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侯聯合繒、西戎等國推翻了幽王的統治,並於昏君被殺後返回了封國,與繒、許、鄭三位諸侯共同擁立自己的外孫姬宜臼登基,宣告成為周朝(東周)的新天子,史稱周平王。但是正如咱們上次文章結尾提到的,平王的登基在當時並不是唯一,還有另外一位王室成員被其他諸侯推舉為王,形成了“二王並立”的局面。那這位與周平王並立的人是誰呢?
既然要找尋歷史人物,咱們首先會想到的就是去翻翻正史,看看官方的史官是如何記載的。因此,被譽為“二十四史之首”的《史記》,便成為咱們最先要查閲的資料。可當鄙人通篇翻查了整部《史記》後,無論是本紀還是世家,甚至“十二諸侯年表”中,都沒有所謂的那個“天子”存在,莫非東周初年本沒有什麼“二王並立”的特殊時期嗎?
太史公的《史記》並未記載攜王餘臣
答案顯然不是,因為又是《竹書紀年》這部要揭露歷史真相的“良心史書”給出了不同的記載。據《竹書》所記:“(幽王)十一年,申侯、魯侯(上篇文章已經説明過,這個魯侯其實應該是繒侯)、許男、鄭子立宜臼於申,虢公翰立王子餘臣於攜【是為攜王,二王並立】”。並且,《竹書》的這條記載還不是孤證,在《左傳》中也有:“攜王奸命,諸侯替之,而建王嗣,用遷郟鄏”這樣的佐證,更坐實了“攜王”的存在。
這樣看來,咱們的太史公這一次又“任性”了,為了遵循他心中王化、正統的概念,默默地把王子餘臣這位“攜天子”給抹去了,好讓平王保有着獨一無二的天子身份。但事實就是事實,既然《竹書》為咱們提出了真相,咱們就得沿着這條線索去了解一下攜王餘臣其人。
那餘臣到底是誰呢?為什麼他被稱為“王子”呢?在杜預所著的《春秋左傳正義》中給出“攜王,幽王少子伯服也”這樣的註釋,讓攜王餘臣這“王子”的稱呼得到了完美解釋,加上伯服本就是幽王后期所立的太子,使得這種説法在一段時期內成為主流。甚至到了現在有些“學者”為了附會這種説法,提出了姬伯服字餘臣的荒謬解釋,真是碎片式研究歷史的典範。可是,人家杜預所生活的年代,“汲冢竹書”還沒有問世(未被挖出),有這種侷限性的錯誤是可以理解的,但今人還犯同樣的錯誤,就實在是説不通了。
杜預認為餘臣為伯服,有他的歷史侷限性
畢竟《竹書》已經明確記載了,在幽王殞命的同時,伯服是一起被殺的。之後書中又提到了攜王餘臣,説明這完全就是兩個不同的人,所以餘臣到底是誰,咱們還得接着探尋。但是,當鄙人繼續翻看各類史籍後,卻再也找不到半點對餘臣的解釋,讓研究又陷入了僵局。幸好,另一部埋在地下躲過了始皇帝“焚書”浩劫的奇書問世了,才讓餘臣的身份得以曝光,而這部奇書便是《清華簡》。
據《清華簡·系年》中第二章所記:“幽王及伯盤乃滅,周乃亡。邦君、諸正乃立幽王之弟餘臣於虢,是攜惠王”。其中“伯盤”就是幽王少子伯服的另一種寫法,而餘臣的身份乃是幽王的弟弟。這次終於真相大白了,餘臣這位王子並不是以幽王來説的,而是宣王的“王子”。
曝光了餘臣身份的奇書——《清華簡》
這下好了,咱們終於明白了餘臣的身份,但緊接着一系列值得思考的問題又產生了。比如餘臣宣告登基的地點“攜”具體在哪裏?餘臣到底為何會被眾人選中?以及這些擁立攜王的諸侯都有哪些呢?那接下來不如看看在下對這些後續問題的思考,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要説“攜地”具體在何處,對於咱們現代人來説的確是個難題,畢竟這段歷史距離我們太久了,其名稱早就淹沒在歷史長河之中。但從《系年》“邦君、諸正乃立幽王之弟餘臣於虢”這句話來看,攜地應該在虢國境內,至於是當時的哪個虢國呢?予以為只能是由西虢國遷城後所建立的南虢國。
其原因是,當時的東虢國君昏聵,早已被臣子、百姓所背棄,難以做出號令羣雄、擁立新君這樣的重大舉措。而留在西虢原封地的小虢國,同樣是實力不濟。更何況小虢國所處地域緊鄰戎狄諸國,在那裏擁立新君,等於送羊入虎口,明顯不可能。唯有南虢國地處王畿之內(今三門峽市一帶),又沒有被戰火波及,還擁有着較為強大的軍事實力,更離周朝的東都雒邑很近,是攜王登基最安全也是最理想的地點。
眾虢國中實力較強的南虢國疆域示意圖
其一,餘臣是幽王之弟,在兄長年紀都不大的情況下(幽王死時也才二十四、五歲),他的年齡就更加少小,甚至都還沒有成年。正因如此,這樣一位年輕的王子,血緣上也算正統,最適合被扶上君位,成為被這些諸侯所控制的傀儡周王。
