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季橫幅中的文化表達

  【文化評析】  

作者:任冠青(媒體評論員)

“這次回來,我想你陪我久一點”“點名,還是要在教室裏才有感覺”“同學們,歡迎回家考上學期的試”……久別重逢之後,高校校園裏這些開學季暖心的橫幅刷屏了。於平實動人中略微抖一點小機靈,是專屬於這代年輕人的味道,難怪有學生稱每一句標語都戳中了自己的小心臟。

其實,標語本就是為了有效表達初衷,只是很多時候,校園標語過於機械、萬年不變。複製粘貼式的標語常常會被學生們習慣性忽略,已然難以引起年輕人心中的共鳴。於是,近幾年一些高校積極創新,努力改變傳統標語刻板、生硬的形象,嘗試以更加靈動、更具創意的方式實現貼近學生表達。

同樣是一個意思,“熱烈歡迎學生返校”的標語往往會被熟視無睹,而“新學期拍了拍你並説‘你回來啦’”的説法則因吸引眼球、戳中內心温暖而輕鬆“出圈”。從傳播效果上説,後者讓人耳目一新,顯然更勝一籌。

從這些高校標語的表達上看,更顯平等、親切、活力之感。不要以為這一變化無足輕重,一所大學的辦學理念、精神氣質和文化氛圍,往往就隱藏在這些細節之中。其實,大學除了是傳授知識的學術殿堂,也是一個獨具特質的精神和人文社區。在思維最為活躍、可塑性最強的青年時代,學生們於校園文化中濡染四年,也一定會印刻上獨屬於這所學校的精神基因。

走心標語的嘗試,其實就是校園文化的具象體現,也在無形中激發着學生的潛意識:學校不希望你們因循守舊、不苟言笑,而是鼓勵靈動的推陳出新,提倡真摯的情感表達。創新需要合適的土壤,這樣的表達和“暗示”多了,寬鬆、自由的校園氛圍自然會被營造出來,學生們的思維也會因此變得活躍,繼而引發許多讓人驚喜的創造。

比如,“女生節”“男生節”“光棍節”等五花八門的年輕人節日,過得不只是熱鬧,更有對不同校園羣體的觀照與重視;“紅迷”協會、泰拳小組、“碼農”俱樂部等你方唱罷我登場的創意社團活動,也不斷豐富着校園文化的多元性,培育着學生們基於興趣的歸屬感。而通過鼓勵個性化、有創意的文化創造,大學不再是高高在上、冷冰冰的抽象概念,在不斷參與、豐富校園文化的過程中,學生們的主人翁意識才能真正被激發出來。

其實,在大學中,一代有一代的境況,一代也有一代的特色表達。不一味墨守成規,放手讓學生去表達出新,反而會使校園文化的傳承更有活力。比如,近幾年,在武漢大學的“櫻花節”上,無論是學生們舉辦的櫻花詩歌邀請賽,還是他們身着漢服,於櫻花樹下體驗“一樽酒,一彎月,一衣飛花”的迷人風光,都是一種基於地域特色、校史和傳統底藴的再挖掘和再創造。比起一板一眼的灌輸式教育,這樣的校園文化傳承明顯更為深入、更加動人。

因此,對於高校來説,從一個個小細節做起,走心地注入開放、人文、自由的教育理念,讓一個個“有趣的靈魂”得以被滋養、有機會發揮,是與知識傳授本身同樣重要的使命。因此,可以通過舉辦活動、提供場地、設立基金等方式打造良好的校園環境,也可以提升學校圖書館、博物館等基礎設施建設,營造包容、開放的校園氛圍。土壤培育好了,便可靜待花開。

青年時代,環境對人的巨大影響是毋庸置疑的。以怎樣的理念培養學生,就會培養出學生怎樣的精神氣質。大學創意暖心標語背後,是校園文化的靈動表達。這樣的細節變多了,活力與創意自然會隨之湧現。

《光明日報》( 2020年09月02日 02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71 字。

轉載請註明: 開學季橫幅中的文化表達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