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十多年對學習模式的研究,李瑾發現東西方文化對學習的理念不同,西方的學習模式偏重“心智取向”,而東方偏重“美德取向”。
前者更強調學習的知識所得,視學習主要為心智的發展,目的在於探索和理解外在世界;而後者更強調學習的道德向度,視學習為自我道德與社會和諧的日臻完善,其目的是修身養性、齊家治國平天下。
東西方知識體系不可能融合為一。
一.年齡越小,越需要正確的指引
就一個人的年齡發展特點來説,處於中學甚至小學階段年齡的孩子,心智、判斷力、自控力普遍不成熟,讓孩子單獨在外,尤其在遙遠的國外,家長對孩子的掌控力是非常弱的,面對青春期的孩子出現的某些問題無法及時瞭解和指導,很容易會讓一個孩子陷入泥潭而不自知。
二.外國的月亮不圓
之前美國電視節目《早安美國》還播報了應該喬治王子上學所需學習的課程表,才上二年級的喬治小王子除了要學習常規的數學、語言、英語、地理、歷史、科學之外,還要學習計算機、戲劇、宗教、詩歌、芭蕾舞等十餘門課程,除此之外還有辯論、陶藝等24個社團活動要參加。
課外生活雖豐富,但是生活過得並不輕鬆,他們每天只有七個小時的睡覺時間,相比我們中國的教育,還是更人性化一點的。
是金子在哪都會發光,所以國外的月亮圓不圓看的是個人是否努力。
在《小離別》這部劇中,黃磊飾演的朵朵爸爸就堅決反對將小學中學的孩子送出去留學,他説:我只有這一生,她也只有這一生,我們能在一起的時候,就要在一起。
他的這句話,讓我感觸頗深,到國外留學就真的一定是最好的選擇嗎?就真正的適合我們嗎?現在這種思維真的應該改觀了。
我們發現廣東人把語言保護得非常好,到哪兒都講粵語,在美國雖然有一大部分廣東人是舉家移民到唐人街,連英文都不會説,但往往這樣家庭裏出來的孩子最易融入美國社會。唐人街、家族像一種文化保護,讓他能很好地成長,在進入美國社會工作後,他也不會忘本,逢年過節照樣回家吃飯,應該説這樣的人更快樂、更雙文化、更融入。
很多送孩子出國留學的家長,剛剛想明白,出國並解不了什麼問題,只不過是你把他想的太過美好了。就像有一句話説的:“理想太豐滿,現實太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