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曾風靡一時的台詞就出自豫劇《七品芝麻官》。自古以來,官員都是直接對接百姓的權利執行者,他們的處事態度直接關乎到各階各層的生存之道,百姓都希望能夠遇到“為民做事、不為己做官”的清廉官員。
畢竟,貪官污吏統治下的民眾苦不堪言、無處申冤。慾望面前,鮮有官員可以設身處地為百姓着想、為百姓謀福,污濁的泥石流中也會存在與眾不同的清流,如名垂青史、萬古流芳的包拯。
包拯聲名遠揚、婦孺皆知,幾乎人人都可以説上一段包拯斷案的奇事。眾人對包拯並不陌生,近些年來,隨着我國影視行業的不斷髮展,包青天被拍成了多部系列影視劇,像《狸貓換太子》、《怒鍘陳世美》、《包青天之打龍袍》等驚心動魄的大案,眾人已耳熟能詳。包拯的智慧不僅體現在政治層面,通過今天所説的這件小事,你會對包拯有個新的認識。這件“小事”是什麼?
一、事無鉅細、認真對待,包拯巧妙斷“牛舌”
“識清氣勁,直而不撓;凜乎有歲寒之操。”包拯的字典中,沒有“敷衍”二字,很多人得知此事後,不由得感慨:包拯果然是天生做官的好苗子。這件事和一頭牛有關,怎樣的一頭牛可以引得包拯如此重視?
這個案件説小不小、説大不大,主要看破案者以怎樣的態度去面對它。首先,我們先來回顧一下當時的案發場景。
宋仁宗慶曆年間,當時39歲的包拯在安徽揚州天長縣做縣令,年輕的包拯體恤民情、心疼百姓,對百姓的訴求儘量都一一解決。
上任不久,就接到了一個農夫的求助,農夫無奈且痛心地告訴包拯:自家的牛舌頭讓人給割了。茫茫人海,如何找出兇手?
在科技落後、沒有攝像頭的年代,想要精準定位、直擊現場、實在不易,更何況在夜黑風高的夜晚,農夫對案發時的場景已全無印象。
包拯聽完農夫的訴説之後,不由得思考三個疑點:
第一:兇手為何不直接殺死耕牛、而要割掉牛舌頭?
第二:兇手出於怎樣的動機對耕牛下如此毒手?
第三:兇手為何對農夫家的地形如此熟悉?在割牛舌頭的時候,竟然沒有驚動農夫?
忽然,包拯在沉默一會兒後靈機一動,他問農夫:“你來告狀時有其他人知道嗎?”農夫表示自己是秘密前來、無人告知,因牛舌頭一直流血不止,如果被其他人得知牛將要死亡,那他必定會揹負官司。
包拯得知情況後,心生一計,對農夫説道:“你回去將耕牛宰了,第二天拿到熱鬧的集市上售賣,小偷自然會來自首。”農夫會照做嗎?
農夫自然會心不甘情不願,他憂心忡忡,耕牛在宋朝的地位極高,為了發展生產,宋朝的統治者特意為保護耕牛立法立據,凡是無辜傷牛殺牛者一律要判刑。本身耕牛就已受傷,包拯卻還讓他殺牛,這是出於何種目的?但看到包拯堅毅的眼神,農夫放棄多想,便回去照做。
夜晚時分,農夫按照包拯吩咐,偷偷將牛殺死。
清晨時分,農夫推着牛肉去集市售賣,牛肉在宋朝是極為稀缺的存在,只有身份高貴之人才有膽量、有資格使用牛肉,稍有不慎就可能深陷牢獄。
但是,農夫這麼一賣牛肉,眾人都知道他殺死了耕牛,農夫雖然擔驚受怕,但為了找到兇手,他硬着頭皮賣牛肉。後來,農夫怎樣了?
二、小偷自投羅網、包拯一語中的
果不其然,農夫賣牛肉後,不久便有人前來報案,説有人殺牛賣牛肉,請求治他的罪過。告狀者原本以為會立下功勞,結果被包拯當場拿下。
起初,告狀者還想裝愣賣傻,在包拯嚴厲的言辭下,告狀者心態大崩,和盤托出了自己的惡行:“原來他和農夫前段時間鬧下了矛盾,一直想要報復農夫,但找不到合適的機會,便想到了借刀殺人”,通過割牛舌頭,讓牛流血身亡,從農夫揹負殺牛之罪身陷牢獄。
那麼,小偷鄰居計策得逞了嗎?
