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孩子,10年後有什麼區別?差距很明顯

由 務高林 發佈於 經典

導語 

很多孩子都是活潑好動的性格,但是也有孩子性格偏文靜內向,因此孩子們之間不同的性格,也就導致了他們會有不一樣的行為舉止。有些孩子喜歡出去和小夥伴一起玩,然而有些孩子卻喜歡呆在家裏看書。 

“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孩子,10年後差距很明顯 

梁燕有一個8歲的兒子,叫小杰,比起其他調皮搗蛋的男孩子,這個孩子就乖巧得多了,行為舉止斯斯文文,別人家的孩子都喜歡往外面跑,小杰卻喜歡宅在家看書,學習成績方面也不用父母操心。 

可是隨着年紀的增長,上了高中以後,小杰還是一樣的內向,他的日常生活只有兩點一線,家裏和學校。 

連班主任都不禁為他擔心,於是就找來小杰的媽媽梁燕,跟她反映,  小杰在學校的性格很內向,話也很少,幾乎與其他同學沒有任何交流,導致他在學校都沒有朋友,  建議爸爸媽媽多引導孩子能夠放開自己,試着與其他同學交往。

確實,小杰這種情況是有必要引起家長重視的,或許這種情況一兩天看出來對孩子有什麼不利影響,  可是10年後有什麼區別呢?可想而知,之後的差距就會很明顯了。

那些小時候調皮搗蛋的孩子雖然不讓父母省心,經常出去浪,行為舉止都很任性,讓父母很擔憂,可是長大後的變化卻令人意想不到,  他們不僅表達能力出眾,結交了不少好朋友之外,大腦活躍,思維敏捷,也令他們在學習和工作上游刃有餘。

所以説,想知道“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孩子,長大後會怎樣的區別,看看10年後的差距很明顯。

確實,每個孩子的性格都不一樣,這也就導致他們今後的命運不同,然而對於那些過度內向的孩子,家長們就要及時引導了。 

做法 

家長如何引導性格內向的孩子?

1、帶孩子經常出入聚會和活動

針對一些性格內向的孩子,  家長可以試圖帶着孩子們出入一些聚會和活動,特別是親戚朋友之間的這種聚會,既能夠讓孩子認識到一些小朋友,又能夠促進家庭關係的融洽。  另外,在家長和孩子空閒的時間裏,一起去旅行,看看外面的世界,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2、鼓勵孩子參加集體活動

當家長得知孩子的學校有集體活動時,可以鼓勵孩子踴躍報名參加一些文藝晚會或者校園運動會之類,  讓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漸漸融入集體,學會與其他人相處,可以達到鍛鍊孩子與人之間溝通的能力。

3、尋求老師的幫助

對於孩子在家庭生活中的情況,家長或許可以瞭如指掌,然而孩子在學校中的表現,家長恐怕就無從得知,所以這時候就需要老師的配合了,  只要家長能夠實時瞭解孩子在學校中的表現,就能夠與老師一起探討,然後對症下藥,找出孩子內向的問題所在了。

結語 

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變得活潑開朗的同時,也能夠讓自己省心,可是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孩子變得很淘氣,也會稍微有點任性,為了不壓制孩子的天性,家長們有時候適當放手,不用管制太多,也能夠任憑孩子的性格往積極的方向發展。 

今日話題:你家孩子是屬於這兩種孩子中的哪種呢?

 

我是小鴻兒媽媽,是一名2歲寶寶的媽媽,也是一名高級育嬰師。  有關更多的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分享給更多的人,別忘了點贊 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