澳大利亞沿海的一艘船上試爆原子彈成功,成為了第三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
1960年2月13日,法國試爆原子彈成功,成為了世界上第四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
五個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中,有四個擁有了核武器,只有中國沒有。
從而麥克阿瑟在朝韓戰場上才敢如此囂張跋扈的威脅:對志願軍使用原子彈!
沒有原子彈,我們看似是個大國,但卻始終站在他人之下。擁有原子彈,成為了國家崛起的基礎。
那一年,中國最頂尖的科學家站了出來,放棄了美國高薪職位,突破重重困難返回祖國,成為中國崛起之路上的基石。
終於在1964年,我國擁有了原子彈,自此中國站了起來!
兩彈一星中有着無數閃耀名字,這篇文章我們先來聊聊鄧稼先先生。
1958年10月,鄧稼先先生告別妻子和兩個幼小的兒女,和一批科學家們來到了戈壁灘,一去便是六年。
臨走時他只留下一句話:我知道你們需要我,但此刻國家更需要我!
等他再度歸來時,我國擁有了原子彈!
回望鄧稼先先生的一生,大家可以知道他為了祖國到底作出了多大的犧牲!
鄧稼先出生於安徽懷寧,家庭背景為高知分子,從而他的父親從小就給予了他極好的教育條件。在還沒有上學之前,鄧稼先先生已經識得許多字,從而在讀書期間,他比同時期的孩子都要優秀,成績一直處於高位。
時間來到1936年,12歲的鄧稼先先生考入了北平崇德中學。這個中學非常有名,包括後來的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先生也是從這所中學畢業的。
説來有趣,楊振寧先生比鄧稼先先生大兩屆。但兩人卻在不經意間相識,併成為了彼此最好的朋友之一。這份友誼一直保持到鄧稼先先生去世。
1937年日軍展開了全面侵華戰爭,華北地區迅速淪陷,鄧稼先先生一家飽受了顛沛流離之苦。
鄧稼先先生一家從北平逃難到了雲南,此後鄧稼先先生考入了西南大學物理系。
少年時代的鄧稼先先生看着日寇侵佔自己的家園,內心爆發了愛國情懷,他想參軍打日寇,但他的父親告訴他:你手無縛雞之力,年紀又幼小,此刻的中國不需要你,你要相信我們會勝利,而勝利之後的中國才需要你!
就這樣,懷抱救國之志的鄧稼先先生在西南大學學習了四年,沒有一刻他沒有在盼望着日寇被驅逐,中國被解放。
1945年8月,抗日戰爭取得了勝利,此時的鄧稼先先生剛剛年滿21歲,他決心在凱歌聲中尋找為國家重建、社會振興服務的第一份工作。
像他父親所説的那般:中國勝利之後需要復興,而此刻才是你的“戰場”!
14年的抗戰,中國的教育事業和科學事業被延誤,鄧稼先先生從昆明回到北平,進入了北京大學物理系擔任助教。
鄧稼先先生進入的是當時中國最好的大學之一,待遇非常好,並且以鄧稼先先生在教學上的天賦,他的前途不可限量。
但進入1948年,鄧稼先先生做了一個決定,他決定前往美國留學。因為當時美國很強大,許多知識在中國是學不到的。
他要去美國留學,把美國的知識帶回祖國,讓祖國變得更強大。
鄧稼先遠渡重洋去了美國普渡大學物理系攻讀,後憑藉着天賦和刻苦的努力,在26歲那年成為了普渡大學的物理學博士。
此時的鄧稼先先生是當時普渡大學光芒萬丈的人物,26歲的他被稱之為“娃娃博士”,並且他在應用物理天賦讓學院的其他教授為之欽佩。
所以很快鄧稼先先生進入了美國政府的視線,為了將鄧稼先先生留下來,美國政府不惜開出高職位、高薪水,只要鄧稼先先生能夠留下來,他們可以滿足鄧稼先先生任何科研條件。
可面對這一切,鄧稼先先生直接拒絕了,因為他始終牢記着自己為什麼來美國學習,不是為了美國的高職位,也不是為了美國的高薪水,而是為了祖國,他要把學到的知識帶回去報效祖國。
時間來到1950年10月,鄧稼先先生放棄了美國政府開出的高職位和高薪水,和200多位專家學者一起回到當時還是一窮二白的祖國,這個時候鄧稼先先生拿到博士學位才9天,但他期盼回到祖國之心已經等了許久許久。
回到祖國之後,鄧稼先先生先是被分配到了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擔任助理研究員。他被稱之為是中科院最勤奮的人,為鑽研科學知識,鄧稼先先生幾乎到了廢寢忘食的程度。
就比如當時許多教授路過鄧稼先先生的科研辦公室,他辦公桌上的驗算紙總是堆積如山,常常為了一個科研難題不眠不休好幾夜。
就這樣鄧稼先憑藉着自己的努力,在28歲時成為了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在當時有副研究員以上高級科研職稱的人不多,28歲的鄧稼先先生是當時中科院物理研究所裏最年輕的高級科研人員。
時間線來到20世紀50年代中期,研製原子彈的計劃正式來臨了,鄧稼先先生第一時間進入了高層的視線。
時間線來到1958年秋天,二機部副部長錢三強先生親自找到了鄧稼先先生。
第一句便是:國家要放一個“大炮仗”,國家需要你!
