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牢守住高考公平底線

今日社評

本報評論員 金雨紅

高考考生不應迷信所謂“作文寶典”“密訓課”的套路,更不能指望通過“特殊渠道”從“陳建新”那裏獲得“真經”“密匙”。高考作文如此,高考的其他科目也是如此。惟有加強高考全流程綜合治理,依法嚴懲命題、評卷等環節違紀違法行為,才能完善高考全過程綜合治理,維護高考制度的嚴肅性、公平性,維護考生切身利益和公共利益。

8月21日,教育部發布通告,就近期媒體報道的浙江省2020年高考個別閲卷人員涉嫌泄露考生作答情況、擅自使用評卷信息,個別命題教師涉嫌參與社會機構培訓等問題,教育部考試中心第一時間約談浙江省教育考試院,要求立即開展調查,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此前,浙江省教育考試院8月13日發佈通報稱,浙江省高考語文評卷組作文組組長陳建新在評卷結束後未經允許擅自泄露考生作文答卷及評卷細節,嚴重違反了評卷工作紀律。浙江省教育考試院經研究決定,停止陳建新參加國家教育考試工作(含高考評卷等),對網友反映的其個人其他相關問題,有關部門正在調查核實。

教育部考試中心與浙江省教育考試院做出上述決定,源自於今年高考一篇有爭議的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及專家點評。爭議的關注點從最初的“晦澀難懂作文得滿分”,很快轉移到“泄露考生作文答卷及評卷細節”,再轉移到“陳建新有將高考作文變生意之嫌”。陳建新“翻車”看似事出偶然,卻反映了中央和各地嚴肅高考紀律、嚴查高考違法行為之必然。

高考關係到廣大考生的切身利益,每年高考命題、考試、評卷、招生等各個環節工作都建立了嚴格的制度規範。其中,教育部明確規定閲卷教師不得擅自將評卷情況、考生作答情況外傳等“十六個不得”;明確規定命題教師不得暴露本人身份,不得以命題教師的名義參加有關高考的補習、輔導、講座、編寫複習資料、發表文章等工作紀律。作為浙江省高考語文評卷組作文組組長陳建新,其所作所為已明顯違反工作紀律,涉及的所有問題需要相關部門儘快查實,並依法依規嚴肅處理,向廣大考生和社會公眾做出負責任的交代。

評卷工作是高考招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為確保科學選才和公平選才,對評卷中出現的各類違規違法行為,必依法嚴懲不貸。高考命題人、閲卷人不能“既做教練員又當裁判員”,不能以特殊身份通過在社會補習機構兼職、出版輔導讀物等手段獲取經濟利益,否則不僅違反工作紀律,而且可能涉嫌違法犯罪。浙江省高考為自主命題,有人質疑並舉報今年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與陳建新等人編撰的輔導書上的一篇作文高度相似,浙江教育考試院已着手調查,從媒體初步披露的情況估計,最終查實的情況可能相當嚴重。

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帶來的“震動”剛剛開始,每年高考各科目各類別教輔書籍、講座輔導層出不窮。打着“命題教師”“閲評教師”旗號的營銷手段屢見不鮮,真真假假、難辨良莠不但令考生困惑,也影響了高考高招制度的權威性和公信力,必須引起高度警惕。

高考作文題每年都會引來社會高度關注和話題熱議,“滿分作文崇拜”心理讓商家看到了無限商機,也讓個別參與高考考評的工作人員思想鬆動,視制度規定於不顧,明裏暗裏做出違法亂紀之事。監管部門須根據新形勢新情況新問題,進一步完善高考命題、評卷、招生等環節制度規定,加強對涉及高考各個環節工作的監督和指導,牢牢守住高考公平的底線。

高考作文應抒發考生與時代同呼吸、共命運的真情實感,體現考生對自我、人生和社會的思考深度。寫好高考作文沒有捷徑,考生不應迷信所謂“作文寶典”“密訓課”的套路,更不能指望通過“特殊渠道”從“陳建新”那裏獲得“真經”“密匙”。高考作文如此,高考的其他科目也是如此。

惟有加強高考全流程綜合治理,依法嚴懲命題、評卷、招生等環節違紀違法行為,才能完善高考全過程綜合治理,維護高考制度的嚴肅性、公平性,維護考生切身利益和公共利益。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33 字。

轉載請註明: 牢牢守住高考公平底線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