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對於孩子來説,過分的粗心大意不僅僅會對他們的生活造成麻煩,在學習上也會栽很大的跟頭。
這種“馬虎病”會使孩子在考試上,不注重細節而丟失很多的分數,而至於為什麼會如此的粗心和馬虎,其實主要與這兩個方面的能力有關。
1、注意力
粗心,換個説法其實就是不細心,而不細心其實是因為孩子們的注意力比較薄弱,常常不能夠集中到自己現在所做的事情上。比如説:在上學出門前,孩子需要準備自己上課需要帶的文具、書本等等。
在做這件事情的時候,他們的心裏卻在想早飯要吃什麼,上學時要跟小夥伴們分享什麼趣事。
這樣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下,往往就會導致粗心大意,忘記帶一些必要的工具。因此,注意力不集中,就往往會導致粗心和馬虎。
2、思維能力
思維能力指的是人們在工作、學習時需要在頭腦中經過一定的分析,將獲得的信息處理為解決問題的方法的能力。簡單的來説,其實就是指處理信息、正確思考的能力。
比如:孩子在考數學時,正在專注某一題的運算,將題目中所給予的信息匯入到腦中。
但是如果他們的思維能力比較薄弱,信息就常常獲取的不完全,非常容易看錯題、漏掉信息,最終導致計算錯誤而丟了分。
因此,孩子思維能力的強弱也會影響他們粗心大意程度的嚴重與否。
孩子們常常會有做事馬虎的情況,在瞭解導致這種情況發生的兩種原因之後,家長就可以有針對性的幫助孩子們改掉這個壞毛病,那麼就可以試試以下的兩種方法。1、標籤效應
這個效應其實很容易理解,就是父母可以為孩子貼上一些有益的、積極的標籤,久而久之,他會受到這些標籤潛移默化的影響,讓自身的行為變得和標籤上的內容相符合。
比如:家長可以在孩子考試取得不錯的成績後,表揚他們説這次非常的細心、專注,一點也沒有因為粗心丟分,讓孩子們繼續保持;或者是出門之後發現完全沒有少帶東西,也可以表揚他是一個細心的人。
通過這樣長期的為孩子貼上細心的標籤,慢慢的他們的行為、處事都會往標籤上靠攏。
當然,家長也不能盲目的誇獎。如果孩子犯了錯,表現出一些馬虎的行為,父母仍然誇他們細心。這就會使他們的認知出現偏差,把粗心和細心這兩種概念模糊起來,從而認為自己做的就是對的,這就會起反作用了。
因此,家長如果發現孩子有粗心大意的行為,該批評的時候要適當批評。但更多的還是要誇獎自家寶寶細心的方面,使他們往標籤上細心的方向靠攏。
2、樹立目標
在給孩子貼上細心的標籤後,同時也可以為他們樹立一些小目標,通過一個個短期的小目標,從而來達到改善孩子們粗心、變細心的大目標。
比:父母可以給孩子定下“今天出門後不少帶東西”這樣一個小目標,並且在出門之後立馬讓孩子們檢查。
如果孩子真的達成了,就可以表揚他,並給他一些小獎勵,讓他們體會到細心所帶來的成就感。
這樣他們慢慢的就會願意去專注、細心以獲得家長的表揚和肯定。
通過設立每天的一個小目標後,家長們還可以慢慢的設立中期目標。
比如説:一個月的考試中都不因馬虎而丟分,對於能很好完成每天目標的孩子來説,這是一個有挑戰,但又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這樣既會給他們一定的挑戰性,又讓他們敢於去嘗試。
當父母發現自家孩子既能優秀的完成短期目標,又可以非常好的達成中期目標後,那麼離徹底改掉粗心大意這個大目標也就不遠了。
標籤效應與樹立目標這兩個方法,如果相輔相成的使用,那麼效果就更加好了。等孩子完成了每天的小目標之後,家長就可以表現出對他們的肯定和鼓勵,為他添上細心的標籤。這樣孩子既願意專注,又會不自覺的往細心方面靠攏,可以説是事半功倍。
當家長髮現孩子粗心大意的程度非常的嚴重,就需要先弄清楚他們粗心大意的原因,並且有針對性的引導,讓他們做出改變。
上文中所提到的兩種方法都不是短期立刻能見效的,都需要家長耐心、長期的引導孩子們。等孩子變成一個注意力集中、思維能力強、做事不馬虎的人後,對於他們的學習和生活都大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