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女人上穿短襦或衫下着長裙,佩披帛,顯得如此高貴而自信

在唐代女人的穿衣很有講究,除了外穿披巾、精美的半臂外,還有上衣衫子與下賞襦裙,這些傳統經典共同組成唐代女子服裝。

唐代女人上穿短襦或衫下着長裙,佩披帛,顯得如此高貴而自信

衫子屬夏服,是漢代以後出現的一種沒有襯裏的單衣。唐朝衫子多為寬領大袖,以紗羅縫製,輕如煙霧、薄如蟬翼,隱約可見肌膚。

“衫”是唐代女性日常穿用的長袖上衣,式樣為窄袖短身。唐代各種文獻中,但凡提及日常女裝,上衣多稱作“衫子”“衫”,衫一般指單衣,到了冬天,則改用夾衣,也成為“夾衫”。

唐代女人上穿短襦或衫下着長裙,佩披帛,顯得如此高貴而自信

當時“衫”的樣式隨着年代的不同流行趨勢也不同。初唐時期流行窄袖衫,詩詞中就有“紅衫窄裹小擷臂”等描述,中晚唐衫子則略微寬鬆一些。

衫的領子樣式也很複雜,根據出土的唐代陶俑、壁畫等文物可以看出,有直領對襟、交領、圓領對襟、圓領斜襟等多種形式,領型不同,暴露的幅度也大不相同。

唐代女人上穿短襦或衫下着長裙,佩披帛,顯得如此高貴而自信

唐朝貴族很流行穿紗,貴族流行大紅大紫的顏色而平民相對淡雅。唐朝女子出門要戴面紗,後來流行戴一個帽子上面垂下黑紗。

值得注意的是,電視劇中常設的酥胸半露領口低開的情況並非初唐就已出現。到武周開元前後,衫子的領口才開得較低,出現一些“淡紅衫子掩酥胸”的畫面。

唐朝是古代時期民風最開放的一個朝代,唐朝時期的女子的地位也相對於其他朝代女子要高上許多,她們在生活上和穿衣打扮上都比較開放。所穿的衣飾更是單薄和大膽。

唐代女人上穿短襦或衫下着長裙,佩披帛,顯得如此高貴而自信

在唐朝上朝時和一些正式禮儀場合,包括皇后在內的女性不會穿成電視劇裏的樣子,但不排除特別愛美、大膽和時髦的女性可能會穿成那樣。

但從的唐代人俑和壁畫遺留下來的唐朝服飾看,唐朝服飾確實有一點低胸裝,但並不是一個普遍的現象,一般人不會穿成那樣,而且也並非從唐初即開始出現這種着裝傾向。

唐代女人上穿短襦或衫下着長裙,佩披帛,顯得如此高貴而自信

​元稹有詩云“藕絲衫子藕絲裙”,張佑詩曰“鴛鴦繡帶拋何處,孔雀羅衫付阿誰”,從這些詩句看,唐代女子着襦、衫已非常普遍,而且喜歡紅、淺紅或淡赭、淺綠等色。

到了盛唐時代有了袒領,領口開得很低,早期只在宮廷嬪妃、歌舞伎者間流行,後來連豪門貴婦也予以垂青,從唐墓門石刻畫和大量陶製女俑來看,袒領流行開來,或許已經遍及黎庶。

唐代女人上穿短襦或衫下着長裙,佩披帛,顯得如此高貴而自信

這種唐女襦裙裝成為唐代乃至整個中國服裝史中最為精彩而又動人的一種配套裝束了。襦一般只長到腰,很短,是唐代女服的特點。

唐代女子非常重視的下裳形式。裙腰上提高度,有些可以掩胸,下身僅着抹胸,外披紗羅衫,使上身肌膚隱隱顯露。這是那個時期女性服裝區別於其他朝代的顯著特點。

總之,唐朝女服較之其他朝代,具有強烈的自信心與流行意識,更加追求大氣飄逸與華麗絢爛。上穿短襦或衫,下着長裙,佩披帛,加半臂是唐代女子的傳統裝束。各位看官,你説呢?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40 字。

轉載請註明: 唐代女人上穿短襦或衫下着長裙,佩披帛,顯得如此高貴而自信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