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穩定的父母,孩子會更有安全感、幸福感,發展出穩定的自我,身心健康地成長。
我們應該跳出情緒的束縛,用正確的方式去解決實際問題。
情緒穩定的父母,才會培養高情商的孩子,你一定要謹記3點!
1、有效溝通,增進親子關係,加強對孩子的瞭解
溝通永遠是解決問題的有力武器。
不管孩子表現出什麼樣的行為問題,只有我們瞭解背後的原因,才能“對症下藥”,更好地幫助孩子改正過來。
高質量的陪伴,是加深我們和孩子的關係,提升溝通質量的基礎。
孩子們有了平等的思想,懂得維護自己的權利。我們只有平等地和他溝通,才能贏得他的合作,否則一定是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
假設孩子做錯了一件事,我們可以明確地指出他的錯誤,但不要辱罵他。可以給他提供建議,和他一起商量怎麼彌補過錯,防止這類事再發生,而不是狠狠地罵他一頓,然後幫他善後,替他負責。
2、建立規則、有原則地執行
很多時候,孩子不夠自覺,是因為家長一開始沒有明確規則,孩子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
特別是在孩子年齡小的時候,不要指望孩子能夠勤奮、高效、自律地完成該做的事情。一開始靠的是“他律”。
家長在對孩子習慣養成比較重要的事情上,和孩子商量着制定出一系列規則。比如關於電子產品的使用時間、寫作業和玩耍的先後順序、吃零食的量和次數、起牀與睡覺的時間等。
3、體驗後果法,引發孩子的思考
生活中,在合適的時候我們也可以採取這種體驗後果法去引導孩子,孩子在具體的情境中經歷過一遍,認識到不同選擇帶來的後果,引發思考,從而學會做出正確的選擇。
比如孩子怎麼都不願寫作業,可以告訴孩子可以不寫,只是要承擔被老師批評懲罰的後果,當孩子有過一次這樣的體驗後,自然而然會選擇按時完成作業。
對於懲罰而言,立即執行是確保懲罰有效的關鍵。一般來説,如果孩子一旦犯錯後立刻就能體驗到犯錯的後果,那麼他對這件事的記憶就會更加深刻,不容易出現我們常常説的“好了傷疤忘了痛”的情況。
孩子就像一張白紙,父母是最先在紙上落筆的人。
父母應當教會孩子的東西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穩定的情緒。
真正有教養的人,早已戒掉了情緒。管理情緒很難,但卻有益於身心。做個情緒穩定的人,做自己情緒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