鄧稼先先生回到家後對妻子僅僅只説了一句:“我的工作有調動,不能照顧你和孩子,並且通訊也非常困難!”
當時核武器研究計劃是保密的,任何人都不能説,包括親屬!
1958年10月,鄧稼先先生告別妻子和兩個幼小的兒女,和一批科學家們來到了戈壁灘,而這一去便是六年。
從這一年開始,鄧稼先先生如同“消失”了一半,他的妻子聯繫不到他,他的朋友們也聯繫不到他,科研雜誌上也見不到他的名字。
製造原子彈是艱難的,鄧稼先先生和他率領的團隊,是向當時世界尖端科技進軍,可採用的方法卻是最原始的計算方法。
他們用算盤這樣簡單的工具進行相關的數學計算,其繁重程度可想而知。
為了演算一個數據,算一次,要一個多月,算9次,要花費一年多時間。
並且鄧稼先先生不僅僅只在秘密科研院所裏費盡心血,戈壁試驗場還需要時常巡查。
而這樣的生活一直持續了整整6年,經過15次現場領導核試驗,才獲取大量的第一手材料。
期間他還不顧輻射危險在試驗後親自迅速進入爆炸現場採樣,以證實效果。
1964年10月,中國成功爆炸的第一顆原子彈,就是由他最後簽字確定了設計方案。
然而鄧稼先先生的為祖國做的貢獻還不僅僅於此,在原子彈試爆成功後,鄧稼先先生又投入對氫彈的研究。
兩年零八個月後,氫彈試爆成功,當時美國研究氫彈花了7年,蘇聯花了4年,而我國只花了兩年零八個月。
1971年8月,鄧稼先先生的好朋友楊振寧先生回國探親,第一個相見的人便是他,楊振寧的這場探親對於鄧稼先先生而言非常重要,這也是鄧稼先先生的家人一直感謝楊振寧先生的原因所在。
當時楊振寧先生和鄧稼先先生相逢之後,楊振寧先生問鄧稼先先生:我在美國的時候聽美國人説,咱們中國的原子彈是一個美國人幫助研製的,這是真的嗎?
鄧稼先在請示了總理後回覆楊振寧先生:中國的原子彈氫彈全部都是由中國人自己研製成的,沒有一個外國人蔘加。
楊振寧先生當時感動不已,中國終於依靠自己站了起來,這裏面的過程是多麼不易,他能夠想象到。
他為中國而驕傲,為他的摯友鄧稼先先生感到自豪。
但天有不測風雲,1979年,在一次核試驗時,因降落傘在半空中突然破裂,原子彈從高空墜落地上,核彈被直接摔裂。
這是一個重大事故,試驗人員也面臨極大危險,為了不讓同事遭遇危險,鄧稼先先生冒着身命危險一個人去檢查原子彈摔裂 的碎片。
而正是這一次的事故,鄧稼先先受到了致命的核輻射傷害。
當他的檢查結果出來後,不止小便中帶有放射性物質,肝臟也已經受損,甚至連骨髓裏也侵入了放射物。
簡單點來講就是,鄧稼先先生此刻患癌的幾率是極大的。可他卻毫不在乎,強行返回了實驗基地繼續戰鬥在最前線,從而錯過了治療的最佳時間。
時間來到1985年,鄧稼先先生已經病勢沉重,組織上強行安排他住院治療,他這才才住進北京的一家醫院。
病榻上,他看着妻子和孩子臉色非常平靜地説:“我知道這一天會來的,只不過沒想到它來得這樣快。”
這一年楊振寧先生回國看望他,看着病牀上的摯友鄧稼先,楊振寧先生問他:你為國家研製“兩彈”獲得了多少獎金?
鄧稼先先生比出了兩根手指,笑着説一顆10元,一共20元!
楊振寧先生聽了之後愣在了原地,不敢相信這是真的,以為鄧稼先先生在給自己開玩笑。
這時鄧稼先先生的夫人許鹿希女士也開口説道:這是真的,原子彈10塊,氫彈10塊,一共20塊錢。
楊振寧先生聽後眼裏的淚水開始打轉,自己的摯友把命都搭了進去,卻只得到了區區“20塊”獎金。
可在鄧稼先先生眼裏,這20元錢雖然不多,但卻是國家獎給他的,這20元不是普通的20元,而是代表着他給國家作出了貢獻,是代表着一個時代的榮譽。
更何況,國士無雙,民族的脊樑,豈是用金錢可以衡量的。
1986年7月29日,鄧稼先先生在病痛的折磨下離開人世。
他臨終前留下一句話:“不要讓人家把我們落得太遠……”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