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為什麼要和大家分享人際關係,這是因為人際關係對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且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首先,分享教育專家孫瑞雪的一段話:
人際關係——從一對一交換玩具和食物開始,到尋找相同情趣的朋友開始相互依戀。
大寶今年四歲了,開始經歷人際關係的敏感期,他會很明確的表示我喜歡和誰玩,我不喜歡和誰玩。
他甚至會用自己的方式,去拉攏喜歡的小朋友和自己一起玩。
並且,當他每去一個陌生的地方時,總是能很快的融入進去,和不認識的小朋友打成一片。
(1)分享有度
人與人之間相處的好壞,與孩子性格的養成,都與人際關係有一定的關聯。
生活中,為什麼有的孩子能很自然的和其他小朋友很快的打成一片,而有的小朋友想融入卻需要大人的干預才能進行?
這都是因為人際關係建立的好壞而造成的。
培訓的老師在講到【孩子建立人際關係敏感期】的時候,她説,“為了使自己的孩子能很好的融入一個集體,她讓他的孩子做了一個別人都無法做到的事情——堅持四年讓讀幼兒園的孩子每天帶零食和小朋友去分享。”
她的目的,是讓孩子從中得到分享的意義,以及收穫孩子間的友情。
雖然我知道,通過分享的方式,是讓孩子快速展開人際關係的一種,但是老師的這個舉例,讓我覺得有些隱患問題。
所以在下課後,我去找了老師,説出自己的顧慮。
其一,
孩子每天帶零食去幼兒園,當所有的小朋友都圍着他的時候,會不會助漲孩子的虛榮心?
其二,
孩子這樣的行為會不會引起其他孩子的爭相模仿,也要求自己的父母給自己購買帶到學校去?畢竟,不是誰家都有那個條件天天能帶東西去和他人分享的。
其三,
如果某一天沒有給孩子帶,幼兒園的小朋友習慣了這個模式後,會不會有些失落感?會不會對自己的孩子有其他的想法?
我給老師説出自己的想法後,老師告訴我,“這僅僅是作為一個案例進行的分享,但是不提倡大家去給孩子這樣做,因為裏面確實要注意一個度的問題,還有及時的給孩子去正面引導。”
(2)分享和交換
如何讓孩子成功度過人際關係敏感期,媽媽可以讓孩子從交換、分享開始。
分享零食
説實話,幾乎所有的孩子對於零食都無法抗拒,所以,分享零食也特別容易拉近彼此的關係。
孩子一起玩的時候,經常能看到這樣的現象,一羣孩子圍着帶了零食的孩子轉,並且非常的聽指揮。
我家大寶也幹過這樣的事情,為了吸引其他小朋友和他一起玩,就開始分享自己的零食。
並且,我帶孩子出去玩的時候,也很自然的裝點小零食放包裏,不是糖果就是餅乾。
這樣做,一來,防止孩子問別人要吃的,顯得沒有禮貌;二來,也是讓孩子學會去分享,去建立自己的朋友圈。
交換玩具
帶孩子出去玩的時候,可以讓孩子隨身攜帶一個喜歡的玩具或者繪本等,通過分享,以物換物的方式去打開交流的第一步。
但是要注意孩子不願意分享,不能説孩子小氣,或是硬逼着孩子拿玩具去與其他的小朋友分享。
這樣強硬的分享,其實在生活中很常見,有的爺爺奶奶帶孫子,覺得孩子性格太內向了,總是一個人玩,於是當看到一羣孩子在一起玩的時候,就會逼着孩子拿玩具去分享,想要孩子儘快的融入進去。
可不曾想,這樣逼着孩子的方式,讓孩子越是抗拒,哪怕不要玩具了,都不想要一起玩。
所以,做作為孩子的監護人要知道,任何分享物品的前提,是基於雙方都自願的情況下才能進行。
(3)興趣的吸引
不知道我們的父母有沒有發現這樣一個現象,比如,孩子間有共同喜歡的東西或者話題時,這樣相近的孩子很容易吸引彼此,也就是興趣愛好的吸引。
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當兩個人都喜歡看某一部動畫片時,兩個人的話題就會圍繞動畫片的內容進行交流。
並且,在交流的過程中,你會發現孩子間會有自己的一套規則意識,當你遵從我的規則的時候,就那一起玩,不能的話,就不可以。
當然,這也就是更深入人際關係的延伸,孩子對零食、物品不再感興趣,而是延伸到興趣上的吸引。
而興趣上的吸引,會讓他們建立起彼此更長久深厚的友情。
因為他們最終知道了,哪怕你不帶玩具、不帶吃的和我分享,我依舊還願意和你一起玩。
佑佑兜兜媽媽有話説:
要想讓孩子成功度過人際關係敏感期,做父母的不要過度去幹預自己的孩子與其他孩子的相處。
哪怕需要我們干預時,我們也要以傾聽為主,傾聽孩子與他人之間發生了什麼。
因為只有讓孩子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很好的的去與不同類型的人去交往,去平衡人際關係。
最後,我們要相信孩子自己有這個能力去處理問題,建立起屬於自己的人際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