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風千里
“上馬要像蜢蚱一樣敏捷,騎在馬上要像磐石一樣穩固,奔馳要像閃電一樣神速”——1941年彭雪楓在組建新四軍騎兵部隊時對官兵提出的騎兵訓練要求
作為冷兵器時代速度與衝擊力量的中堅,騎兵在人類千年的戰爭史中發揮着無可替代的巨大作用,這種憑藉馬匹四肢獲得高速行進能力的部隊,具有行動快捷迅速,衝擊力強,受地形和氣象因素影響小等優勢,歷來被兵家視為主力部隊的尖刀。
早在先秦時代,騎兵部隊在我國就作為獨立兵種出現,此後歷經千餘年發展和演變,成為古代戰場的主角之一。不過到了清末,八旗和綠營裏的傳統騎兵在近代槍炮面前不堪一擊,加上訓練廢弛,中國的騎兵部隊還未能跨入近代化的門檻就已經式微,清廷在建設新軍時曾一度嘗試以西洋方式組織近代化騎兵,但也最終在辛亥革命的狂潮中破滅。
清末新建陸軍時的騎兵,所騎乘的是矮小的蒙古馬
儘管在一戰爆發時,
馬克沁機槍的威力徹底澆滅了騎兵部隊昔日的威風,甚至有人嘲諷道:“當戰壕架起機槍,騎兵唯一的任務就是給步兵做飯。”
但在很多特定的作戰地區,特別是近代中國這樣地域遼闊,交通設施落後,部隊武器裝備和作戰理念仍然達不到現代化標準的地方,騎兵依然可以發揮極大的作用。民國建立後,很大地方軍閥都保留了相當數量的騎兵部隊,不過隨着形勢變化,中國的馬政與騎兵建設基本已經到了荒廢的邊緣,到抗戰全面爆發前,無論是當局的馬事行政體系,還是民間牧馬業,都已經破敗不堪,加上天災和瘟疫橫行,原來養馬業興盛的內蒙、西北等地私營馬場大批破產。
據相關數據顯示,到1932年,全國的產馬量已經從民國初年的500萬匹鋭減到不足100萬匹。馬政的全面荒廢帶來一大惡果就是馬匹質量的嚴重下滑。由於現代畜牧技術原為普及,馬匹培育雜亂無章,馬種出現了嚴重退化的現象,清末時期國產蒙古馬和三河馬平均身高尚且可以維持在1.32米左右,而到了抗戰前卻下降到不足1.28米,甚至有人痛心道:“若不在建設馬政,亟圖生產,再愈十年,全國產馬行將滅種!”
東北易幟前,在黑龍江海倫縣負責保護外國攝影師的奉軍騎兵
民國時期的一名馬伕
馬政的全面荒廢,致使騎兵作戰能力日趨衰弱,加上訓練本就廢弛,抗戰前夕的中國騎兵與一般輜重運輸部隊無異,基本喪失了騎兵原有的作戰理念。
儘管從1932年開始,南京當局開始着手整頓馬政,並對騎兵訓練進行重新規劃,但依然於事無補。
相比之下,日軍騎兵部隊可稱得上是“兵強馬壯”。早在明治維新初期,日本就從法國引進了一匹阿拉伯種馬,並開始培育新型馬種。到1877年,日本在冊的軍馬平均身高已經達到1.38米。之後,日本又成立專門的馬匹育種機構,從西歐引進先進的畜牧技術和各類優良馬種,全面地改良本地馬匹。到甲午和日俄戰爭時期,日本騎兵配備的馬匹平均身高已經超過1.42米,儘管於西方主力馬種的素質與訓練程度依然又一定的差距,但已經遠遠超越了當時中國所能找到的最優質馬匹。
馬匹素質的改善極大提升了騎兵的作戰能力,日本的騎兵戰術從秋山好古時期便全面參考法國,之後又習歐洲各騎兵強國之長,總結出自己的一套訓練-作戰體系。
到抗戰時期,侵華日軍騎兵用軍馬的平均身高已經達到了1.60米,日本兵普遍身高矮小,但日軍軍馬無論是體型,耐力還是速度都讓人印象深刻,以至於得到了“大洋馬”的綽號。
從明治到昭和時期,日本選育的戰馬品種
甲午戰爭時期,侵入遼東地區的日軍秋山好古騎兵旅團,打頭陣者正是秋山好古
