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年前,相機下的晚清:王公貴族肥頭大耳,貧民百姓困苦不堪
晚清,是中國歷史上一段十分特殊的時期。從1840年到1912年,清王朝的統治逐漸走向衰敗,列強的炮火撬開了中國的國門,在這片土地上肆意踐踏侵略,懦弱的清王朝割地賠款,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
社會階級貧富差距如同鴻溝,皇宮貴族的生活依然錦衣玉食,普通百姓的生活卻困苦不堪。面對內憂外患,不乏有識之士積極展開救亡圖存的運動,但卻依然無法阻擋潰爛的清王朝逐步走向滅亡。
1846年,供職於中國海關的法國人儒勒·依蒂耶將照相機帶入了中國,也因此,那個時代的影像記錄得以保存下來。
皇宮的后妃、大臣的家眷、貴婦人出遊等都被拍攝下來,當然也不乏街頭小販、貧民苦力的生活記錄。回看當時的照片資料,就會發現,大清的衰亡結局,從這些照片裏就已經初見端倪。
那時候,街頭巷尾的走卒販夫,穿着打扮都十分破舊,尤其是他們腳上的鞋子,幾乎全都是草編的破爛涼鞋,露出腳趾和腳背,從上身穿的棉衣可以判斷出當時的季節應該是秋冬,由此可見,普通百姓的生活境況,絕對好不到哪裏去。
帶着眼鏡拿着手杖的教書先生,穿的也是破衣破褲,十分狼狽。按道理講,教書先生身為讀書人,社會地位應該遠高於農民,依然是這幅打扮,可見清朝後期人民貧苦程度。
其他的人,也都是衣衫襤褸,且表情苦楚,看不到一絲笑意。唯一穿着華貴的都是王公貴族,貴夫人出行依然八台大轎,官員全家福摟着左妻右妾,肥頭大耳。
而一向被人好奇的後宮妃子們,也並未像傳説中那般長得醜,很多都身材秀美,面容美麗,很漂亮。但是身處幽宮深處,前朝後室風雲變幻,她們年輕的臉上也無一絲笑意。
晚清時期的中國國民經濟到底是什麼樣的狀態呢?用一個字概括,那就是"窮"。這種窮是自下而上的窮,除了極少部分的特權階級之外,全國上下的百姓無一倖免,甚至連朝中大員的生活都十分拮据。
根據《曾國藩傳》記載,晚清重臣曾國藩,最初做七品京官的時候,當時拿到的年俸祿只有45兩左右,摺合到現在的算法,平均每個月工資2500左右。這還是為官的收入,普通百姓的生活更是可想而知。
在這樣的情況下,官員貪腐嚴重,處處搜刮民脂民膏,急速加劇了清政府的腐敗。
那麼清政府的錢都去了哪裏呢?據史料,大部分都流入了滿清貴族的腰包,給這些人提供了極為奢靡的生活。歷史上記載,慈禧太后六十大壽時,為了給她舉辦慶典,甚至還動用了海軍的軍費,腐敗奢靡到了荒謬的地步。
所謂上樑不正下樑歪,統治階層自上而下的揮霍,如同一隻巨大的吸血蟲,將清政府內部腐蝕的一乾二淨。
1840年,鴉片戰爭的爆發,給了本就潰爛的清王朝一重擊。閉關鎖國導致的科技落後,毫無戰鬥力的清軍慘敗,從此開始了列強瓜分中國之路。
但是矇昧的清政府還未意識到,這次戰爭的失敗標誌着什,依然還自大地認為自己是"天國上朝",不把西方列強放在眼裏。
晚清後期,內憂外患,導致社會動盪,民不聊生,底層人民生活的艱辛是難以想象的。住的都是茅草屋,穿的都是破衣爛衫,有些受災地區的民眾無法生活,只能用筐挑着自己的孩子沿街乞討。
在這樣的情況下,社會矛盾不斷激化,終於爆發了一系列的農民起義,其中最著名的當屬"太平天國"運動。
"太平天國"運動歷時14年,堪稱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一次農民起義活動,並且有着完整的綱領、制度和政策,對於反抗帝國主義侵略和清政府的腐朽統治起了一定作用,但是最後由於各種願意還是失敗了。
"太平天國"運動有着其十分特殊和積極的意義,但是對於普通百姓來説,這次起義並未給他們帶來任何好處,反而,太平軍十分殘暴,所到之後,肆意掠奪,加重了當地人民的負擔,真可謂是"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在這樣的情況下,一些有識之士已經坐不住了,開始開展一系列的救亡圖存運動,比如洋務運動、戊戌變法等,這些都無一例外的失敗了。
