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為什麼存在好幾個世紀?
文獻中的夏大概是四百多年,商大概是六百多年,周大概是八百多年。再具體一點,根據“夏商周斷代工程”的結果,夏朝是前2070年—前1600年,商朝是前1600年—前1046年年,西周是前1046年—前771年,東周是前770年—前256年。雖然夏商周斷代工程飽受爭議,比如夏朝存在就一直有人懷疑。但是我們就拿周朝來看,比起後世王朝也久得多。後世的王朝比較長的,唐、宋、清是兩百多年,兩宋三百多年,兩漢四百多年。
之所以三代比後世更長,應該還是社會形態的原因。我們知道,直到戰國以前,夏商周三代都是氏族社會,氏族社會的主體是氏族而不是個人。比如周天子既是天子,又是周王族的族長,還是天下姬姓的大宗。族人本身都是士兵,有保家衞國的義務,個人不能脱離氏族生存,如果遇到外敵,只能全力以赴作戰。而且氏族內部存在一定民主性,所以決策一般來説比較理性,這樣的社會結構一般都是比較穩定的。
另外一點,就是王往往掌握最先進的技術,我們發現商朝的甲骨文集中在殷墟,其他地區出土比較少,這很可能説明一個問題,就是文字只有殷商王族才掌握了。這種情況可能到西周也沒變化,比如日本史學家宮崎市定就認為,西周只有天子掌握青銅冶煉技術和文字。在這種情況下,王族和氏族的關係當然就更加穩定。
另外,所謂三代王朝,其實都不是大一統王朝,而是最大的一個氏族作為盟主,而其他的大小氏族作為盟員,所以所謂的“王朝”其實就是爭奪盟主。但是當時人少地多,根本不存在資源匱乏,所以在盟主沒有明顯實惠的情況下,一般諸侯、氏族也不會非搶這個位置不可。這就是平王東遷後,周王朝還能維持數百年的原因。實際上東周諸侯早就比周天子更強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