抗戰初期,機械化程度本就不高的日軍在面對作戰裝備和理念更加原始的中國軍隊時,騎兵的威力便凸顯起來。特別是在深入中國內地時,相對平坦開闊的地形成為騎兵理想的作戰場地。日軍騎兵憑藉高素質的馬匹和高超的騎術,屢次以長途奔襲,迂
{!-- PGC_COLUMN --}
回包抄等方式給蔣軍和各地方派系軍隊的後勤輜重部隊以沉重打擊,而中國方面的騎兵部隊面對日軍強勢衝撞時又往往難以招架,這種冷兵器遺留下來的作戰方式,居然給當時的中國前線部隊帶來了巨大的陰影。
抗戰初期一名日本騎兵士兵,所騎乘的馬比中國馬優良
在抗戰進入相持階段後,
沉醉於消極抗日的蔣氏沒有條件也沒有動力去整頓已經破敗的騎兵部隊,振興中國騎兵的重任,落在了當時的八路軍和新四軍肩上。
由於需要長期進行敵後作戰,部隊對快速機動性的要求很高,騎兵部隊的特點剛好滿足了我抗日武裝力量在敵後發起偵察和襲擾的作戰要求。早在土地革命時期,陝北紅軍就開始組織訓練成建制的騎兵部隊。1928年,西北工農革命軍騎兵隊成立,這便是人民軍隊騎兵部隊的濫觴。到1933年,原紅26軍第2團的騎兵連擴編為騎兵團,下轄兩個連,並在陝甘寧邊區進行襲擾作戰,並屢有斬獲。
到長征時期,紅四方面軍也在西康地區成立了騎兵師,下轄3個團,共計3000名騎兵,這支騎兵算是當時所有紅軍隊伍裏規模最大的騎兵力量。此外在1936年,西路軍在西渡黃河時也成立了騎兵師,不過於次年在河西地區與馬步芳軍隊激戰時,與西路軍主力一起全軍覆沒。
紅軍時期的騎兵部隊雖然作戰英勇,但限於馬匹素質和騎兵技藝低下,能起到的作用相當有限。
1936年紅四方面軍的一支騎兵部隊
1936年,陝北紅軍抗日先鋒隊的騎兵連
到八路軍成立之時,下轄的三個主力師只有幾個騎兵營,雖然不久後129師所屬的騎兵營被整編為騎兵團。但這一命令形同一紙空文,被升格的騎兵團極度缺乏馬匹,武器和各式裝具,又得不到有力的資金支持,幾乎成了有名無實的存在。面對這一窘境,129師騎兵團移駐南宮縣,向當地各界民眾發起號召,發動羣眾捐贈馬匹。成效頗為顯著,不久騎兵團就新增了800餘匹馬,當然老百姓捐贈的馬匹多是用於耕種和拉貨的蒙古馬或三河馬,這些習慣於慢動作的馬匹能否適應騎兵快節奏的作戰環境,誰心裏也沒有底,只能在訓練中逐步挖掘這些馬兒的潛能。
八路軍騎兵手持寬刃大刀進行衝鋒訓練
訓練中的129師騎兵部隊,教官騎乘的戰馬明顯高於其他士兵的馬匹,應該是一匹俘獲自日軍的戰馬
因為缺少合適的馬刀,最初129師騎兵部隊官兵都是直接揮舞着鬼頭大刀上陣。
到1940年,在曾有豐富騎兵作戰經驗的曾玉良接任團長後,129師騎兵部隊的作戰能力才有了質的飛越
。這種獨立作戰的騎兵團多次奔赴敵後突襲,牽制了日軍大量兵力,日軍為了消滅這種善戰的騎兵隊,將精鋭的騎兵第4旅團調往北方冀南一帶參與掃蕩。1942年4月,在日軍的重兵圍剿下,我冀南軍區決定分部突圍,曾玉良麾下的騎兵團負責突破敵包圍圈,在向大辛莊挺進時,遭遇日軍騎兵第四旅團第26聯隊的阻截,曾玉良巧妙地將騎兵和步兵配合使用,先派騎兵將敵軍引誘到步兵伏擊圈後,用機槍集火射擊,然後再派騎兵前來收割殘敵,結果這支日軍精鋭騎兵隊被打得四散而逃,騎兵團成功突破敵軍的包圍圈。
原屬馬步芳後為湯恩伯所節制的青海騎兵第8師
在馬背上演練長槍技法的青海騎兵第8師士兵
相比於八路軍,對於騎兵的認知,新四軍卻經歷了更加沉痛的過程。1941年4月,重建後的新四軍第4師在津浦路西遭遇湯恩伯部隊兩個師的襲擊,其中原屬馬步芳的青海騎兵第8師對第4師多次騎兵衝鋒,
所屬的第32團幾乎被打得全軍覆沒,連師長彭雪楓也險些被騎兵包圍。在這次慘烈的遭遇戰中,敵騎第8師遠超中央軍的作戰素養和馬匹質量給彭雪楓以巨大刺激,遂決定成立自己的騎兵團。
