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100次,你也未必知道藏在這裏的秘密!

明孝陵與明顯陵這兩座南方的皇家陵墓聲名顯赫,大有看。它們相比北方的十三陵並不遜色,是明清皇家陵寢的重要組成部分。代表了中國佔代陵墓修建的最高水平,並充分展示了皇權至上的思想。

來100次,你也未必知道藏在這裏的秘密!

位置明孝陵位於江蘇省南京市紫金山南麓獨龍阜珠峯下,明顯陵位於湖北省鍾祥市東北7.5千米的純德山。

歷史背景明開國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馬氏合葬於明孝陵。從洪武十四年(1381)正式動工,至永樂三年(1405)建成,歷時25年。先後調用軍民10萬,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規模巨大。由於陵墓的地面木結構建築大多毀於1858年清軍與太平軍之戰,現僅存下馬坊、禁約碑、內紅門、碑亭中壁、石像生、方城明樓下部等磚石建築。

明顯陵是18座明陵中的第12座帝陵,建於明正德十四年至嘉靖四十五年(1519-1566),歷時46年,是嘉靖皇帝朱厚熜的父親恭睿獻皇帝朱佑杬和母親章聖皇太后的合葬墓,也是明中葉個重大歷史事件——“大禮儀”的結果。

規模 明孝陵是南京地區建築規模最大的帝王陵寢,陵垣周長達225千米。現存的僅為陵園最後部分,其總體佈局分為兩部分一是導引建築的神道;二是陵寢主體建築,即朱元璋的葬地。

明顯陵佔地1.83平方千米,其中陵寢部分佔地0.52平方千米,是一座高水平的明帝陵園。

來100次,你也未必知道藏在這裏的秘密!

景點導覽

明孝陵

相傳明太祖朱元璋死後,為了防止後人盜墓,曾於同一天從南京13個城門同時出殯,而且車馬儀仗完全相同,使人難辨真偽。當年陵園內亭閣相接;享殿中煙霧繚繞,松濤林海,鹿鳴其間,氣勢非凡。但因後期屢遭兵火,現僅存神烈山碑、下馬牌坊、大金門、四方城及神功對德碑、神道石獸獅、獬豸、駱駝象、麒麟、馬等六種24只,神道石柱二,文臣武將各四。

四方城是一座碑亭,位於衞橋與中山陵之間,其頂部已毀,僅存方形四壁,內有立於龜趺座上的石碑一塊,碑文由朱棣親撰,計2746字,詳述明太祖的功德。陵墓的神道由此開始,向西經外金水橋(今紅橋),繞過梅花山再折向北,長約1800米,它開了彎而且長的先例並影響了明清兩代。其中段為石象路,路上相向排列着12對石獸,後面是一對高大的華表,上雕雲龍,氣勢不凡。折向北面的神道上分別列着4對身着盔甲或蟒袍的文臣武將,可惜有些已經損壞。石人石獸的體型都很巨大,是明代石刻的藝術珍品。

明孝陵的享殿為清同治十二年(1873)復建,比原來的要小得多內供奉朱元璋畫像。享殿後有甬道,盡頭是石橋,又稱昇仙橋,意思是過了此橋即為“仙界”。橋北是一座城堡式建築,稱方城,有石級可登城頂。城頂原建有宮殿式建築明樓,但頂部及木質結構已毀,現僅存四面磚牆。在方城頂上極目遠眺,可見北面的“寶頂”,這是一個直徑約400米的圓形大土丘,即朱元璋和馬皇后合葬的地宮。它的四周有條石砌成的石壁,其南邊石壁上刻有“此山明太祖之墓”七個大字。

來100次,你也未必知道藏在這裏的秘密!

明顯陵

明顯陵是中國中南地區唯一的一座明代帝王陵墓,也是明代帝陵中最大的單體陵墓,葬有明世宗嘉靖皇帝的父母。陵園共有兩重,外圍是平面呈“金瓶”形狀的外羅城,建有陵門兩座,均以磚石砌築,為面闊三間的無樑殿,單檐琉璃瓦歇山頂。大門至陵寢為石鋪神道,長達1300多米,兩側依次立有華表及獅子、獬貂、駱駝、卧象、麒麟、立馬、卧馬各一對;武將二對,文臣、勳臣各一對,全用漢白玉雕琢而成,肅穆莊嚴。內城正門為隆恩門,其後為隆恩殿,僅存殿基琉璃瓊花、雙龍壁等。隆恩殿後依次為陵寢門、二柱門、石五供、方城明樓。方城平面呈正方形,邊長9.2米樓內置“恭睿獻皇帝之陵”碑,相連有前後寶城。前寶城呈橢圓形,城內寶頂下為明正德十五年(1519)所建玄宮。後寶城為圓形,寶頂下的玄宮為嘉靖十八年(1539)所建,內停放恭睿獻皇帝和章聖皇太后的棺柩。這種“一陵兩冢”的陵寢結構,為歷代帝王陵墓中絕無僅有。兩座寶城上共有向外懸挑的散水螭首16個,是獨特的排水系統。

來100次,你也未必知道藏在這裏的秘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52 字。

轉載請註明: 來100次,你也未必知道藏在這裏的秘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