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明朝砍殺日本倭寇的“戚家刀”,居然是一種仿造自日本刀的長刀

由 士振文 發佈於 經典

公元十六世紀中葉,大明王朝的萬里海疆正在肆虐的倭患中痛苦呻吟。在日本內戰中失利的大批流浪武士,同反對明朝海禁政策的中國沿海商民勾結在一起,組成了令明朝談虎色變“倭寇”,把明朝的沿海地區蹂躪得苦不堪言。而明王朝的軍事基礎——衞所制早已崩壞,沿海衞所兵裝備低劣、訓練不足、士氣低落,在寒光閃閃的日本武士刀面前一觸即潰,不堪一擊。在這黑暗時代中,明代最傑出的軍事家戚繼光橫空出世,他用全新的體制和裝備打造出了一支對倭寇百戰百勝的“戚家軍”,殺得東南沿海的倭寇聞風喪膽,為明朝掃除數十年的倭患立下了不朽的功勳。而今天我們要談的這件兵器,就與戚繼光有關。它就是“戚家刀”。
中國郵政發行的紀念戚繼光的小型張郵票

説到所謂“戚家刀”,咱們還要先澄清一個概念,那就是,“戚家刀”到底指的是什麼刀?到底有沒有“戚家刀”這種刀?這就得先從清末著名學者王懿榮的一首詩説起。王懿榮是清光緒六年的進士,曾經官至國子監祭酒。他最大的貢獻就是在歷史上第一個發現了甲骨文的秘密。但我們這裏不準備談他對甲骨文研究的貢獻,而是要談談他寫的《戚武毅公寶刀歌謝萊陽徐明府桂寶同年》這首詩。在這首詩中,王懿榮寫道:“昔年曾刻《南塘集》,今朝喜得戚家刀。刀輕如紙光如水,兩行款識秋芒豪。上鐫萬曆十年字,是時公居薊鎮地。登州戚氏岳家軍,鑄刀初成姓為記……”所謂“戚家刀”的名字,就是從這裏發端的。王懿榮收藏的這把“戚家刀”,今天保存在國家博物館內。經學者考證,確定是戚繼光的佩刀,是典型的明代雁翎刀形制,具有極高的文物價值。然而,今天網上所盛傳的“戚家刀”,卻與王懿榮所説的“戚家刀”並不是一個概念。王懿榮所説的“戚家刀”,乃是戚繼光所佩戴的雁翎刀,而今天網上所盛傳的“戚家刀”,卻是一種仿造自日本刀的長刀。
收藏在國家博物館的戚繼光佩刀

説到日本刀,看過之前的唐橫刀那篇文章的讀者可能還記得,唐代隨着中日文化交流,唐橫刀等中國刀傳入日本,對日本刀的發展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此後到平安時代(大約相當於中國宋代時期),日本逐漸出現了曲刃形制的雙手刀,是為後來的日本刀的雛形。隨着日本鎌倉幕府瓦解,日本進入南北朝時期,內戰頻繁,同時冶鐵技術取得突破,日本刀的發展進入了快車道,太刀、野太刀、打刀、脅差等刀種紛紛出現。日本武士還在頻繁的戰鬥中摸索出了一套實戰型非常強的刀法,日本刀一時間步入了其黃金時期。到了元末明初,日本刀已經成為了中國人眼中十分優秀的兵器,甚至成為日本對華貿易的重要商品。
幾種比較典型的日本刀

而在同時代的中國,自輝煌一時的唐橫刀走向消亡之後,中國傳統的直刃刀就不可避免地走向了末路。從宋開始,北方遊牧民族的曲刃刀開始成為主流刀型。伴隨着直刃刀衰亡的,還有中國傳統的刀法。從漢至唐,中國一直有實戰型的雙手長刀,但是從唐以後,由於北方遊牧民族的單手曲刃刀成為主流刀型,雙手長刀基本退出了實戰兵器行列。數百年下來,中國的雙手長刀連同刀法都基本消亡。到了明朝初年,日本流浪武士開始襲擾中國沿海時,拿着單手刀的明朝衞所兵面對持鋒利的雙手刀的倭寇,其劣勢就已經很明顯了,幸好明朝初年國力強盛,衞所設置比較完善,明軍還能靠兵力優勢彌補單兵戰鬥力的不足,倭患被控制在了一定的範圍內。但是,到了明中期,隨着衞所制的崩壞,明軍戰鬥力不斷下滑,當拿着質量低劣的武器、幾乎沒有鎧甲護身、訓練很少、因窮困而士氣低落的明朝衞所兵面對刀法精湛、刀鋒犀利的倭寇時,那局面就不可收拾了。倭寇和北方的蒙古韃靼騎兵一起,成了明朝的心腹大患。
面對武器精良、強悍兇猛的倭寇,明軍可謂不堪一擊

