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優在電影《天下無賊》中有一句經典台詞:“21世紀什麼最貴,人才!”
無論是對於當下,還是對於歷史,這句話都是顛簸不破的真理。
所以,當我們從另一個視角來審視三國這段歷史時會發現,這段羣雄逐鹿的精彩大戲,實際上也是一場激烈的人才爭奪戰。誰掌握了最優秀的人才資源,誰就能最終擁有天下。而説起用人,就不得不提曹操了。
在羣雄並起的戰亂年代,曹操幾乎是最善於察人、用人的一方諸侯。他曾用一首《短歌行》,抒發自己求賢若渴的心聲,其中有這樣幾句: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山不厭高,水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為了吸引人才,曹操也曾幾度下求賢令,他是把網羅人才看得比搶地盤、搶糧食還要重要的。
因此,在曹操帳下,也就呈現出了“謀士如雲、猛將如雨”的生動局面。
曹營的謀士奇多,多到甚至顯得有點浪費,荀彧、荀攸、郭嘉、賈詡、程昱、司馬懿等皆有王佐之才;
曹營的猛將奇多,既有張遼、樂進、張郃、徐晃、于禁組成的“五子良將”,還有宗親曹仁、曹洪、曹真以及夏侯淵、夏侯惇等諸夏侯作為得力干將,而且大多還是文武雙全的智將。
曹操的“唯才是舉”讓其最終能統一北方,然而,其子曹丕繼位後,卻否定了“唯才是舉”,改弦更張確立了“九品官人法”,作為自己考察選用人才的依據。
按照“九品官人法”,人才的出身門第成為一項重要的考察標準,原來的世家大族自然體會到了“皇恩浩蕩”,而一些出身寒微的人就註定與仕途無緣。
西晉取代曹魏以後,“九品官人法”仍然被使用,並進一步造成了世家大族與寒門子弟的對立,也就是“士族”與“庶族”的對立。
那麼,曹丕究竟為何沒有延續老爸曹操的優良傳統呢?下面,我們來詳細看一下曹操、曹丕的人才觀,並分析其背後的深層次原因。
一、曹操“不拘一格”
曹操之所以敢於不拘一格、唯才是舉,這與東漢末期落後的人才選拔機制有很大關係。
在東漢時期,朝廷選拔人才做官,主要是通過兩種途徑:徵辟和察舉。
徵辟是一種“自上而下”的選拔官員的制度,無論是皇帝還是下面州、郡、縣的官員,均可以按照自己的用人標準,從社會上選拔使用人才。
這種選人方式極為靈活,也能夠做到不拘一格、唯才是舉。但是,豪門子弟與寒門子弟並不在同一起跑線上,前者被選中的幾率無疑更高。
而且,長持以往,這種選人方式還會變成“利益交換”的途徑,豪門向官府輸送利益,官府從豪門選拔人才。
與徵辟不同,察舉是一種“自下而上”的選人方法。其運行方式是先由基層推薦人才,然後再由上面進行考察,合格後即可錄用為官。
與徵辟相比,察舉似乎更加公開透明,但其缺點也顯而易見。察舉注重德才兼備,尤其注重品德,所以又叫“舉孝廉”,即一個人既孝且廉,就具備了當官的基本條件。
然而,名聲、品德這種東西也是可以人為造假的。東漢後期,“清議”之風盛行,湧現出一類專門品評人物的“專家”。而“專家”評價人物,當然也是帶着“有色眼鏡”的。更有一些沽名釣譽之徒,故意用虛偽的德行來騙得好名聲。
此外,察舉還有一個弊端就是過分注重品德而忽視了才能,如果只考察德行,像漢初開國功臣陳平這種有才但少德的人,將永無出頭之日。
而此時天下正羣雄逐鹿、分崩離析,恰似秦末諸侯混戰、天下大亂的翻版。
曹操清醒的認識到,如果再按照品德、出身這些桎梏來選拔人才,那自己必將在“人才爭奪戰”中被淘汰。
殘酷的現實讓他最先驚醒:一定要不拘一格選用人才,“用人所長,天下無不用人。用人所短,天下無可用之人”。
在他的陣營中,有的人是東漢朝廷的官員,有的是人無名的寒微之士,有的人是其他陣營的背叛者,有的人是俘虜的降將。但曹操對他們不貼標籤,不扣帽子,皆能做到用人之所長,不論過往,不計前嫌。
我們拿曹操的“五子良將”舉例子:
張郃是袁紹在官渡之戰兵敗時的背叛者,但曹操並不在意,當聽説張郃來投降時,他十分高興,贊張郃為“韓信歸漢”。
再如張遼、徐晃皆是曹操曾經俘獲的降將,但他們都在曹操手下有了不一樣的人生;而於禁和樂進都曾經是出身寒微的士卒,但在曹操的手下,都培養成了統帥千軍萬馬的名將。
所以,歷史上對曹操用人有這樣的一句評價:
“(曹操)知人善察,難眩以偽,拔于禁、樂進於行陳之間,取張遼、徐晃於亡虜之內,皆佐命立功,列為名將”(《三國志》引《魏書》)
但即便是手下人才濟濟,曹操仍然沒有停止對人才的渴求。
公元208年,曹操赤壁兵敗後,感到仍然需要更多人才來輔佐自己完成統一大業,於是發佈了第一道《求賢令》。在文中,曹操甚至表達了要與賢人君子共治天下的決心:
“自古受命及中興之君,曷嘗不得賢人君子與之共治天下者乎?”(《求賢令》)
之後,曹操又兩次發佈求賢令,再次重申自己“唯才是舉”的主張:只要是人才,就可以不論出身、不計名聲、不問德行,來為我效力!