當然不會,天網恢恢、疏而不漏,這個殺牛兇手千算萬算沒有算到包拯的逆向思維。包拯跳出了他們固有的思維圈,以逆向思維的方式設計的這個圈套,讓兇手無處遁形、插翅難飛。這起案件也是包拯上任後處理的第一起刑事案件,案子一破,農夫對包拯感謝萬分,包拯不僅救下了他的性命、也對無辜喪命的老牛有個交代。
三、細推包拯斷“牛舌”案
一個小小的“牛舌案”藴藏着巨大智慧,雖然當時沒有先進的科技、沒有發達的偵破手段,但包拯用原始的破案方式和超前的智慧,不動一兵一卒就將真兇捉拿歸案,這種破案思維對後世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我們先來梳理一下他的破案思路:破案者最忌諱帶有情緒化、偏向化,包拯每次在接到案件時,都無比的沉着冷靜,他將自己度身於案件之外。
只有縱觀全局、才能運籌帷幄,在蛛絲馬跡中找到有用線索。包拯真的是“神”嗎?
當然不是,他能夠為民請命、為牛破案,源自於包拯當官的初心,他在百姓的角度、以公正的態度縱觀全局,想不成功都難。
這起案件分為三大部分:首先,包拯考慮了兇手割牛舌頭的動機,判定為是報復作案。如果兇手真的為財,大可不必費盡周折地割掉牛舌頭,割牛舌頭一方面是泄憤、另一方面為報復。
接着,包拯深入推理,如何讓兇手可以自行露面。能夠讓兇手露出馬腳的方式就是農夫出事,於是包拯開始放長線釣大魚。
最後,讓兇手知道農夫已經殺牛的罪行。包拯讓農夫回去立馬殺牛賣肉,只有和農夫有仇之人才會迫不及待地舉報報案。不出所料,農夫的鄰居自投羅網。
《宋史包拯傳》曾如實描述了當時的場景:(包拯)方調知揚州天長縣。有盜割人牛舌者,主來訴。公曰:“第歸,殺而鬻之。”尋復有人來告私殺牛者,公曰:“何為盜割牛舌?”盜即款伏。四、繼“牛舌案”後,“匿金案”令人拍手稱讚
“拯為開封,其政嚴明,人到於今稱之。而不尚苛刻,推本忠厚,非孔子所謂剛者乎。”可以説,看似毫不起眼的“牛舌案”為包拯此後的“斷案如神”做了極大的鋪墊,熟能生巧也頗有道理。微小的案件,其實,最能彰顯一個人的智慧,除了智判牛舌頭案件,包拯還偵破了一件“匿金案”,這起曾毫無頭緒、令人頭痛的案件在包拯手中,不到兩個時辰就完美偵破,破案手法簡直令人歎服,歷史長河中,恐怕也只有包拯敢這麼做,“匿金案”發生了什麼?
宋仁宗嘉佑二年,此時,58歲的包拯擔任開封府伊,有一個商人前來報案:“自己隨身攜帶的數量銀子不翼而飛”。
一次,商人賺得一定銀兩後,在衣錦還鄉途中遇到了昔日多年的老友,商人老友在得知商人帶有銀兩時,極力地勸他喝酒,並承諾一定會幫他照看好這些銀兩,出於對朋友的信任,商人喝的酩酊大醉。
次日,當商人醒來時,發現好友和黃金不翼而飛,他急忙前去找好友對峙時,不僅沒有要到黃金,反而被老友奚落。
後來,商人萬般無奈之下找到包拯幫忙,包拯在瞭解到事情的來龍去脈後,讓商人在府中等候。
隨後,便讓下屬拿了一份公文外出,萬分焦慮的商人看到包拯如此氣定神閒,不由得懷疑他的辦事能力。
再後來,不到兩個時辰,下屬就抱着商人的銀兩回到府中,商人萬分驚喜,問包拯:“是如何做到的?”。
原來,包拯是讓下屬拿了一份商人好友的認罪書,前去詐一下商人好友的妻子,如果他的好友真的昧下了商人的財產,勢必會將銀兩交由妻子保管;如果沒有昧下,商人好友的妻子必定會據理力爭。
果不其然,他的妻子在看到這張認罪書時,以為東窗事發、事情敗露,毫不猶豫地將事情和盤托出、將銀兩悉數上交,“匿金案”成功破解,不服包拯都不行。
小結
無論是“牛舌”案還是“匿金案”,都彰顯了包拯的破案智慧,令人肅然起敬。一個秉公處理、大公無私的人,怎能不受到當地人們的愛戴?
回顧包拯的一生,這位生於公元999年的北宋名臣,於公元1062年去世,享年64歲,包拯去世時:“京師吏民,莫不感傷;嘆息之聲,聞於衢路”。作為北宋時期頗有聲望的斷案高手,包拯在死後被追封為“孝素”,這是對他一生的最佳認可。
因公私分明,性格耿直,包拯得罪了不少人。“不愛烏紗只愛民”需要付出仕途浮沉代價,聰慧如包拯,他怎會不知秉公執法的利害?和權貴對抗必定會影響自己的前程,但他淡泊名利、廉潔公正,希望能夠用忠誠厚道的辦案態度為百姓謀得福利,是“凜不可奪節之志”的偉大人物。
參考資料:《宋史包拯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