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飛翔聊生活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在蜀漢的文臣武將中,魏延善養士卒,勇猛過人,但性格高傲,人人都避其鋒。唯獨楊儀不屑魏延,與他勢成水火,甚至有數次魏延拿刀作勢要殺楊儀的舉動。對此,蜀漢丞相諸葛亮愛惜二人,費禕也常為二人調解。公元234年,諸葛亮病逝五丈原後,魏延和楊儀的矛盾激化。不過,最終的結果是,只有魏延與其兒子數人逃亡,逃到漢中。楊儀派遣馬岱追上了魏延並且斬了他,將頭顱獻於楊儀。楊儀用腳踐踏魏延的頭顱,並且誅滅魏延三族。
二
三
不過,在殺了魏延之後,楊儀僅拜中軍師,也即沒有獲得什麼嘉獎。建興十三年(235年),楊儀因多出怨言,被削職流放至漢嘉郡。但楊儀仍不自省,又上書誹謗,言辭激烈,最終被逼自殺。那麼,問題來了,楊儀殺魏延有功,為什麼得不到蜀漢的獎賞呢?甚至落下一個被逼自殺的結局呢?
一
《三國志·卷四十·蜀書十·劉彭廖李劉魏楊傳第十》中記載:十二年,隨亮出屯谷口。亮卒於敵場。儀既領軍還,又誅討延,自以為功勳至大,宜當代亮秉政。
四
建興十二年(234年),楊儀跟隨諸葛亮出軍屯紮谷口。同年秋天,諸葛亮病逝於沙場。楊儀既率領部隊退回,又討伐誅殺魏延,自以為功勞特大,理當接替諸葛亮執掌朝政。可是,最終的結果是蔣琬接替了諸葛亮,執掌了蜀漢大權。與此相對應的是,楊儀被任命為中軍師,沒有部屬,只是自己便宜行事而已。
從中,我們可以發現,蜀漢朝廷並沒有獎賞除掉魏延的楊儀。究其原因,筆者認為主要分為以下幾點。一方面,這是因為楊儀除掉魏延,更多的是出於私人恩怨。前面已經説過,楊儀和魏延之間,很早就有過節了,有的時候,魏延甚至想要殺了楊儀。因此,對於楊儀來説,自然懷恨在心,所以才在諸葛亮去世後派遣馬岱斬殺了魏延。
進一步來説,在諸葛亮去世後,楊儀和魏延都互相上表劉禪説對方謀反。但是,實際上,兩人都沒有謀反的意思,尤其是魏延,只是想繼續北伐曹魏,而不是背叛蜀漢。結果,因為楊儀的所作所為,促使蜀漢朝廷出現了誤判,這不僅導致魏延被殺,更造成了誅滅魏延三族這一結果。雖然之後蜀漢沒有為魏延洗脱冤屈,但是,如果繼續獎賞楊儀的話,顯然會讓蜀漢武將感到寒心。
對於魏延和楊儀之間的矛盾,也可以視為武將和文臣之間的一次較量,現在,楊儀已經斬殺了沒有背叛蜀漢的魏延,後主劉禪沒有繼續追究此事,已經是對楊儀寬宏大量。在此基礎上,不管是魏延曾經的手下,還是其他的蜀國武將,在明白楊儀和魏延之間的是非曲直之後,尤其是看到魏延的遭遇之後,自然會對楊儀感到不滿。所以,後主劉禪不嘉獎楊儀,無疑是合理的選擇。
另一方面,因為沒有獲得獎賞,楊儀口出怨言,這更加激怒了蜀漢羣臣,促使其最終落下了被逼自殺的結局。
《三國志·卷四十·蜀書十·劉彭廖李劉魏楊傳第十》中記載:初,儀為先主尚書,琬為尚書郎,後雖俱為丞相參軍長史,儀每從行,當其勞劇,自惟年宦先琬,才能逾之,於是怨憤形於聲色,嘆吒之音發於五內。
在諸葛亮生前,楊儀認為自己的資歷要高於蔣琬,所以經常出言不遜,乃至於在蜀漢樹敵過多。在諸葛亮病逝後,蔣琬作為繼承人,開始執掌蜀漢朝政。對此,楊儀可謂多有怨言,這些話語被費禕上奏給了後主劉禪。建興十三年(235年),楊儀被廢為平民,流放到漢嘉郡。考慮到楊儀在蜀漢的資歷,後主劉禪也沒有趕盡殺絕,選擇將其廢為平民,這和之前的託孤大臣李嚴比較類似。不過,李嚴在被廢為平民之後,可謂十分低調,最終病逝。與此相對應的是,楊儀則繼續口出怨言,語氣措辭激烈,於是朝廷派人下到郡中捉拿他。
最後,面對朝廷的逮捕,楊儀選擇了自盡,這可以理解為楊儀是被逼自盡,不願意受到牢獄之苦的選擇。對於楊儀的結局,宋末元初著名大儒郝經表示:“(楊儀)以私忿殺大將,罪浮於延。”對此,在筆者看來,這無疑點明瞭楊儀結局的根本原因,也即因為私人恩怨而斬殺魏延這位蜀漢名將,雖然魏延有過錯,可是楊儀的過錯更大。更為關鍵的是,按照《魏略》的記載,在公元234年,受諸葛亮託付兵權的是魏延,楊儀因怕魏延趁機相害,所以説魏延要北上投敵,併發兵攻之。在此背景下,被楊儀誣陷的魏延深恐和楊儀交戰則清白難雪,所以只逃不戰,最後才被楊儀派遣的武將馬岱斬殺。
由此,不管是《三國志》中魏延只是想繼續北伐的説法,還是《魏略》中的記載,都表明魏延被殺,顯然是存在冤屈的。因此,楊儀可以在事後不受懲罰,已經是僥倖了,所以不被嘉獎是順理成章的結果。至於楊儀本人,則不這麼認為,為此多次口出怨言,最終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所以,《三國志》的作者陳壽評價他:“楊儀以當官顯,鹹貴重。覽其舉措,跡其規矩,招禍取咎,無不自己也。”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