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爸開始下鄉之後,這幾月分身乏術的我,又被迫增加了一個強大的技能——時間管理。
當然,光管理自己一個人也不行啊。DD現在不受任何控制,不管他,CC自然是逃不掉的,成功被納入了管理範圍。尤其是她馬上要面臨上小學,早已被過來人嚇唬過了——小學生寫作業拖延現象之乍舌,可夠你喝一壺的。
我可不想把一晚上的時間都放在輔導老大的作業上。所以,我這幾個月都在潛心引導或者説“訓練”CC自我時間管理,爭取自主學習,少讓我費心。
娃即將幼兒園開學的,也別走,幼兒園開學畫面有多猙獰,我3年前早就領教過了:CC剛入園前幾個月,我們家每天都在雞飛狗跳和大呼小叫中度過。
起牀了,起牀好嗎?你到底起不起牀?
快點過來我幫你刷牙?
馬上要遲到了,拜託你自己穿上鞋子好嗎?
您能走快點嗎?一步三回頭地在看什麼?
她變成了最討厭的孩子:磨蹭、頂嘴、不配合。我變成了最討厭的媽媽:嘮叨、威脅,甚至嘲諷。
後來才知道,這裏頭,誤會大了,孩子可冤枉了
1、孩子很難感知時間
大人知道明天出門應該早起、早起是幾點、什麼算早,可是娃不知道;大人知道看電視再看5分鐘、5分鐘有多長、什麼時候結束,可是娃不知道;因為幼小的孩子是通過具象的感官體驗瞭解事物的,而時間對於他們來説,太抽象,看不見,也摸不着,根本理解不了。
所以,當你規定再玩“5分鐘”回家,他們雖然口頭上應着,但其實根本就不知道“5分鐘”具體是多長?
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心理學院的研究者們,曾對兒童的時間理解、鐘錶認識進行了研究,研究人員邀請了89名4~6歲的兒童,回答了一些與時間相關的問題。
問題一:你們幾點開始上學?四歲:9%答對;六歲:98%答對;
問題二:看鐘表並指出正確的整點時間。四歲:幾乎不能;六歲:差不多都可以;所以説,對於只有幾歲的娃來説,他們對時間概念的理解是非常有限的。
2、相同時間內處理的信息越多,感覺時間流逝越慢長
你知道嗎,相同時間內,孩子比大人要接受更多的信息。為什麼會這樣呢?
心理學家哈蒙德經過研究,得出過一個結論——我們對時間的感知,跟我們的大腦吸收、處理、儲存的信息量緊密相關。而大腦也是會偷懶的,如果他認為某些事物和流程相同,就不會一遍遍重新處理。
如果一件事情對於我們來説是未知的、新鮮的,那麼大腦就會高頻運轉,以此來吸收、處理和儲存這些信息,處理的信息越多。如果一件事情對於我們來説,是熟悉的、常見的、反覆的,那麼大腦就會低頻運轉或者待機。
聽起來有點複雜,説的更直白一些,對孩子來説,哪哪都是新奇的,他們的大腦接受的信息多,所以他們處理時間就長,自然就顯得磨蹭了。而大人都是在做重複的事情,大腦需要處理的新信息就變少了,自然就駕輕就熟,顯得快了。
3、孩子磨蹭,只是對行動計劃不清晰,沒有快起來的動力
大多數的孩子都沒有成人那樣的時間緊迫感。你覺得再晚10分鐘就遲到了,他卻依然悠哉悠哉到處閒晃。這種節奏差,常常是寶寶惹惱大人的導火索,慢不是最可氣的,最可氣的是你都火燒眉毛了,他還“裝”沒事兒人兒。
但人家真不是裝啦,很多時候孩子不着急,是因為他並不知道如果把一件事件儘快做完之後會有什麼更好的結果,他只是遵循自己的習慣而已。
這不一定是孩子慢,只是沒有按照你的節奏快起來。孩子是活在當下的,他的條理沒有大人那麼清晰,很多大人覺得理所當然的一、二、三步調,孩子未必跟得上。
説得更明白一點,大人知道什麼時候應該先做什麼事,但孩子沒有概念。所以,他甚至不明白,你為什麼總是要氣急敗壞地催促。
瞭解了真正的原因,熊孩子的「故意為之」其實大部分時候屬於「無過之失」。那,就讓他們一直這樣嗎?當然不行。
擁有強烈的時間觀念的重要性,我不説大家也都知道。美國的一項研究表明: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直接影響學習成績和效率。不僅僅是兒童期,一生幾乎都會因此受影響。如何引導孩子培養時間觀念進行時間管理呢?
