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大案:翦除胡惟庸,裁撤丞相制
明初大案:翦除胡惟庸,裁撤丞相制
胡惟庸,濠州定遠人,與李善長同鄉,與張昶為友。明朝開國功臣,最後一任中書省丞相。因為被懷疑謀反,引發了胡惟庸案,後來被朱元璋處死。
龍鳳元年(公元1355年),胡惟庸在和州投靠朱元璋,歷任元帥府奏差、寧國主簿、知縣、吉安通判、湖廣僉事、太常少卿、太常卿等職。
吳元年(公元1367年),召為太常少卿,進本寺卿。
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拜中書省參知政事。
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七月,憑李善長推薦,任右丞相。
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進左丞相,位居百官之首。
自從楊憲被誅後,朱元璋認為胡惟庸有才幹,很寵信他。胡惟庸也自覺奮進,曾以遇事小心謹慎,博得朱元璋歡心,進一步獲得朱元璋的寵信。
為此,他當了多年獨相,生殺廢黜大事,有的不報告朱元璋,便徑自執行。內外各部門的奏章,他都先拿來看,凡是不利自己的,便扣下不上呈。各方面熱衷功名之徒,以及失去了職位的功臣武夫,競相奔走於其門,賄送金帛、名馬、玩好之物,不可勝計。
大將軍徐達極恨胡惟庸的奸惡,光明正大地告訴了朱元璋自己的看法。於是,胡惟庸便引誘徐達的守門人福壽,圖謀害徐達,但被福壽揭發出來。
御史中丞劉基也曾説過他的短處。後來,劉基生病,朱元璋派胡惟庸帶御醫生去探視,胡惟庸便在藥中對劉基下毒。劉基死後,他更加無所顧忌。
他與太師李善長相勾結,將哥哥的女兒嫁李善長的侄子李佑為妻。學士吳伯宗彈劾胡惟庸,差點大禍臨頭。此後,他權勢更盛。
在他定遠老家的井中,突然生出石筍,出水數尺深,獻媚的人爭相説這是祥瑞之兆。他們還説,胡惟庸祖父三代的墳墓上,晚上都有火光,照亮夜空。胡惟庸更加高興和自負,從此有了異心。
吉安侯陸仲亨從陝西回來,擅自乘坐驛車。朱元璋大怒,責罵他説:“中原在戰亂之後,人民剛剛復業,驛站户買馬非常艱難。如果大家都像你這樣,人民就是將子女全部賣掉,也不能供給。”責令他到代縣捕盜賊。
平涼侯費聚奉命安撫蘇州軍民,卻整天沉溺酒色。朱元璋大怒,責令他往西北去招降蒙古,他無功而返,朱元璋又嚴厲斥責他。兩人都非常害怕。胡惟庸便暗中對兩人威逼利誘。兩人一向愚勇,見胡惟庸正專權用事,便與他秘密往來。兩人曾到胡惟庸家飲酒,酒酣時,胡惟庸屏退左右,對他倆説:“我等所幹的事多不合法,一旦被發覺將怎麼辦?”兩人更加惶恐。於是胡惟庸將自己的主意告訴他們,令他們在外面收集兵馬。
胡惟庸又曾與陳寧,坐在中書省中,閲覽天下兵馬簿籍,將都督毛驤將衞士劉遇賢和亡命之徒魏文進收為心腹,説:“我會用得着你。”太僕寺丞李存義是李善長的弟弟,胡惟庸的女婿李佑的父親,胡惟庸令他暗中遊説李善長。李善因長年紀已老,不能堅決拒絕,開始不同意,後來便依違其間了。
胡惟庸更加以為事情可以成功,於是,派明州衞指揮林賢出海招引倭寇,與他們約定日期相會。又派元舊臣封績致書元朝,向元朝嗣君稱臣,請求出兵做外應。這些事都還沒有發出。正好胡惟庸的兒子坐馬車奔馳過市,墜死於車下,胡惟庸將駕車的人殺死。
朱元璋大怒,命他償命。胡惟庸請求用金帛補償駕車人家,朱元璋不許。胡惟庸害怕了,便與御史大夫陳寧、中丞塗節等人暗中圖謀起事,並密告四方以及依從於自己的武臣。
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九月,占城國來進貢,胡惟庸等人不報告朱元璋。宦官出來見到了,便進宮奏告朱元璋。皇帝大怒,下敕令責備中書省臣。胡惟庸和汪廣洋叩頭謝罪,但暗暗地將罪過歸咎於禮部,禮部大臣又歸咎於中書。朱元璋更加憤怒,將各臣僚全部關押起來,究問為首主持的人。不久,賜汪廣洋死,汪廣洋的妾陳氏為他陪死。朱元璋問知陳氏乃是被入官的陳知縣的女兒,大怒説:“被沒入官的婦女,只給功臣家。文臣怎麼得到?”便頒下敕令,命法司調查。於是,胡惟庸以及六部屬官都應當被判罪。第二年正月,塗節便將禍變上報,告發胡惟庸。
御史中丞商皓當時被貶為中書省吏,也告發了胡惟庸的陰謀。朱元璋大怒,下令廷臣輪番訊問,詞語連及陳寧、塗節。廷臣説:“塗節本來參預陰謀,見事情不成,這才將變亂上告,不可不殺。”於是誅殺胡惟庸、陳寧和塗節。
胡惟庸死後,他造反的陰謀還沒有全部暴露,到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李存義被人自首告發,得以免死,安置在崇明。
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十月,林賢獄案辦成,胡惟庸通倭的事才顯了出來。
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藍玉征討沙漠,抓獲封績,李善長不奏告皇上。
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五月,李善長事情敗露,將封績逮捕,審出當時情況,胡惟庸的逆謀進一步大顯。正好李善長的家奴盧仲謙自首告發,李善長和胡惟庸往來情況,而陸仲亨的家奴封貼木也自首告發,陸仲亨與唐勝宗、費聚、趙庸三侯與胡惟庸共謀不軌。朱元璋大發雷霆,肅清逆黨,株蔓相連,被誅殺者達三萬餘人。並編輯《昭示奸黨錄》,佈告天下。此案株連蔓引,直到數年之後,還沒有清除乾淨。
因“胡黨”而受株連至死,或已死而追奪爵位的開國功臣有李善長、南雄侯趙庸、滎陽侯鄭遇春、永嘉侯朱亮祖、靖寧侯等一公二十一侯。胡惟庸被殺後,朱元璋遂罷丞相,革中書省,並嚴格規定嗣君不得再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請説立者,處以重刑。丞相廢除後,其事由六部分理,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中央集權得到進一步加強。
(本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