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孩子在幼兒園“混得好”!不能只看外表,園中香餑餑是這樣養成的

由 俎巧玲 發佈於 經典

  “我家孩子今天怎麼勸都不去幼兒園!一問老師才知道他在幼兒園和很多小朋友都不愉快,被孤立了!”

  我女兒喜歡上幼兒園,她説她的同學喜歡和她一起玩,老師經常在課堂上獎勵她小紅花!“

  ……

  孩子兩三歲後,他或她應該開始離開温暖的小家,每天去幼兒園一小段時間,幼兒園也是一個小社會,也是孩子發展人際關係和鍛鍊社交能力的開始。

  在幼兒園受到老師和同學歡迎的孩子在今後的生活中往往具有良好的受歡迎性和較強的溝通能力。

  根據米基·普林斯頓的“受歡迎:個人成功和幸福的心理”理論,受歡迎與人們的生活幸福有很大關係。

  那麼如何讓寶寶在幼兒園裏提高人氣呢?

  一“明星寶寶”有什麼特點”

  1、要有禮貌

  所謂“尊重別人的人永遠受尊重;愛別人的人永遠被愛。”禮貌的孩子在一羣無禮的孩子中是鶴立雞羣的。

  當然,我們不能要求兩三歲的孩子真正理解“禮貌”的含義”,然而他們有能力在早上來幼兒園向老師問好,下午放學後向老師道別。

  這也是培養對老師的尊重和禮貌的第一步,孩子在小的時候能禮貌地説話,會給人一種有教養的印象,自然會受到老師和學生的歡迎。

  2、乾淨得體

  如今是一個“看臉”的社會,幼兒園也不例外。雖然現在的孩子都是白嫩可愛的,但是穿着乾淨得體的衣服的孩子更容易被人喜歡。

  頭髮整潔,衣服整潔,手和臉乾淨的孩子將被視為受過良好照顧和良好教育的孩子,自然人們更願意接近他們。

  3、慷慨友好

  分享是建立友誼的基礎。慷慨善良的孩子帶來了自己的凝聚力,經常成為班級孩子的“領頭羊”,這樣的孩子長大後會比其他孩子更有領導力,表現出更多的同理心,可以照顧其他孩子的想法,並願意與其他孩子分享自己的食物和玩具,自然每個人都願意親近這樣真誠友好的人。

  二、以下類型的寶寶可能不受喜歡

  1、愛説髒話的孩子

  上文提到講禮貌的孩子肯定比愛説髒話的孩子讓老師更喜歡。相反,那些粗魯、褻瀆甚至取笑孩子或老師的孩子可能會引起別人的反感。

  雖然老師不能懲罰,但肯定不喜歡,如果這樣的孩子仍然有打人欺負人的習慣,那麼其他的孩子只會遠離他。

  2、帶着一堆個人物品的孩子

  許多父母會允許他們的孩子把一堆自己的物品帶到學校,比如餐具、玩具等,因為他們擔心自己不習慣幼兒園的用具。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的是兒童的餐具可能會在學校裏消毒,因為規格不合適,老師需要幫助打掃每一個餐具,工作量增加。

  如果小朋友平時喜歡帶很多玩具,玩完後把它們扔來扔去,老師也需要幫忙收拾,如果個人財產丟失,家長將找到教師進行問責,這增加了教師的任務。

  所以儘量讓幼兒習慣幼兒園提供的東西,如水杯,手帕等。儘量不要為孩子們準備太多的東西,如果是玩具,建議不超過兩個。

  3、那些為實現目標而哭泣的孩子

  小嬰兒的時候只能通過哭來傳達信息,因為他們不能在嬰兒期説話,當時,哭泣是允許和珍惜的。但漸漸地聰明的孩子發現,只要他們哭,任何需要都可以得到滿足,於是漸漸的他們有了這種負面意識,當他們到達幼兒園時,他們認為這對老師也是有用的,但是不合理的哭泣只會導致老師的厭惡和不耐煩。

  三、如果你想讓你的孩子交際好,父母要當榜樣

  1、對教師要寬待

  近年來,幼兒教師虐待兒童的報道越來越多,家長也很緊張,他們擔心老師不能照顧自己的孩子,孩子們會在幼兒園遭受寒冷和飢餓,孩子們會被欺負等等。

  最近也聽到了一些父母的抱怨:“我的孩子不久前在幼兒園傷了腿。

  也許我太擔心了,所以我直接對微信的老師説了,在那之後,我覺得老師對我的孩子沒有以前那麼熱情了,這是我的問題嗎?”

  家長和老師是合作的,他們應該相互理解和信任,即使讓他們帶着自己的孩子也不可避免地會撞到對方,像偶爾生病,這些都是正常的,不應歸咎於教師對學生的“失職”。

  在這樣上述的情況下,如果你發現你的孩子受傷了,你可以私下或面對面地和老師聊天,先找出受傷的原因,而不是在微信中佔領道德制高點,綁架情感去“問責”。

  2、善於與老師溝通

  幼兒園階段是親子第一次分離,不僅孩子會有分離焦慮家長也會有,因此家長渴望瞭解孩子在幼兒園的狀態,與幼兒教師溝通是最直接的方式。

  但是一個小班也有大概20個孩子,如果老師把一切都報告給家長,那是不可能的。因此作為家長,我們也應該掌握一些與教師溝通的方法,並儘量在有限的時間內進行有效的溝通。

  以兒童飲食問題為例,現在許多幼兒園都會在羣裏發送兒童午餐的照片,這樣家長就可以知道他們的孩子午餐是否有營養和衞生,他們可以這樣和老師交流:“老師您好,我剛在羣裏看到了午餐的照片。

  今天的飯菜很豐盛,我可以看到幼兒園也很用心,我的孩子平時不喜歡家裏的蔬菜,我想知道他今天是否完成了?”