其二,姬宜臼雖然曾經當過太子,但已經被幽王所廢,在資格上屬於不被允許繼位的行列。哪怕幽王已經被推翻,但王朝還在延續,先王的命令依然是有效的。也就是説在這一點上,宜臼的身份還不如餘臣更合法。所以,作為擁躉禮制的這些諸侯們不願支持平王。
其三,據《竹書》所載,擁立攜王的首席諸侯乃是虢公翰,也就是南虢國國君,這也是攜王登基選在虢國的另一個原因。虢公翰之所以不支持平王,有一大部分原因是該國原國君虢石父(極有可能是虢公翰的父親)就死於申侯發動的這場戰爭中。既然你申侯已經擁立了姬宜臼,那跟他有仇的虢公翰便不可能跟他們站在一起。
《竹書》中虢公翰擁立餘臣的記載
其四,申侯聯合繒國、西戎進攻豐鎬的這件事,雖然是幽王挑釁在先,但畢竟屬於臣子以下犯上的叛亂。虢公翰作為王室宗親,又是王畿的守護者,當然不能站到叛亂者一方。更何況西戎屬於外族,申侯作為周朝的侯爵竟敢勾結番邦,那他所推舉的天子是不會被以虢公翰為首的眾多諸侯認可的。
其五,虢公翰身份為公爵,而申侯、繒侯只是侯爵。如果共同擁立平王的話,申國憑藉血緣,繒國同屬首功,他們兩國以及鄭國這樣新興諸侯國的地位都將獲得大大提升。這就極大地威脅了虢國等老牌諸侯在朝中的話語權,使他們失去往日的榮光。所以,為了保住自己一方的權力和地位,不如也擁立一位新君才更為划算。
所以,綜合以上五點,這些諸侯國才決定跟着虢公翰一起擁立餘臣與平王相抗衡。
正如上一個問題所分析的那樣,與申侯(或者説平王)站在對立面的一方是以虢公翰為首的眾多諸侯。雖然史書中多以類似於《系年》中所説的“邦君”、“諸正”來代稱,並沒有給出具體的名稱。但通過對南虢國特點的分析,應該也能找出一些答案。
首先,參與此次“二王”之爭的諸侯基本處在王畿、中原,以及西部地區。而地處北部(如燕國)、東部(如魯國、齊國)、南部(如楚國、吳國)的諸侯國,由於距離較遠或本國也自顧不暇,其實並沒有參與其中,所以無需將他們考慮在內。
魯、齊、楚等國並非加入“二王之爭”
其次,南虢國由於在這場戰亂中失去了原國君,跟申、繒等國結了仇。那他這一方的諸侯們,也應與申、繒兩國(甚至包括鄭國)關係不睦,這樣的話褒國就應該是其中之一了。因為,褒國雖然是被迫獻美女入宮的,但自打褒姒進宮後,褒國還是獲得了好處。而這場叛亂不僅讓褒姒被戎人擄走,還讓褒國的優厚待遇蕩然無存,當然要站到南虢國這邊了。另外,咱們之前在講“鄭國建國錄”時特意提到過,東虢國、鄶國迫於鄭桓公的身份,曾割讓土地送給鄭國。這種利益上的損失,會讓這兩個國家對鄭國有看法,從而站到攜王一方。
再次,南虢國這個國家屬於有地位的老牌諸侯,那跟他站在一起的顯然也是有着相同或相似身份的邦國。這樣一來,地處王畿附近,又有較高地位的老牌諸侯畢、霍、蔡、虞等國(多為姬姓國),將成為攜王最好的擁護者。
所以,就目前分析來看,支持攜王的諸侯至少有:南虢國、褒國、東虢國、鄶國、畢國、霍國、蔡國和虞國等。那晉國、趙國、秦國、衞國為什麼沒有算攜王一方呢?
因為晉文侯母親和妻子都為姜姓女子(雖然不一定是申姜氏,但畢竟是有親緣關係),所以晉國不便跟姜姓的申國翻臉,處於中立觀望狀態。趙國是晉國的附庸,當然要看晉國的臉色,所以暫時也不會去支持任何一方。而秦國屬於新興國家,此時還沒有諸侯身份,當然不願意當老牌諸侯們的跟屁蟲。只不過此時他們與申侯等人之間還未建立聯繫,所以也處於觀望遊走狀態。最後再説衞國,當時的衞武公自己就是靠發動政變成為國君的,所以他並不認為申侯他們的做法有什麼錯誤。再加上餘臣未來明顯就是虢國等諸侯手中的傀儡天子,而宜臼是申侯的外孫,立平王初衷是親情輔佐而不是牟利,所以他心中應該早就站到了平王這邊。
並未立刻表態的晉文侯、衞武公、秦襄公
這就是在下對攜王一方勢力的一些分析,也正是在這麼多有地位的諸侯支持下,攜王才得以與平王並立,形成彼此對峙的局面。可這樣僵持下去畢竟不是個事兒,一個王朝不可能有兩位天子發號施令。所以,雙方一定會有進一步的舉措,讓自己處於優勢地位。那到底是哪一方先進行了改變?這種改變將帶來怎樣的結果呢?咱們下次再敍。
【關鍵詞雲圖簡史】
為了方便廣大史學愛好者能快速回憶起相關的歷史內容,作者“閒敍春秋”將在每篇文章結尾奉上“關鍵詞雲圖簡史”,通過8-12個關鍵詞,幫助大家回憶文章內容,希望各位讀者喜歡。
本文關鍵詞:攜王餘臣、載於竹書、史記未提、隱去攜天子、餘臣非伯服、清華簡系年、幽王之弟、登基何地、因何被選、何人支持、二王並立。
關鍵詞雲圖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