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與戰國: 兩個的時代戰爭形態有何不同?

春秋與戰國: 兩個的時代戰爭形態有何不同?

春秋與戰國,總是被人連着脱口而後。

然而,即便是這兩個時間段直接相連,其戰爭形態所反映出的社會風貌也是截然不同。短短數百年時間,便將禮儀戰爭推到了兼併戰爭的新時代。

西周時,由於視野的限制,大多數週人將自己所在的天下視作全部世界。

而這個天下,與諸侯的封國還有士大夫的傢俱有同構的結構。諸侯間的友好與交惡,本質上屬於諸夏兄弟之間的家事。作為大家長的周天子,就是矛盾的調停人。

春秋與戰國: 兩個的時代戰爭形態有何不同?

 早期的諸侯與周天子不是親戚就是盟友

由於主要封國的領袖家族要麼是姬姓同宗,要麼是開國功臣。所以在最初的若干代,統治集團內部關係比較親密,周王與諸侯聯繫也比較多。

但是日久天長之後,諸侯子孫間聯繫的減少,周天子與諸侯間實力對比的緩慢變化。西周對外作戰態勢的起伏,以及氣候變法登變量等不穩定變量的作用。各種量變積累成的質變就是西周到東周的轉折。

周王室東遷到了洛陽,失去了控制天下的中軸線豐鎬--洛陽一線的西端。但周王室作為一個實體政權,有自己獨立的政府、軍隊與領土,自然也有自己的外交政策。

儘管衰敗,但是作為天下共主的神聖性依舊還在。

所以霸主應運而生,作為諸侯中的強者,協助周天子維持諸夏世界的秩序。

春秋與戰國: 兩個的時代戰爭形態有何不同?

 大部分時候 周天子不會遭到諸侯的背叛

周天子賜予霸主以“伯”的稱號,意思是霸主是諸侯的大哥。

在家天下的思維中,大哥的作用是維持秩序。要做的是懲罰不守禮制者,扶持弱小和即將滅亡的政權。而不是大動干戈地打破諸夏世界的體系。

相應的,作為諸夏世界的對立面,諸侯霸主會去討伐蠻夷戎狄建立的小國。

齊、秦、晉、楚就從周邊蠻族政權得到了很多領土。當然,秦晉等大國也會為了自己的利益,毫不客氣的討伐周遺民和姬姓小國。著名的典故“假道伐虢”和“唇亡齒寒”,説的就是早期晉國對同宗諸侯小國的殘酷兼併。

春秋與戰國: 兩個的時代戰爭形態有何不同?

 春秋時期的霸主 往往都是兼併周邊地區產生的

但是這種秩序,最終在諸夏世界的外圍出現了鬆動。

楚國屢屢打破禮制,挑戰天子,並率先稱王。到了春秋末期,各個中原諸侯都出現了大夫把持國政的局面。在中原諸侯停止征戰後,由晉楚爭霸引發的吳越爭霸成為了爭霸的主戰場。吳國和越國,都先後被中原諸侯和周天子奉為霸主。

由於總體上缺乏周禮文化的約束,所以吳越爭霸出現了舊霸主被新霸主兼併的情況。吳國作為霸主,不再能號令諸侯前來救援自己。這是之前的春秋時代鎖沒有的。

春秋與戰國: 兩個的時代戰爭形態有何不同?

 夫差的失敗也預示着一個時代的結束

到了戰國初年,周王室內亂。在韓趙的干預下,周王室內分化出東周和西周兩個公國。

所以,繼楚王稱王之後,周天子的權威再次降低。與此同時,經過了數個世紀的混戰,各個主要戰國都在各自的史書中,構建以自己為中心的世界觀。

魏國的史書《竹書紀年》將魏國自稱為“夏”,魏王就是夏王。

此書論證了三晉大夫崛起壯大,成為諸侯、最後稱王的合理性順序,間接否定了周天子的權威。秦國由於佔有周朝發源地,所以面對西邊的戎狄時,秦人經常自稱為“夏”。

春秋與戰國: 兩個的時代戰爭形態有何不同?

 竹書紀年就是諸侯自主中心意識的體現

誕生於齊文化的《公羊傳》,也將齊國和中原的殷商故土稱為“中國”,

其他地區是諸夏,而西周故土已經淪為蠻夷之地。楚國早在春秋時代,就已經仿效天子自行稱王,大有自成一系的氣概。

因為沒有了最後的思想顧慮與包袱,而且諸子百家中,也不乏“定於一”的宣傳造勢。所以兼併的態勢只會越來越激烈頻繁。

春秋與戰國: 兩個的時代戰爭形態有何不同?

