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找到秦始皇的傳國玉璽和蘭亭序真跡,誰的價值更高
和氏璧
傳國玉璽本來面目是我們所熟悉的和氏璧,最早發現和氏璧的是楚國人卞和,他發現了這塊璞玉的不凡之處。
等厲王死後,武王即位,卞和再次捧着璞玉去見武王,武王又命玉工查看,玉工仍然説只是一塊石頭,於是卞和又失去了右腳。
再等武王死後,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眼淚流乾了,接着流出來的是血。
文王得知後派人詢問其為何,卞和説:我並不是哭我被砍去了雙腳,而是哭這寶玉被當成了石頭,忠貞之人被當成了欺君之徒,無罪而受刑辱。
於是,楚文王命人剖開這塊璞玉,見真是稀世之玉,命名為和氏璧。之後這塊稀世之玉輾轉到趙惠文王的手中,也讓世人記住了它的名字,而這一切都是因為秦昭襄王欲以15座城換取“和氏璧”的故事。
而藺相如奉命帶和氏璧出使秦國,與秦王爭辯並威脅他要把與和氏璧同生共死,成就了和氏璧,也成就了藺相如,這就是“完璧歸趙”。
傳國玉璽
後來,和氏璧還是被秦國擁有,至於何時、如何被秦國擁有,史無記載。
而當這塊和氏璧落入到了秦始皇手中時,他並沒有如同以前的那些擁有者一樣保持和氏璧的原樣,讓丞相李斯把和氏璧雕琢成的傳國玉璽,其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正面刻有李斯所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篆字,以作為"皇權天授、正統合法"之信物。
歷代帝王皆以得此璽為符應,奉若奇珍,國之重器也。這就成為中國曆代正統皇帝的證憑,它的價值也變成了皇權的象徵。
就是因為它的價值提升到皇權的象徵,變成了歷代欲謀帝王之位中你爭我奪的物品,致使傳國璽屢屢易主,最後杳無蹤影。
蘭亭集序
東晉穆帝永和九年(353年)農曆三月初三,書聖王羲之,在會稽山陰的蘭亭(今紹興城外的蘭渚山下),與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位軍政高官舉行風雅集會,飲酒賦詩。
在與會者臨流賦詩,各抒懷抱,抄錄成集之時,大家公推此次聚會的召集人,德高望重的王羲之寫一序文,記述流觴曲水一事,並抒寫由此而引發的內心感慨。隨即便誕生了《蘭亭集序》,也稱《蘭亭序》、《臨河序》等。
而《蘭亭集序》全文28行、324字,通篇遒媚飄逸,字字精妙,點畫猶如舞蹈,有如神人相助而成,被歷代書界奉為極品。
宋代書法大家米芾稱其為“中國行書第一帖”。後世但凡學習行書之人,都會傾心於《蘭亭集序》不能自拔。
《蘭亭集序》洋洋灑灑像跳舞一般的筆法,真是讓後輩習書的學者望而生嘆,讚歎王羲之出神入化的書法技藝,讚歎王羲之如水般流暢的文采。
王羲之自己也是十分珍惜“神助”之作《蘭亭集序》,把它視為傳家之寶,一路傳至第7代孫智永(本名王法極)。
智永少年出家,逝前他將《蘭亭集序》傳給弟子辨才和尚。辯才和尚知道《蘭亭集序》的價值,於是將它珍藏在卧室樑上特意鑿好的一個洞內。
在大唐貞觀盛世,文韜武略的李世民對書法也是情有獨鍾,尤其喜愛“書聖”王羲之的墨寶,他利用帝王之便,開始在天下廣為蒐羅王羲之作品,對《蘭亭集序》的尋找也是沒有放棄過,聞言《蘭亭集序》在辨才和尚處,興奮不已,多次遣人索取,可辨才和尚始終推説不知真跡下落。
沒有辦法的李世民只好用哄騙的手段,讓察御史蕭翼裝扮成書生模樣,接近辯才和尚夢寐以求的東西終於到手了,李世民高興得不得了。
可是辨才和尚在知道此事的真相後,氣的昏倒在地,僅僅一年之後便去世了。
唐太宗得到蘭亭序後,非常喜歡,命令馮承素等臨摹高手拓寫了一些副本,賞賜給下面的一些大臣,就是這樣《蘭亭集序》才得以流傳於世。
李世民晚年的時候,他對蘭亭序的熱愛也不曾消減。那時候,他還反覆囑託自己的兒子李治,讓他一定不要忘記在自己死的時候,把《蘭亭集序》放在自己的陵寢中陪伴自己。
但在歷史中,對於《蘭亭集序》最公認的説法就是以陪葬物的形勢,進了李世民的陵寢中,可在臭名昭著的“盜聖”温韜的破壞下,李世民的陵墓慘遭洗禮,在他所留下的出土清單中,並沒有《蘭亭集序》的蹤跡。
可在唐朝之後再也沒有見過《蘭亭集序》的真跡,現在最大可能就是在李治和武則天的乾陵中了,因為這是唐陵中唯一一座沒有被盜的陵墓。
可惜的是,目前傳國玉璽和《蘭亭集序》這兩件寶物都不見了,而且沒有人知道它們在哪裏,對於我們每個中國人來説,找到它們應該是我們畢生的追求。
從眼光、角度、興趣愛好不同,所做出的選擇也不同,而這兩件寶物都是中華民族的無價之寶,即使真的出現在市面上,也是一個有市無價的寶物,因為這兩件寶物不能用金錢來衡量他們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