1、儘快建立孩子對時間的認知
很顯然,如果娃一直不能真正明白時間的意義,那就意味着你倆一直不在一個頻道上。好在,看不懂鐘錶,也不耽誤娃感知時間。
●幫助孩子將時間化抽象為具體。
用孩子聽得懂的時間術語,幫助他建立時間觀念。最好的辦法就是讓時間可以看得見,我們可以利用道具,比如説沙漏,沙的流逝就是“時間在一點點流走哦”,或者給到孩子一個具體的、可視化的提醒,比如再看2集、再玩5次。
●利用具體的事件表達時間,讓孩子感知時間的長度。
比如選孩子喜歡聽的一首兒歌,像《小星星》是兩分鐘的時間,那刷牙就是一首《小星星》的時間,一集《汪汪隊》是30分鐘=洗澡的時間=吃飯的時間等。
慢慢地孩子就會明白,兩分鐘很短,需要快一點,而30分鐘長一些,可以多做一些事情。然後,抽象的時間,在孩子心裏也就有了具體表象的概念。
●適當的時機教孩子認識鐘錶
CC四歲多的時候,我就有意識的教她認識鐘錶了。比如:煮意麪需要10分鐘,先用玩具鐘錶告訴她十分鐘在鐘錶上要走多少:
然後讓她看着真的鐘表幫我看時間。再比如:8點的時候跟她説,媽媽要工作一個小時,9點你叫媽媽,我帶你下樓玩,也是先用玩具告訴她什麼叫「從8走到9一個小時」是啥樣:
然後再去真的鐘表上去對應。
2、幫寶寶制定清晰的流程,培養做事的順序感
做事的先後順序決定着效率的高低。就拿寫作業這件事來説吧。靜靜小朋友這樣寫作業:剛寫一道題,就去喝點水;剛坐下,寫了沒幾行,就又去廁所;路上回來的時候,媽媽削了蘋果,吃了蘋果再回去寫作業;不想寫算式了,再寫寫語文,看見書皮上有點髒,再擺弄擺弄;最後本來半個小時的作業量,1個小時過去了還沒寫完。
文文是這樣寫的:先把需要寫的作業拿出來,放在桌邊;先寫數學,再寫語文。全部就是按照順序,解決一項再進行下一項,很快作業就完成。作業寫完,再喝水、吃蘋果、玩玩具,豈不是快哉。孩子日常生活都是比較固定的,我們可以通過記錄和觀察,合理的安排,建立良好的時間順序感。
機動的出行也許確實會擾亂節奏,但如果像每天下樓玩、上幼兒園、回家做作業、上牀睡覺這種常規的活動,都需要一直催促的話,一定是父母的規劃不到位。只有過程清晰,行動目標才會清晰。
CC現在每晚流程張弛有度,而我也完全不用催促,親子關係非常和諧就得益於此。接她放學回家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我倆一起捋清楚今天晚上要做的所有事:比如沒課外課的正常日子:
必須要做的事:幼兒園的作業+英語每日打卡+閲讀兩冊分級讀物+2冊繪本閲讀+睡前洗漱
想要做的事:更多冊的繪本閲讀+聽西遊記+玩+吃
必須要做的事,沒有條件、必須完成。做完這些,剩餘的時間越多,那麼想做的事就可以越多,沒有上限。
CC現在還是學齡前,專注力沒有那麼久,我也怕她學太久效率低或者有厭煩情緒,所以這兩大塊是穿插的。大的時間框架我來把控,具體先做哪個她來調度。
一般是:先下樓跟小夥伴玩——回家先寫幼兒園作業——跟DD玩一會兒——讀英語打卡+2冊分級讀物——吃吃喝喝——我帶她讀2冊當日計劃繪本——睡前洗漱——繼續讀其他繪本/睡前聽西遊記。
如果其中某個環節拖拉了,不管是寫作業、還是刷牙,最後都會減少睡前讀/聽故事的時間,而且非常直觀:效率高,也許睡前能聽3集;效率低,也許只能聽1集。
當然,儘管CC很明白,她也做不到那麼自律,所以我還是會干預。但我只需要提醒「CC該去做XXXX嘍,不然沒時間聽故事了」,她立馬就會加快,根本不用死乞白咧的催。
在孩子具有強大的自控力和內驅力之前,父母需要根據孩子的生活/學習節奏,幫助孩子理清規劃,讓他明白:什麼時候應該做什麼事?當下什麼是最必要的?讓孩子對接下來需要做的事有掌控感,而不是每一步都靠父母催。
一旦他們明白,請相信,他們真的能夠安排好這種「有自我掌控感」的人生。我始終覺得“孩子磨蹭”是個偽命題,如果目標明確、計劃清晰、後果明朗,哪個孩子願意磨磨蹭蹭的等着被大人沒好氣的催促呢?
但幾乎所有的父母都會説自家孩子磨蹭,其實説到底,還是因為沒有跟孩子在一個頻道上。有些時候,是我們誤會了他們的節奏;有些時候,是我們高估了他們的能力,其實當你真的站在孩子的立場去看,很多情況並非無解,娃也並非無可救藥。
所以啊,娃越慢你越不能催,反而要提醒自己,耐住性子找原因,找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