  這種有針對性的問題可以讓教師馬上抓住問題的關鍵,教師更容易關注兒童膳食的營養失衡,而不是“我們的孩子今天的膳食怎麼樣”這樣大面積無重點的問題。

  在得到老師的回答後,家長也應該禮貌及時地回答:“太好了,希望老師能幫我提醒孩子以後多吃蔬菜,謝謝。”

  簡短而清晰的對話,不僅可以讓家長了解孩子的情況,還可以對老師提出有針對性的要求,讓老師加深對孩子的理解並在以後的學習中更加重視,這是有效的溝通。

  四、家庭教育到位,兒童自然受到歡迎

  杜克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一個孩子在校園裏的受歡迎程度與他母親的受歡迎程度成正比。荷蘭學者也發現,父母對孩子的社會能力的影響始於一歲。

  因此,家庭教育是使兒童受歡迎的關鍵環節,所以當我們在家的時候,我們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來教育我們的孩子。

  1、鼓勵孩子與人打交道

  當我們和孩子在街上遇到人時,我們會鼓勵他們説“你好叔叔/阿姨”。

  這不是為了展示他們的孩子,而是為了展示他們的人際交往能力,父母是孩子最大的模仿者,父母可以對人熱情禮貌,孩子往往不差。

  最忌諱的是為孩子找藉口,因為他們害怕説話時很尷尬:“我的孩子只是不喜歡説話,有些害羞。”這樣即使孩子最初有人際交往的慾望,也會因為父母的阻撓而熄滅。

  在公園和廣場上與其他孩子見面是同樣的原則,我們應該鼓勵孩子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而不是害怕摔倒或走開,這樣才能讓他們有進步和成長。

  2、教育孩子遵守規則

  如今教育的概念強調尊重兒童的天性,但如果家長認為“兒童是快樂的”和“幼兒園會按規則教學”而去放縱兒孩子就不對了,這類兒童往往是幼兒園教師頭痛的類型。

  教育幼兒遵守規則,可以從制定作息時間表開始,調節一日內所有活動的時間,培養習慣,提高適應能力。

  3、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需求

  第一次上幼兒園時,他們往往不知道如何向老師表達他們的需要,因為與過去不同,幼兒園可不是隻要有一個小小的表達委屈,父母可以理解他的需要的地方啦。

  不能滿足自己需要的孩子會哭哭啼啼地表達自己的不滿,他們很容易成為教師眼中的“熊孩子。

  父母可以教他們的孩子,當他們不舒服的時候,他們可以指着不舒服的部分説“痛苦”。如果他們想去廁所,他們可以指着自己説“尿”。

  如果他們被其他孩子欺負,他們也應該告訴老師,鼓勵孩子勇敢地表達他們的需要,用適當的方法得到老師的關注。

  4、禮儀啓蒙教育從娃娃抓起

  (1)嬰兒1-2歲時,教一些簡單的禮貌用語和基本的餐桌禮儀

  因為大多數寶寶在18個月左右就會説一些簡單的話,語言系統一定的發展,也能懂得一些與人的交流和互動。

  這時家長可以從教寶寶一些簡單的禮貌用語開始,如早上好,晚上好,你好,再見,請,謝謝,再次歡迎,對不起等。

  雖然嬰兒一開始不理解這些詞的意思,但父母可以和嬰兒一起練習使用這些詞來使他們理解。例如,早上醒來,互相説早上好,睡覺前説晚安;當帶寶寶出去社交時,鼓勵寶寶離開時説“你好”和“再見”;當寶寶給你禮物時,説“謝謝”等等。

  (2)3-4歲時,加強使用禮貌語言的能力

  三到四歲是孩子學習禮儀和禮貌的黃金年齡,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嬰兒語言詞彙更豐富,行動能力更強,能獨立完成某件事,有一定的理解和移情能力。

  因此父母應該以身作則,教會孩子如何禮貌,如對他人熱情、友好、從不生氣、爭吵、罵人、保持冷靜等,父母表現出良好的舉止和行為習慣,孩子自然會模仿。#育兒爆文賽#

  想讓孩子在幼兒園得到老師和同學的喜愛,不僅需要社交能力,還需要家庭教育和父母的溝通能力。社會是由人組成的,流行的方式也與我們在生活的各個方面接觸他人的方式密切相關。

  作為家長,我們不應該給我們的孩子施加太大的壓力,讓他們在幼兒園表現出色,出類拔萃等,相反,我們應該找出家庭教育中的弱點,並通過他們的孩子在幼兒園與老師,同學的交往表現來教育他們,相信通過正確的教育方式,我們的孩子也會成為幼兒園“明星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