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英國和俄國兩大帝國的夾攻,左宗棠的應對不愧為國之柱石!

事實上,真正對阿古柏分裂政權產生影響的還是近在咫尺的英國和俄國。作為英俄兩國中亞戰略交鋒競相關注的對象,阿古柏一俟在喀什噶爾割據為實就引起了兩國的高度重視。立即付出行動的首先是英國。
面對英國和俄國兩大帝國的夾攻,左宗棠的應對不愧為國之柱石!
1866年,英印政府通過克什米爾土王和阿古柏發生接觸。阿古柏為了取悦於英印政府以取得軍火供應,主動派遣代表團前往英國的附屬國克什米爾。阿古柏的代表向克什米爾土王表示,阿古柏一定採取措施為英印商人赴南疆貿易提供方便,並確保印度商隊的安全。1868年初,阿古柏派遣穆罕默德·納扎爾到英印旁遮普省與該省殖民官員會談。旁遮普省官員在會談後向英印總督勞倫斯建議,英國應當“援助阿古柏,……因為他現在正企圖在東土耳其斯坦建立王朝。資助他金錢和武器,他便可以在沙漠上站穩腳跟”。
9月,受印度測量局負責人羅林遜指派,海沃德前往喀什噶爾進行實地探查,返回印度後向英印當局提出了扶植阿古柏的建立。年底,原在印度從事茶葉種植業的羅伯特·沙敖前往新疆進行商務考察。阿古柏在接見沙敖時表示,願為女王維多利亞的臣屬。
面對英國和俄國兩大帝國的夾攻,左宗棠的應對不愧為國之柱石!
1869年初,新任英印總督梅奧正式向英國政府提出了以支持阿古柏在南疆建立獨立國家的形式肢解新疆,並把南疆變成英國的保護國的侵略計劃。他在計劃中寫道:“俄國在這些國家(東土耳其斯坦)從來都是積極的,極有可能接觸英印邊疆……因此我們相信一個邊界更廣的獨立國家應該存在於英國邊疆和俄國界線之間,這對雙方都有利。”是年秋,阿古柏派遣親信伊赫拉爾汗出訪印度並獲梅奧接見。
1870年,以浮士脱為首的英國特派使團將維多利亞女皇的親筆信交給阿古柏,承認哲德莎爾(即七城之國)為“合法的獨立王國”。浮士脱代表女王對阿古柏承諾:“……你如果能和我們建立友好關係,我們可以接濟你所需要的武器。如果需要的話,還可以派給一兩萬名武裝軍隊駐紮在喀什噶爾保護你。倘若某一方面的敵人進攻你,我們就派更多的軍隊保護你,軍隊的費用由咱們兩方面共同負擔。這樣繼續六十年。在六十年以後,就請你把哲德莎爾完全轉交給我們保護……到那時候連你的子孫後代也由我們來照顧,為此應該堅守我們自己相互間的諾言和條件……”
面對英國和俄國兩大帝國的夾攻,左宗棠的應對不愧為國之柱石!
在英國人加緊對阿古柏分裂政權拉攏的同時,作為競爭對手的俄國也不甘示弱。儘管阿古柏表現出了對英國的好感且並甘為其附庸以獲取“英人陰庇之亦十餘年”,但是他卻發現英國人只是將其視為阻擋俄國南下時隨時可以拋棄的棋子。“阿古柏伯克對我們沒有象阿富汗統治者始終保有的那種影響力。實際上,對於我們説來,他的國家比西藏更難進入;對於我們説來,俄國人在葉爾羌也比好戰的懷敵意的中國人在拉薩的危險性小得多。總而言之,英國和喀什噶爾做朋友是因為他們沒有理由做仇敵;但他們是泛泛之交。為了彼此的不幸可能流些眼淚,當發生悲痛的事件的時候也可能説些安慰的話,但僅此而已,按真正意義來説並沒有聯盟,也沒有堅實不變的友誼。……不管我們是慎重也罷,不慎重也罷,真誠也罷,虛偽也罷,仁慈也罷,不仁慈也罷,當阿古柏伯克由於指望我們的支持而向俄國挑戰時,他所依靠的只是一根折斷了的蘆葦罷了。”因此,在察覺到這種現實威脅後,政治精明且投機的阿古柏立刻向俄國表現出了善意。
面對英國和俄國兩大帝國的夾攻,左宗棠的應對不愧為國之柱石!