當年8月1日,第4師騎兵團正式成立,通過繳獲和發動羣眾捐贈等方式,總算湊了幾百匹馬。但馬具和馬刀卻讓彭甚為頭疼,打製馬具和馬刀的能工巧匠不難找,但所需的鋼鐵原料讓物資匱乏的新四軍官兵傷透了腦筋。在寄希望於發動羣眾尋找鋼鐵不久,一條意外之喜傳來,據當地河工提供的消息,當局曾經將一大批用於疏浚河道的鋼材沉入洪澤湖中。彭立刻組織官兵下湖打撈,很快成噸的鋼材被打撈出水。有了這批鋼材,馬鐙,馬鞍等器具的鋼鐵材料問題迎刃而解。但馬刀的問題,彭雪楓卻有自己的想法。他見識了敵騎8師使用的窄刃馬刀(類似於我國傳統的雁翎刀)駭人的劈砍效率,
他深知普通的寬刃鬼頭大刀根本不適合馬上作戰,日軍裝備的32式甲型軍刀最為上乘,但只能從繳獲中獲得,彭便萌生了自己動手製作馬刀的念頭。
他與騎兵團長周純麟一道組織開火,反覆研究,甚至親手繪製圖樣,並徵求官兵的意見,最終參照日製32式軍刀,吸收馬步芳騎兵的馬刀樣式,創造性地製成了一款適用於新四軍的新型馬刀。該款馬刀擁有護手圈,長度比32式長了5釐米,這讓它在實際劈砍時具備很大的優勢。在當地能工巧匠的協助下,這款馬刀被製作得非常鋒利,
在試驗中,可以瞬間劈碎兩個疊加銅板而不破損,這款馬刀完成研製後並沒有正式編號,戰士們只是將其親切地稱為“雪楓刀”。
新四軍第四師的騎兵部隊
日軍使用的32式甲型軍刀,這款軍刀亦大量被我軍俘獲,成為最為官兵喜愛的馬刀
新四軍研製的雪楓刀
對於騎兵的訓練,彭雪楓和周純麟更是一絲不苟。第4師騎兵團專門舉辦了騎兵幹部訓練班,專門學習和訓練騎兵編隊與劈砍技術。在訓練中官兵相互配合共同摸索進步,很多官兵被馬摔得鼻青臉腫,第二天仍然堅持上馬操練。同時,由於馬匹的素質有限,周純麟對馬匹的日常養護也是格外重視,在堅持進行愛馬護馬教育,教導官兵將馬匹視為自己的親密戰友的同時,他還親自檢查馬匹健康情況,餵馬時間是否規律,草料是否給足,馬棚是否打掃乾淨等等,事無鉅細均親自掌握。正是在這樣嚴謹的作風下,新四軍第4師的騎兵隊伍迅速壯大,很快成為各個紅色騎兵部隊中的翹楚,甚至被八路軍的騎兵部隊視為學習的榜樣,並很快在實戰中表現出強大的威力。
在青紗帳中訓練的八路軍騎兵部隊
1942年3月,新四軍第四師9旅旅長所部全殲馬馨亭所部,作戰中騎兵團迂迴穿插給了敵軍致命一擊。同年,騎兵團又在知屏山與黑塔山一帶圍殲了前來進村搶糧的日偽軍。而在反掃蕩作戰期間,騎兵團更是屢次出擊,多次從日軍側後發起突襲,給掃蕩中的日軍和偽軍以極大震懾。當然新四軍騎兵團最經典的戰例莫過於1944年10月對青海騎兵第8師發起的復仇之戰,雙方在豫皖交接遭遇,在交戰中,騎兵團憑藉高超的騎術,縱馬馳騁,並同時在馬背上用馬槍精確瞄準,加上雪楓刀更強的劈砍力,僅出動600餘騎兵的第四師就將擁有2000餘騎兵的敵軍盡數殲滅,完成了一次響噹噹的雪恥之戰。
抗戰時期,
八路軍與新四軍的騎兵部隊在敵後縱橫馳騁,給敵軍造成了很大殺傷,成為一支令人聞風喪膽的尖刀力量。
經歷了8年抗戰的歷練,這些紅色騎兵隊伍迅速成長,成為當時中國戰鬥力和戰績最為突出的騎兵力量,而在此後的解放戰爭中,羽翼漸豐的騎兵部隊更是迷信裝甲部隊的蔣軍見識到了騎兵的威力,甚至創造了“騎兵打坦克”的經典戰例。
如今騎兵部隊的身影已經逐步遠去,但昔日戰馬的嘶吼,馬刀的劈砍聲,依然是我軍戰史上值得回味的篇章。
【深耕戰爭史,弘揚正能量,兵説歡迎各方投稿,私信必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