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狠人往事:那些年,20多萬越南難民湧入香港
喜歡看八九十年代香港老電影的朋友,應該對香港電影中的越南元素不陌生,這些元素包括但不限於越南戰爭、越南黑幫、越南殺手、越南難民等等。
比較近的電影有《導火線》,劇中渣哥、湯尼、阿虎三兄弟就是越南黑幫,他們性格乖張殘暴,嗜血能打,尤其是鄒兆龍飾演的湯尼,殺氣逼人,令人膽寒。
遠的就很多了,比如《賭神》中的冷酷保鏢龍武,就是前南越特種兵,《英雄本色3:夕陽之歌》的背景是統一前的越南,發哥飾演的小馬哥也是越南華僑,《愛人同志》講述的則是劉德華飾演的香港記者到越南公幹,邂逅女翻譯官阮紅的故事,《喋血街頭》則是細榮(李子雄飾)、阿B(梁朝偉飾)、輝仔(張學友飾)三人兄弟到越南走私殺人的故事。
當然,其中最有名的還是許鞍華導演的“越南三部曲”——《獅子山下:來客》、《胡越的故事》、《投奔怒海》。
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香港電影中的越南及越南人的形象往往是負面的,戰亂、犯罪、貧窮,悲情,一色的灰暗基調。
為什麼香港拍了這麼多和越南相關的電影,為什麼香港電影中的越南是這種形象?
要回答這些問題,需要了解一段往事——從1975年到2000年,超過20萬越南難民湧入香港,這些越南難民對香港社會造成了很大沖擊。藝術是對現實的反映,電影所反映的,其實是香港社會對當年越南及越南難民的印象、態度以及感情。
言歸正傳,來談談那些年湧入香港的越南難民潮。
1975年4月30日上午10時,北越軍隊的1輛59式坦克,率先衝破西貢政府總統府鐵門,士兵隨後跟進,佔領了象徵南越政權的總統府。至此,北越統一南越。
前一天,也就是4月29日下午2點,美軍啓動了“常風行動”,即趕在北越軍隊佔領西貢之前,運用直升機和其他飛機將美國在越公民、南越軍政高層及其家屬以及其他西方國家公民,撤離出來。
從29日下午到30日上午,“常風行動”總共撤離了7000人,堪稱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直升機撤運行動。期間,為了能讓更多南越直升機降落,“中途島號”航母將擠在甲板上的大量直升機推下海,以騰出更大的救人空間。
“常風行動”是美國在越南的最後撤離行動,在此之間,南越政權已經兵敗如山倒,社會精英階層紛紛坐船和飛機離開了越南。據統計,隨着南越政權的崩潰,前後有超過13萬越南人逃往美國。
然而,這僅僅是越南難民潮的開始。
從1945年北越建立政權到1975年越南統一,南北越分裂了整整30年。期間,兩個政權爭戰不休,國仇家恨隨着時間的推移而疊加,現在,北越勝利了,,南越作為失敗者,將會面臨怎樣的懲罰和清算?
高級官員和將領有美國接盤,有錢有勢的人可以移民,剩下的人,包括中下級官員、軍官、士兵,以及支持和同情南越政權的普通老百姓,該何去何從?
出於恐懼,這些人只能想方設法逃離。
事實證明,這些人的選擇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