 公羊傳也是齊國本位思維的體現

地緣因素與地域文化因素

春秋與戰國: 兩個的時代戰爭形態有何不同?

 位於天下中心 往往是地緣形式最差的

事實上兼併早在春秋初年就開始了。受傳統文化約束更少的周邊大國,本身就是不斷兼併蠻夷戎狄的產物。

甚至那些名流至今的中等諸侯國,比如魯國、宋國、鄭國和衞國等等,本身也在不斷兼併更小的三流諸侯國。宋國和魯國這種歷史悠久,爵位較高的諸侯,本身還有附屬於自己的小聯盟。但這些勢力位於中原內線,是為了監視殷商遺民而設置得,所以經常出現互相牽制的問題。

也因為這些勢力的存在,晉楚兩大國的爭霸也有了緩衝區與爭奪對象。

兩大國的爭霸,很多時候就是圍繞着宋國與鄭國的歸屬開展的。為了不打破力量平衡,不招來天下仇恨,這些中等諸侯國沒有被滅。

春秋與戰國: 兩個的時代戰爭形態有何不同?

楚國是最早大規模滅國的諸侯 

與北方相比,南方的楚國早在春秋時代,就有用兵迅速且兵不厭詐的特點。

而且楚國在早期兼併戰中,就打了很多攻城戰。位於歷史轉折點上的吳越爭霸,本身則更加殘酷血腥,是更加你死我活的搏殺。

進入戰國後,以往各國交界處的蠻族政權已紛紛消失,大國間的緩衝地帶是逐漸沒有了。

位於中原的中等諸侯國們,衞國和魯國國土萎縮,失去了爭霸的可能性。鄭國被韓國所滅,宋國遭到了齊國的吞併,各大國之間的緩衝區更少。

於是,韓國和魏國成為了新的中央國家,成為了天下的咽喉和腹心。

但是三晉沒有就此沉淪。繼承了法家文化的他們,迫於危機意識率先變法圖強,反而成為了戰國早期最有活力的勢力。魏國是戰國早期的霸主,進而刺激了其他國家的變法運動。這意味着華夏世界的局部統一正在加快生成。

春秋與戰國: 兩個的時代戰爭形態有何不同?

 三晉諸侯的變法思維 對後世影響極大

戰爭模式的變化

春秋與戰國: 兩個的時代戰爭形態有何不同?

 政治格局的變化 也帶來了戰爭的進化

隨着思想觀念與政治格局的變化,軍事與戰爭形態也出現了新氣象。

傳統的春秋軍隊主要由國人和貴族構成,從小接受各種文物教育,所以素質相對較高。

這才有了講究個人武藝和儀式感的陣前單挑。由於各國的規模尚未擴大,國家沒有形成集權體制,無法極端徵集大量資源。

春秋與戰國: 兩個的時代戰爭形態有何不同?

 春秋戰爭的小規模 其實就是禮儀文化的影響

所以諸夏世界的觀念猶存,戰爭的長度往往只有一天。

這是為了避免持久戰的消耗,也是要避免戰爭對於農業的干擾。春秋早期冬夏季是不作戰的。為了避免搜尋對手,才有了提前在邊疆約戰的習慣。

到了戰國時代,知識從上向下的傳播、實體領土國家的誕生和疆域的擴大與衝突的激烈化,有利於戰爭的集權機制出現了。

這與諸子百家中重視功利與實用性的兵家、縱橫家和法家有關係。制度的需要又讓前者大行其道,這種機制又反作用於戰爭本身,導致了兼併戰爭的進一步殘酷化和激烈化。

春秋與戰國: 兩個的時代戰爭形態有何不同?

 單兵素質的下降 讓軍隊對集團紀律有了新的需求

平民中的國人和野人區別消失。在單兵素質下降的同時,對集體戰術的要求呼之欲出。

所以戰國時代的史書少了對個人武力的描述,多了對將領戰功的記載。為了統一,曠日持久的兼併戰爭導致了持久戰和攻城戰的增加與技術進步。所以春秋和戰國時代的戰爭,才會呈現出不同的風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511 字。

轉載請註明: 春秋與戰國: 兩個的時代戰爭形態有何不同?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