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苑|一隻補了52只銅釘的碗
除了與一般收藏愛好者無緣的被冠以“家有錢財萬貫,不如鈞瓷一片”“黃金有價鈞無價”的鈞瓷外,任何瓷器,不管是古瓷還是現代瓷,不要説是破碎的,哪怕只是有一丁點兒的邊緣毛口,都會大大影響其價值。但是,筆者卻傻傻地珍藏着一隻曾經被碎成六瓣後請“釘碗補碗”師傅修補好的10英寸大湯碗!
記得小時候,凡是家裏的瓷碗瓷盤有了裂縫或者不是敲得粉身碎骨而僅是碎成幾瓣又能完整拼成不缺損的,就會仔細保存好有損傷的碗盤本體和瓷片,等到弄堂口吆喝着“釘碗補碗呦——”的師傅來了,就請他給破碗打補釘——因為這樣可以比買新的省不少錢。
那時的“釘碗補碗”師傅外套着一掛白飯單,肩挑一對小木箱,扁擔一頭掛着一個轉陀。當攬下瓷器活後,師傅就打開自己帶的小帆布摺疊凳子,坐下後把一塊白布攤在自己的兩條大腿上,加上原先的一層白飯單,立馬組成了一個臨時工作台。
只見師傅沿破碗本體的缺口和相配瓷片的側面塗上少許瓷泥,然後仔細地拼接成碗的原樣。接着用一根帶鈎子的長線,一頭勾住碗邊,另一頭反覆紮緊固定碎片的位置後,再把碗放在大腿與小腹之間用不重不輕的巧勁夾住,用刷子蘸水塗抹需打補釘碗盤的裂縫兩邊。接下來就來回拉動轉陀中間連着麻繩的一根杆子,轉陀中軸會飛快地轉起來,中軸下端的“金剛鑽”就在沿裂縫兩邊各5毫米處鑽出一個個不貫通的對稱小洞,小洞周圍有白色的粉末和着水浮出來。然後師傅用一柄小銅榔頭逐個把10毫米長兩頭有尖勾中間略寬的扁銅條釘敲進兩兩相對應的小孔中,最後擦清碗盤的外周,在接縫和銅釘處塗抹上瓷粉,鬆開鈎子,一隻瓷碗就修補好了。
因為釘子的材質有銅鐵之分,所以釘碗補碗的價格除用釘數量外也有所不同。不過,當大人和師傅商定釘碗補碗的價鈿後,一般都會關照一聲:“釘子打得密一點,阿拉鈔票照付!”我家這隻大碗可能因為碎成六瓣,又要盛湯,所以銅釘都是兩隻連在一起打上以增加牢度。
改革開放後,房子越住越大,我家也因此搬了三次家。為了新居的整潔,每次搬家總要丟棄一些既沒有收藏價值又不實用的老舊東西,其中就有不少有點缺口和補過的舊碗舊盤,但就是捨不得這隻補了最多銅釘的大碗,還讓其佔了新居玻璃櫃的一角。曾經有老友看到我玻璃櫃裏陳列的這隻碗不解地問我:你怎麼把這一隻打補丁的碗放在這裏?言外之意,像這樣的破碗,又不是名窯的古瓷,不值得收藏。
於是我告訴老友,我不單純是為了收藏這隻碗,更多的是為了收藏碗外面那52顆銅釘,因為每次看到它們就彷彿在我耳邊又響起半個世紀前在我們上海街頭“釘碗補碗呦”的一聲聲吆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