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中國的文化歷史博大精深,其中最能代表特色的文化就有對聯、成語、古詩詞……今天我們就來説一個古代流傳下來的一個成語:紙上談兵,這個成語是咋來的,發生了啥事而創造了這個成語。
傳説歷史上有一個人叫趙括,他特別善於談論兵法謀略,但是真到打仗的時候,他卻並沒有什麼經驗,但還信誓旦旦自信滿滿的覺得自己能擔任大將軍,長平前線打仗。藺相如這個時候生病了,並且生病非常嚴重,但是聽到了趙括要上戰場上帶兵打仗這個消息後,趕緊上書勸阻對當時的君王趙孝成王説趙括這個人雖然能説會道,但是他只知道平時隨便談論兵法,如果真打起仗來,並不是一個將軍的料子,而且也不知道隨機應變,萬萬不能讓他帶兵去打仗啊!
趙孝成王和趙括一樣年輕氣盛不聽勸告,趙孝成王不聽藺相如的也就罷了,反而還重重的賞賜了趙括,給了趙括好多錢,讓趙括選擇一個良辰吉日就去前線開打,趙括拿到了錢,不去想辦法去考慮這場仗該怎麼打,反而拿到了錢才之後到處回他的家鄉,到處去問哪裏的地值錢,去買房子去了,並不去考慮皇上讓他打仗的事情,真是夠了。趙括的母親看到趙括這幅模樣,就上書給皇上説,皇上啊,我的兒子真的是一個將才,他的爸爸我的丈夫,得到陛下賞的錢財都分給了手下的士兵,而且和士兵們一起吃住,一心為國家考慮,但是我的這個孩子卻並沒有這樣的資質,他把錢都藏家裏了,就是一沒出息的守財奴,只知道錢財而不知道國家命運,大王千萬不要讓他帶兵去前線打仗了,他會誤大事的。
但是趙孝成王不聽,覺着他都決定了,你們就別再囉嗦了,而且他非常的自信,他只相信自己的眼光就對趙括的母親説,你就別再羅裏羅嗦的了,我既然已經下令了,就證明我已經決定了。趙括的母親怎麼勸阻都不頂用,就對趙孝成王説,那如果趙括打了敗仗回來了,你懲罰他就好了,不要連累我們一家人,不要連坐行不行?趙孝成王就答應了説這個好辦,我答應你就是了,你別再麻煩了。
趙孝成王不聽任何人的勸阻,誰也沒有辦法?只能讓趙括過去試一試。果然這個趙括自以為是,不把任何人放在眼裏,而且目光短淺,帶着的浩浩蕩蕩的四十萬趙軍來到了邯鄲往西一百五十里地的黃土高坡長平戰場上,趙括着急表功,到了長平後為了顯示他的能力,讓四十萬大軍離開東壘,渡過了河,想拼盡全力去打擊秦軍,把廉頗丟失的地盤給奪回來,讓他沒想到的是狠打了好幾天,卻根本就打不進去,秦軍厲害的很,他壓根就沒有可乘之機,就在趙括髮愁的時候,士兵過來稟報説,西壘已經被秦軍兩萬五千騎兵佔領了,這樣一來趙括就是偷雞不成蝕把米了,別説搶地盤了,還把自己的地盤又給丟了一塊,這下趙括沒有退路了,夾在東壘和西壘之間進退不得。
原來秦國把將軍換了,讓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白起,只帶着兩萬五千精兵,衝着趙括的背側面打進來了,奪了的東壘。趙括到現在還不承認是他自己沒本事,不責怪自己無能,反而怪守城的將士,抵擋不住敵人。
大敵當前,兩個人不説想辦法去商量怎麼對付敵人,兩個人反而在軍營裏吵了起來,你你不服我,我不服你,你把責任推到我的身上,我把責任推到你的身上,兩個人吵着吵着就覺得餓了,但是他們已經沒有退路了,想退兵都不能,就這樣困在中間不知道該怎麼辦,趙括覺得已經沒有選擇了,只能爭奪東壘。
當他們想回頭的時候已經晚了,因為白起奪下了東壘之後,就趁着他們吵架的時間,把他們這四十萬人包圍了起來,趙括還是隻會抱怨,説怎麼我第一次就遇上了白起,真是倒黴。眼看着白起把趙括包圍的越來越緊,趙括的這四十萬士兵,只能躲在秦軍中間坐吃山空,他們一點辦法都沒有,等到了九月的時候,趙軍已經一個月只吃張河裏的魚、樹皮、草根來填肚子,而且都吃不飽,他們很快沒有辦法,就只能把戰馬殺了吃了,而且為了能夠減少吃飯的嘴巴,就把沒有戰鬥力的士兵,有傷的士兵都殺死了。趙括知道等待救濟糧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如果不打的話,就會餓死在這裏,他就讓空着肚子餓了好幾十天的疲軟之兵突圍出去,可是秦軍已經把他們圍的水泄不通,而且都是天天操練軍事的精兵,趙軍根本就不收人家的對手。
在戰場上不是誰官大誰就能先過去,趙括也得上戰場,他去戰場上拼命喊着口號,讓士兵們往前衝,就在他喊口號的時候,被白起的士兵當場射死,趙括死了之後,他的軍隊自然也就被瓦解了,後來就把他們四十萬士兵全部都殺死了,這就是趙括自以為是,只會談論兵法,不會實踐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