1872年春,在俄國佔領伊犁後,阿古柏立即致信沙俄土耳其斯坦總督考夫曼,説明自己願與俄國達成貿易協定,建立“更親密友好的關係”。6月2日,阿古柏與俄簽訂《俄國與喀什噶爾條約》。條約第一款明確規定:“所有俄國臣民,無論信何宗教,有權前往哲德莎爾經商,並前往他們希望訪問的,哲德莎爾元首治下地區和市鎮,……。哲德莎爾元首,在他的領土範圍內,對於俄國臣民的完全安全、對於他們的商隊、以及一切屬於他們的東西的完全安全、負責來回保護。”
不過,與英國人相比,俄國人由於與中國西部邊疆鄰近而具有極大的地緣優勢。恰恰正是這一點,才最終改變了阿古柏對英國和俄國的態度。“不管我們對他本人是多麼欽佩,也不能使我們永遠保證喀什噶爾不受俄國的侵犯;因為,只要一想到兩地中間的地區的情況,就使我們的同情心立刻冷卻下來。格里姆山口和沿途魚貫而行的乾瘦得不成樣子的旅客和牲口,就使得喀什噶爾果園和葉爾羌繁華街道的光輝情景消逝無蹤了。”更能説明俄國人精明務實的地方還在於,正是利用阿古柏叛亂帶來的中國西部邊疆的混亂的契機,俄國開始大肆侵吞和擴張其在中國的領土——伊犁。
面對英國和俄國兩大帝國的夾攻,左宗棠的應對不愧為國之柱石!
早在19世紀初,俄國就覬覦新疆伊犁地區。在新疆發生大規模叛亂後,俄國向清政府提出:“西疆情形,本因急欲早就平定,……絕無坐視之理。”1871年2月和3月,俄國政府召開了兩項特別會議,正式決定出兵侵佔我國伊犁。土耳其斯坦總督考夫曼授權科爾帕科夫斯基:“採取進攻行動加以罰懲塔蘭奇人。” 5月,俄國以“保護邊界”為名武裝侵入伊犁地區。“伊犁本我舊土,適中原多故,遠略未遑,猝致淪陷。俄人伺釁而動,藉詞代為收復,入踞要區,亦知所為本冒不韙,佯言俟官軍克復烏魯木齊、瑪納斯,即交還伊犁。”
在1875年左宗棠領軍西征後,在南疆考察過的俄國人普爾熱瓦爾斯基向沙皇政府報告:“阿古柏的王國在不久的將來就要垮台。最大的可能,這個王國將被中國人征服。”他提出“阿古柏現在對於我們的任何要求都一定會同意,……現在最好的是把……兩個裕勒都斯及其肥沃的牧場固定為我國領土”。但是俄國政府認為阿古柏政權覆滅在即因而決定給予清政府援助。1875年,以俄國陸軍中將米斯諾夫斯基為首的所謂“學術貿易考察隊”來到蘭州,探聽清政府對西北邊防採取的軍事措施,為以後俄國“決定對中國西部和喀什噶爾的行動方式”提供情報。米斯諾夫斯基調查後認為,阿古柏的失敗只是時間問題。於是,米斯諾夫斯基決定向困於補給的清軍資助糧草。
面對英國和俄國兩大帝國的夾攻,左宗棠的應對不愧為國之柱石!
這對左宗棠來説“實屬獲之意外”。他在給朝廷的奏摺中説:“適俄國遊歷官索思諾福斯齊等到蘭。與之談論近事,索思諾福斯齊自稱:俄國在山諾爾地方產糧甚多,駝只亦健,距中國古城地方不遠。如中國需用糧食,伊可代辦,送至古城交收。”不過,俄國人的目的很明確,就是希望通過援助在將來清政府恢復對新疆的有效統治後獲取更大利益。米斯諾夫斯基説:“假如七萬武裝得不錯的、守紀律的、善戰的,僅因為缺糧而不能打仗的軍隊依賴於我們的糧食,那麼請注意——所有的機會都在我們手中:同意讓步和達成協議,那就給他們糧食;不同意,就不給他們糧食,並要承擔由此而引起的一切後果。……這就是我與左宗棠訂約時所追求的前提。”
可以説,正是由於阿古柏叛亂導致新疆局勢的複雜和敏感,即使主張西征的左宗棠在面對朝廷問詢之時也不得不謹慎言之:“喀什噶爾回酋之叛附土耳其,與俄、英兩國通商,聞海口已刊入新聞紙,此間尚無聞見。果如新聞紙所言,喀什噶爾附其同教之土耳其,與英、俄通商,我既兼顧不遑,無從問及,則將來恢復後能否久守,原可姑置勿論。但就守局而言,亦須俟烏魯木齊克復後察看情形,詳為籌畫,始能定議。”也正因為如此,改設行省制以加強中央對邊疆的直接統治能力就成為應對複雜變局的迫切之舉。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850 字。

轉載請註明: 面對英國和俄國兩大帝國的夾攻,左宗棠的應對不愧為國之柱石!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