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二十二年二月十七日,一個名叫寇連材的宦官在西市問斬,時年二十六歲。此事當時的帝師翁同龢在日記中記錄道:
“又聞昨日有內監寇連材者,戮於市。或曰盜庫,或曰上封事。未得其詳。”
後來經過了王文韶等人的日記證實,寇連材的確是因為“上疏言事” 而罹禍,時間是被斬前兩日,也就是二月十五日。據一些目擊者回憶,寇連材臨行前“神色不變,整衣冠,正襟領,望闋九拜,乃就義”。確實是一條好漢,也許正是因為如此時人談及其人其事也多有溢美之詞。日後梁啓超甚至還作《烈宦寇連材傳》,將其附列於《戊戌政變記》之後,並感慨道:
“寇監不朽矣!”
其實,寇連材與之後的百日維新毫無關係,而其本人實際上的思想卻與再往後的義和團運動不謀而合,也就是説,寇連材和維新派根本就是風馬牛不相及,梁啓超等人將其引為同道,完全是為了欺世盜名。
那麼,這個寇太監究竟在奏疏中説了什麼?
這在當時就眾説紛紜。譬如,日後以康有為梁啓超為首的一干人就咬定了説寇連材在奏疏中怒斥慈禧太后專橫跋扈,所以要求慈禧太后不要再干預朝政;並要求嚴懲賣國賊李鴻章等等……其實,這些內容都是康有為和梁啓超等人自己編的。
幾年前,晚清史的巨擘戚其章先生在清宮檔案裏找到了這份奏疏的復件。發現這個奏疏不僅錯字連篇而文法不通,其內容讓人看了也是天雷滾滾——“朝廷應禁止修築鐵路、建造輪船;禁止國人使用洋藥治病;洋槍打硬不打軟,大清官兵必須以“軟牛皮”做甲冑來抵擋洋槍洋炮;大清官兵應該“頭戴英雄帽,足登連襪鞋,襖褲宜瘦”,以“火槍、洋戟子,藤盤、削刀”為武器……
總之,就是今天軍迷論壇和出租車司機的水平。
在平常,對這種胡言亂語慈禧太后的處理方式是直接扔一邊去。但是這次卻不然,慈禧太后竟然龍顏大怒,之後立誅寇連材。慈禧太后這種反常的表現其實是出於兩方面的考慮:
首先,這個寇連材在宮中也算是比較有體面的宦官。但是有清一代制度不同於以往,對宦官防備甚嚴。宦官不僅得干政,而且一旦犯了這一條就要被凌遲處死。而這位寇連材竟然在甲午戰敗之後公然議論朝政,這無異於給慈禧太后為難——在當時舉國上下輿情激憤,都急着找一個替罪羊來給甲午戰敗來背鍋。此時李鴻章已經被扣上了賣國賊的帽子,但是朝中的各派勢力還都想再找一個人跟着陪綁,而且這個人還不能是個小角色……也就是説此時的大清朝已經到了一個很敏感的時刻。此時寇連材上疏言事會讓慈禧太后出於一個很尷尬的處境——她要是不處置寇連材,那作為“老領導”的她就會有縱容宦官干政之嫌。慈禧太后要是不表現的特別憤怒,那這個事絕對不會“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反而會不斷髮酵,最終讓慈禧太后坐實縱容“宦官干政”的罪名,從而背上“破壞祖制”的罪過。
其次,就慈禧太后憑着自己幾十年的政治鬥爭經驗而言,她的第一個反應就是:這事兒沒那麼簡單——也就是説,寇連材肯定就是個馬前卒,在他背後定有指使!但是,問來問去,寇連材反覆表示自己並無指使。一向知人善任的慈禧太后此時也逐漸看出來寇連材確實不像有人指使的樣子。於是也就放下心了。至於怎麼處理寇連材那是想都不用想,大部分帝王都相信“殺一人救一船人”——把寇連材殺了,這事兒就此結案。省着再有人藉此做文章。
於是糊里糊塗的寇連材就這樣被明明白白的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