當然,曹操用人也有自己的不足之處,像楊修、孔融、禰衡甚至是荀彧,最後都被他用種種手段殺害。
但總體來講,正是因為曹操的“唯才是舉、不拘一格”,才讓他成為一統北方的勝利者。
二、曹丕“九品官人”
公元220年,曹操病逝,其長子曹丕即位,這就是魏文帝。
曹丕在位僅僅7年,作為並不多,最重要的要數下面這兩項:一是廢掉漢獻帝,結束了延續400年的大漢王朝,自己稱帝;二是實行了著名的“九品官人法”,廢止了曹操的用人制度。
“九品官人法”究竟是什麼呢?簡而言之,大概有以下兩點:
1、設置“中正”,作為品評人物的人員。“中正”即中正官,一般各州設大中正官,各郡設小中正官。中正官由各州郡長官推薦,後來改為由朝廷指派,相當於今天的“組織部長”。他們的工作,就是負責對本地的人才進行品評。
2、品評人物。各州郡中正官按照如下三個程序品評人物,一是調查人才的家庭背景,主要是其父輩、祖輩的為官情況,如爵位和品級高低等;二是對人才的德行、才能進行走訪調查;三是確定品級,從上往下分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個品級。
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出,“九品官人法”幾乎是把東漢末年的“徵辟與察舉”制度照搬了過來又稍加改良,曹丕既要看中人才的德行,又要考察人才的家庭,然後綜合考量。
“九品官人法”在實施之初,確實也發揮了一定作用。
曹操當年在殘酷的戰爭年代施行“唯才是舉”,確有功利和實用成分,他只注重人才的才幹,強調能用,但忽視了人才的德行。
如果一些人“有才無德”,又被放在了關鍵的崗位,反而會起到巨大的負面作用。
現在,曹丕再次強調選舉人才時要德才兼備,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道德示範作用,對維護曹魏的統治是大有裨益的。
另一方面,曹丕在用人上對其家庭有所考量,也是照顧到了當時各世家大族的利益。
曹丕在即位幾個月後就篡漢自立,當然會有重重阻力,如果能爭取到這些世家大族的支持,則會事半功倍。
而曹丕用“九品官人法”給世家大族子弟開了合理走進仕途的口子,這是對他們的最大實惠。所以,在用人上向世家大族傾斜,這也是鞏固統治的實際需要。
綜上,“九品官人法”實際上是綜合了東漢的“徵辟察舉”與曹操的“唯才是舉”,既要注重人才的家庭背景,又要看中人才的道德與才能。
不過,因為有“徵辟察舉”的遺傳,在其身上出現的問題,在“九品官人法”中也一定會出現。
沒過多少年,人才的選拔權就被各地的世家大族所把持,家庭背景幾乎成為了推薦人才的唯一標準。
到了西晉時期,也就形成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的局面,那些掌握社會資源的門閥世族開始“贏家通吃”,阻斷了下層人士上升的通道。
當然,這種制度結下的惡果,也需要制度的設計者自嘗:
曾經“謀士如雲、武將如雨”的曹氏後來人才凋零,被司馬氏輕易所架空;
結束三國亂世,完成統一大業的西晉,只給歷史留下了浮華和混亂,成為口碑最差的統一王朝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