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漢文帝霸陵開始,許多陵墓依山為葬,即“鑿山為穴”。這種建制主要目的是為了防盜,事實上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如唐乾陵至今保存完好,成為史學界的一大慶事。人們對乾陵的開發,都懷着一種渴望的心情。特別是漢代中山王劉勝夫婦墓的發掘,證明了沒有經過盜掘的陵墓,確實是寶貝無數。然而,沒有被盜的山陵,僅僅是冬天裏萬物蕭條中的幾棵常青樹,大量的山陵還是被盜墓之徒打開了墓道口,洗劫了隨葬品,對此,填塞墓門的巨石也感到困惑。
1968年,人民解放軍某部指戰員正在河北省滿城縣陵山上施工,忽然在主峯的一個坑道內發現了巨大的洞穴,這就是聞名全國的漢代中山王劉勝墓。後來,他們又觀察了陵山上的岩層和溝岔,在劉勝墓北100多米處,發現了值得注意的跡象:在那裏,天然的石灰岩層呈現出斷裂的現象,在其下部的山溝裏則堆存許多人工打鑿的小薄石片,和劉勝墓附近的情況相同。
考古工作者對上述現象進行了分析,認為岩層斷裂是人工擾動的結果,山溝中的小薄石片是開鑿墓洞時遺留下來的,因此推斷這裏還存在一座類似的墓,果然又挖出了劉勝夫人竇綰的墓。
不管是劉勝的墓或是竇綰的墓,入口的墓道(或稱隧道)都作斜坡式。中間填以大大小小的石塊或黃土。劉勝墓墓道口是土坯封門,竇綰墓以磚封門,在磚牆、土坯間又澆灌熔化的鐵水,鑄成一道鐵牆,封閉得十分牢固。寬大的廳堂後室之間,沒有發現機關暗械,僅在前堂的後部發現了一道關閉的漢白玉大門,兩扇門上都裝有銅質鍍金的獸面銜環,門後有頂門石。
從這一點看,只能説是模仿了活人的宮室宅院,並不意味着有防盜的性質。倒是墓道內鐵水澆灌的鐵牆,防盜的目的不言而喻,但在作為發掘工具的鋼釺之下,也是四崩五解。
比之稍晚的西漢魯王及其親屬的五座墓,位於山東省曲阜縣九龍山半腰處。1970年山東省博物館發掘了四座。在這四座崖墓中,三號墓規模最大,容積達2900平方米。最高處可達18.4米。墓門用19塊長方形巨石堵塞,其中一塊刻有“王陵塞石廣四尺”。可惜的是,這四座墓均早年被盜,堅硬的封門也無可奈何盜墓賊的魔手。
魏晉南北朝時期,東晉穆帝的永平陵和恭帝的衝平陵,都是在建造前先在山上掘一個長約20米、寬8米、深7米多的大豎坑,然後砌造墓室,下葬後,封閉墓門,再填土夯實。衝平陵的封門牆設計也頗費心機:由封門牆、封門磚、擋土牆三部分組成。封門牆在甬道之前,封門磚在甬道內口處。為了保護墓室,還加固封門牆,在封門牆後、甬道兩側修有用磚和夯土合築的擋土牆。
原指望盜墓者知難而退,沒料到多重的封門,反而激起了盜墓者對陵墓的更大欲望“封門如此牢固,可想地宮內一定金玉燦爛”。1954年底,考古工作者發掘該墓時,發現了盜洞多處,隨葬物多已遺失,留下的是盜墓者看不上眼的陶瓷器。
齊景帝蕭道生是明帝之父,生前未做過皇帝,死後被迫尊景皇帝,陵號修安。該墓的建制非常奢侈,封門牆更是寬大厚實,共有兩道,每道寬7.6米、厚0.6米,二牆之間夾有0.25米厚的石灰層。甬道內還有兩道石門,明顯和劉勝墓內的石門位置不同,是為防盜而設。可惜的是,其下場同恭帝的一樣,封門牆被盜墓者挖穿,地宮內大量珍品流失,僅留下一些陶器和生鏽的鐵器。
可見,磚牆、土坯砌得再厚,仍是擋不住盜墓者的連續挖掘。於是,唐代依山為陵的地宮,再一次採用了漢代墓門澆鑄鐵水的技術。《唐會要》記載:“乾陵之宮,其門以石閉塞,其石縫鑄鐵,以固起其中。”陵的隧道呈南北向,斜及墓門,寬3.78米,進深65米,全部用石條迭砌,石門之間以鐵栓嵌住,再將鐵水灌注於石條和鐵栓之間,上面覆土夯實,真可謂是固若金湯。加上地宮到地面高達104米,通往山腰的棧道早已拆除或毀壞。二者加之,一般盜墓者只能是可望而不可及,連五代的大盜墓賊温韜,也在風雨聲中望陵興嘆。
除乾陵之外,其它唐陵被温韜盜掘了不少,包括堅固的昭陵在內。據載,昭陵墓道內也全部用石條疊砌,間以石灰灌注,但終究還是沒有逃脱被盜掘的厄運。石頭雖硬,可在盜墓者的“精誠”之下,也不得不開,何等的痛楚!
以後的宋陵不以山為葬,全部是暴屍於野。明清地宮雖然看守嚴密,但也統統成為盜墓者的犧牲品。
結語
如果説土木之軟,坯磚勝之;坯磚之軟,岩石勝之。可惜二幹多年的陵寢制度發展史,伴隨的也是盜墓者的發展史。依山為陵的岩石也感到困惑不解:“為何吾沉重堅硬的身軀,卻擋不住盜墓者的血肉軀體?”厚葬答曰:“吾之存在,爾命中註定該遭此劫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