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以恭親王奕訢為代表的洋務派官員提出"師夷長技以自強"的口號,發起了洋務運動,開始引進西方軍事設備、學習西方科學技術和機器生產。
洋務運動雖然在一定程度了的確刺激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並在部分程度抵抗了外敵的經濟輸入,但是並沒有從根本上改變中國當時的狀況。
究其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清政府內部的守舊派和洋務派的鬥爭,以及在當時的傳統封建制度的背景下,這樣的改革註定是無法改變真正的內核的,在當時的大勢下,失敗也是無法避免的。
戊戌變法雖然有着光緒皇帝的支持,改革政府機構、開辦新式學堂、鼓勵私人企業,還訓練了新式的軍等,在文化、科技、軍事、經濟等各方面都進行了改革,並且頗有成效,但卻因為得罪了以慈禧為首的守舊派利益,結局更為慘烈。
光緒皇帝被慈禧以手段囚於紫禁城,並將譚嗣同等"戊戌六君子"於菜市口全部問斬,留下慘烈詩句"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
1900年,聯軍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中國慘遭瓜分,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由於那一年是農曆庚子年,史稱"庚子國變"。
每讀到這段歷史,心靈都會被屈辱和悲憤佔據,毫無抵抗之力的清政府任由帝國主義的鐵騎踐踏中華大地,貧苦的百姓身上揹着無法推翻的三座大山,在那個毫無生命尊嚴和生活空間的社會,伴隨着風雨飄搖的晚清政府,遍嘗無盡心酸。
被侵佔後,中華大地風雨飄搖,腐朽的清政府也已經無力抵抗,眼看着就要國破家亡,許多愛國之士開始積極地尋找救國方法。這其中,主要分為兩派,一派是以梁啓超康有為為代表的立憲派,還有一派則是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派。
立憲派此時依然對清政府抱有幻想,慈禧為挽救清王朝的衰落趨勢,仿效西方推出清末新政,準備要光緒皇帝成為立憲君主,並進行一系列改革。
而革命派則早已看清楚了清王朝大廈將傾,無可救藥之勢,主張推翻清政府,走向共和。
最初的時候,立憲派佔了上風,但清政府此時已經無可救藥,並且後期內閣制的成員依然都是皇宮貴族,根本沒有實質性的轉變。此時,武昌起義的槍聲已經打響了革命的烈火,對清王朝徹底失望的人們發憤自強,革命的火焰迅速蔓延,1912年2月12日,時任皇帝的溥儀宣佈退位,清王朝就此覆滅。
2千年的帝制就此終結,人們的生活也隨之有了相應的變化,最明顯的就是社會風氣的變化。
首先是外形上的變化,女人可以不用裹陋習,男人也不用留辮子,大家紛紛剃頭剪辮,以示除舊迎新;其次是禮儀上的變化,不再稱呼什麼老爺大人,而是改成了君、先生等,見面也不用叩首跪拜,而是改成握手鞠躬。
在婦女權益方面,也有了十分鮮明的進步,提倡女子與男子是平等的個體,婚姻上要遵守一夫一妻制,女人可以讀書,可以參與社會運動,可以和男子肩並肩地共同走在路上,這些思想上的自由是當時的晚清時期的人們完全想不到的。
縱觀整個晚清時期,可謂是中華民族最痛苦的時期,西方人的所畫的漫畫中,中國人儼然一副小丑的形象,但即便是這樣的時期,也不乏熱血愛國之士,不斷地抗爭,呼喚四萬萬民眾,雪仇恥,驅外族,復我冠裳,可歌可嘆,令人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