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流傳一句話: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這説明在培養孩子的行為習慣方面,家庭教育的作用不容小覷。
孩子學習成績的高低,家庭因素佔據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甚至超過學校因素!
班級前10名的孩子,90%都來自3種家庭,看看有你家嗎?
1、父母愛讀書學習的家庭
現在很多父母為孩子不喜讀書而頭疼不已, 卻不懂得反思自己。很多父母認為,只要孩子用功讀書,自己負責賺錢養家就行了,沒有必要再讀書學習。
可是,當孩子每天耳濡目染的,都是沉迷於電視節目、手機遊戲的父母,又怎麼能指望他們主動愛上讀書呢?
喜歡閲讀的父母,一般比較博學,他們面對孩子稀奇古怪的“十萬個為什麼”,不是“百度知道”,而是爸爸媽媽知道,張口就能給出答案。
2、會良性溝通的家庭
許多家長都在感慨,現在管教孩子怎麼越來越難呢?動不動孩子就跟你對着幹。父母與孩子之間説不到幾句就開始吵起來了。教育孩子的時候,完全沒有方法,全靠吼!根本溝通不起來!
很多父母與孩子的溝通喜歡用説教式,長篇大論,恨不得一下子把孩子的缺點揪出來,讓他一下子改正。
如果你經常指責孩子這裏做的不對那裏做的不對,甚至劈頭蓋臉訓一頓,久而久之,孩子向家長關閉了自己的心扉。
因此,為了與孩子溝通,首先要做到傾聽孩子的心聲。孩子將這種被信任感帶到學習中,它就會變成孩子內在的學習潛力和動力,就更容易促進孩子學習成績的提高。
3、制定規則的家庭
俗語説:“無規矩不成方圓”自有其道理,因為有了規則,所有家庭成員才能夠做到心中有序,進而心有序則事有序,知道什麼時候自己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
這樣,孩子就不會情緒焦躁、無頭緒,在規則中又能夠自由想象和自主,比如零花錢,規則規定哪天發放,發多少,但不干涉金錢的去向,孩子可以存,可以送人,也可以購買自己或親朋喜歡的物品等,父母只建議不干涉,這就是規則中的自由!
規則的目的並不是用來約束孩子的,而是要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語言、行為都張弛有度,形成規則中的自由;到超市能懂得遵守超市規則,在遊樂場能遵守玩樂規則,圖書館能做到安靜,餐廳能做到不大聲喧譁等等!
中國在全世界也是最重視教育的國家,很多中國家庭省吃儉用,拿出大把的鈔票花在孩子教育上,都期盼自己的孩子能成為學霸,未來能上一所好的大學,走到社會上更能有立足之本。
但是,這種後天的努力,不僅僅是孩子自己的努力,父母和家庭,也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