面對這種局面,戰鬥在抗倭鬥爭第一線的戚繼光認識到,明軍的武器和戰法都存在很大問題,這種情況下,必須向自己的對手學習,尤其是在刀和刀法方面,必須認真借鑑和學習日本刀的優點。他注意到,倭寇非常擅長使用雙手長刀(應當是日本刀中最長的野太刀),在攻擊範圍和殺傷力上都較明軍使用的單手腰刀有很大優勢。於是,他開始模仿日本雙手長刀的樣式打造一款中國版的雙手長刀。根據戚繼光所著《紀效新書》的記載,這種長刀“刃長五尺,後用銅護刃一尺,柄長一尺五寸,共長六尺五寸,重二斤八兩。”把明制的長度換算成今天的標準長度,這種長刀全長竟超過了兩米,頂的上一支矛了!為什麼戚繼光要把長刀設計得如此之長呢?這絕不是為了看上去威武、霸氣,而完全是從實戰的經驗和教訓出發的。戚繼光注意到,“倭喜躍,一迸足則丈餘,刀長五尺,則丈五尺矣。”這就是説,倭寇在作戰時,喜歡用跳躍的方式迅速接近明軍,這一跳距離大約在三米多,再加上大約一米五多的長刀,這樣攻擊距離就達到了四米五以上。在這個過程中,明軍“短器難接,長器不捷,遭之者身多兩斷。”單手腰刀夠不着,長柄的武器又動作比較遲緩,所以每次近戰都十分吃虧。而長度達六尺五寸的長刀,則比倭寇的五尺長刀長一尺五寸,揮動起來又比長柄武器快捷,正好可以剋制倭寇的近戰戰術。
戚繼光所著《紀效新書》中關於長刀的記載

那麼,這麼長的長刀,在戰場上該怎麼使用呢?戚繼光其實一開始也是沒有很好的答案。咱們前面説過,中國雙手長刀的刀法自唐之後已經逐步消亡了,饒是戚繼光這樣的軍事天才,也沒辦法拍腦袋想出一套適合長刀的刀法來。所以當他著《紀效新書》的時候,曾不無感嘆地説:“世傳刀法甚多,傳其妙者絕寡,尚候豪傑續之。”因此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第一版十二卷本的《紀效新書》出版時,書中光有長刀的介紹,卻沒有相應的刀法介紹。直到第二年,戚繼光在抗倭鬥爭中繳獲了“倭夷原本”——介紹日本刀法的劍術書《隱流之目錄》,他才從中獲得瞭如何使用長刀的答案。戚繼光以日本長刀刀法為基礎,“從而演之”,加以改進,終於形成了一套貼合實戰的長刀刀法。戚繼光將這套刀法編寫為《辛酉刀法》,增補進了第二版十八卷本的《紀效新書》中。
十八卷本《紀效新書》中所附的《隱流之目錄》原文

從《辛酉刀法》的圖解中我們可以發現,明軍士兵在使用這種長刀時,並不是像我們想象的那樣雙手握住刀柄進行砍殺,而是以左手握住刀柄,右手抓住刀刃,這樣就形成了一個比較合理的力矩,使用起來平衡性和靈活性都要比雙手握刀柄的持刀法更佳。從這裏我們就能明白,刀身上長達一尺的銅護刃作用有多大了。之所設置這麼長的銅護刃,正是為了方便士兵右手握刀。這種握刀法,在日本的野太刀刀法中是非常常見的,直到今天,日本的劍道比賽中還經常能看到這種握刀法。採用這種握刀法,持刀人持長刀可攻可守,可橫向揮砍也可以縱向突刺,十分靈活。戚繼光學習日本人的刀法再來對付倭寇,真可謂是“師夷長技以制夷”的典範了。
《紀效新書》中所附《辛酉刀法》中的插圖,注意圖中人物握刀的姿勢

那麼,在戚家軍中,什麼人會裝備這種長刀呢?答案比較出人意料——居然是負責發射火槍的鳥銃手!須知在倭寇當中,使用長刀的一般都是團隊當中刀法最強、格鬥能力最突出的武士。日本有所謂“野太刀劍豪”,就是指特別擅長使用長刀(野太刀)的高手,這種高手一般在格鬥中都是以一當十的角色。那麼,戚繼光為什麼會選擇格鬥能力可能是全軍最弱的鳥銃手來裝備長刀呢?他《紀效新書》中解釋了原因:“惟鳥銃手賊遠發銃,賊至近身,再無他器可以攻刺。如兼殺器,則銃重藥子又多,勢所不能。”在戚繼光看來,鳥銃手本身裝備着火槍和彈藥,已經很重了,再裝備長柄近身格鬥兵器,實在是負重過大。而這種長刀“輕而且長”,雖然長度超過兩米,但重量換算成今天的標準才三斤,很適合鳥銃手攜帶。在戚繼光的另一部軍事著作《練兵實紀》中,他還明確指出了鳥銃手裝備長刀的要求:“不使人乘隙而犯”。也就是説,鳥銃手裝備這種長刀,目的只是自衞,不要被倭寇趁機殺傷就算合格。由此可見,在戚家軍中,長刀的主要用途並不是像倭寇中的野太刀那樣,承擔白刃格鬥的核心,而是用於鳥銃手自衞的武器。戚家軍中真正負責白刃格鬥的主力,是藤牌手和狼筅手保護下的長槍手。
現代復原的戚家軍鳥銃手的形象,但其握長刀的姿勢並不正確

説到這裏,筆者還要多説一句:明清兩代的武術家一般稱這種長刀為“長刀”或“華式雙手刀”,俗稱又叫“用劍”或“平劍”,只説是戚繼光模仿日本長刀所創,但並沒有所謂“戚家刀”的説法。不過,戚繼光和戚家軍的名聲太響了,這款戚家軍專用武器被後世安上了“戚家刀”的稱呼也就不足為怪了。
參考文獻:《紀效新書》、《練兵實紀》、《武藝圖譜通志》、《中國武術史》、《中國軍事史(第一卷)》、《中國兵器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