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話幫孩子找回拼搏狀態

調查:

孩子返校後在課上睡着了

小辰是小學三年級的學生,上週返校復課後,又能跟小夥伴一起上課的小辰心情特別激動,不管上課下課,總想找同學説話。老師多次提醒後,小辰在課上減少了説話的次數,但聽講效率卻不高,好多次都跟不上老師的講課速度。小辰的班主任王老師説,孩子們經過幾個月的居家學習,無論從生活節奏,還是學習方式上,都有些與課堂教學脱節,課上注意力不集中、聽講效率不高、課後反饋不及時等情況時有出現。孩子情緒興奮卻緊張不起來的情況特別普遍,甚至有的孩子因為作息時間沒有調整過來,在上課時睡覺打起了呼嚕。

據瞭解,在非畢業年級,特別是低學段的學生中,返校初找不到學習狀態、學習興趣不高的現象比較普遍。為此,學校老師都進行了教學進度的調整,更多關注課堂上學生的表現,減少減輕作業負擔,對學生普遍感到困惑的地方進行細緻講解。

家長不妨

用成長思維看待孩子

和平區昆明路小學心理教師趙嵐説,孩子都有自己的學習節奏和興趣點,親子間在學習上的矛盾,往往是因為家長情緒過於焦慮。這種焦慮源自家長的擔憂和與他人的比較,產生矛盾也是因為家長忽略了學習動力應該是孩子自發的,而不是家長催促的結果。通過在學生中的調查我們發現,無論哪個年齡段的孩子都很在意家長對自己説“你不行”。因此我們建議家長要對孩子的優點或進步表示出驕傲從而激發出孩子的興趣和潛能,而不是抓住“你不行”大做文章。

作為全國首批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昆明路小學在學生和家長中嘗試過多種主題的心理教育活動。本學期返校復課後,昆明路小學開展了“從容悦心”心理訓練營,以正念冥想為主要形式,在下午的全校廣播時間開展。通過七日心理訓練營,幫助孩子更好地應對外在世界發生的變化,穩定內心世界,積蓄積極的力量,更好地應對生活與學習。比如,老師會告訴孩子上課認真聽講,轉移對口罩的過分關注;提醒家長跟孩子一起調整作息,穩定孩子的生物鐘,讓孩子精神飽滿地投入學校生活。

趙嵐建議家長不妨用成長型思維來看待孩子,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現在遇到的困難,鼓勵孩子勇於接受挑戰,重視在過程中的收穫。比如説,孩子考試得了98分,有的家長會説,怎麼就非得錯那個2分呢!而有成長型思維的家長會説,孩子你考了98分耶!就差2分就得100了!

趙嵐建議,現階段,家長不要擔心孩子跟不上學校學習,課堂上老師們會放緩節奏,幫助學生紮實基礎;建議家長不強求孩子一定要取得怎樣的進步甚至實現彎道超車。要明白經過較長時間的居家學習,孩子保持現狀要好於退步,放棄對孩子不切實際的期待,多關注孩子當下的努力,才能讓孩子不失去學習的動力。要相信孩子每一個小小的進步背後都是付出了很大的努力的。尤其在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要給予更多的指導,更少的指責,更多的信任與鼓勵。

挫折教育

不是拿話刺激孩子

12355天津青少年心理諮詢熱線首席心理專家東玉林老師説,孩子學習興趣的高與低因人而異,也因時間而異。孩子如果心思不在學習上,或者在某一段時間突然變得懶散貪玩,應該找到其中的“關竅”和“節點”,也就是孩子失去學習興趣的原因。比如偏科的孩子,有的是因為一直沒有找到掌握這一學科知識的方法,在課堂和測驗中屢屢受挫,有的是因為在這門課上表現不佳,被老師或家長諷刺挖苦,而產生牴觸情緒。這種情況需要有人幫助孩子找到受阻之處,幫助疏通,孩子才能重拾學習信心。

另外,在返校復課之初,家長普遍認為孩子在課堂上不在狀態,就是學習沒有興趣的表現。這種判斷有些偏激。建議家長首先思考自己在孩子沒有收心的情況下扮演了什麼角色?有的家長認為,應該用“針刺療法”,讓孩子看到別人的優秀,潑潑冷水,給孩子一點挫折教育。有這種做法的家長是錯誤理解了挫折教育。指責自家孩子、拿“別人家的孩子”作比較,這種做法施加給孩子的是負面壓力,受挫折的是孩子的自尊心,而不是對意志品質的磨練,只能激起孩子的反感,效果適得其反。有的家長經過幾個月跟孩子的鬥智鬥勇,終於盼到了返校復課,放手把孩子全權交給了學校老師。這種放手式的做法也從另一個角度磨滅了孩子的學習興趣,讓孩子產生鬆懈情緒。

如果想讓孩子把學習當成樂趣,樂學、好學,家長要當孩子興趣愛好的陪伴者,陪伴孩子閲讀感興趣的書籍、參觀展館或者一起鍛鍊身體,不但能讓親子關係更加和諧,也讓家長更瞭解孩子的興趣愛好,溝通交流有的放矢,鼓勵或激勵孩子的效果才會更好。

暖心

鼓勵孩子跳出舒適圈

天津市家庭教育研究會會員、河西區關工委專家組成員井春玲老師表示,疫情期間居家學習幾個月,給孩子們圍起了坐躺靠卧皆隨心的“舒適圈”,再加上與剛剛返校在教室上課作比較,孩子們必然覺得“在家就是舒服”“坐着上一天課跟上了緊箍咒一樣”,孩子有這些想法是可以理解的。因此學校老師現在的慢節奏教學方式還是遵從了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現狀,給了孩子緩衝和調整的時間,家長不但要理解,還要配合好。欲速則不達,如果一味催促,反而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想讓孩子跳出舒適圈,並不意味着家長要刺激孩子,而是多肯定、多鼓勵,給孩子力量,讓孩子自己勇敢跳出舒適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孩子自身產生了努力學習的動力,學習興趣自然而來。

建議家長多跟孩子説暖心鼓勵的話。如果孩子回家主動跟家長聊起課堂的事情、主動去做作業,家長要多鼓勵肯定,而不是給孩子挑錯。特別是在孩子興奮地想跟家長聊天時,家長不要不耐煩地跟孩子説出“還不快去看書”“作業寫完了嗎”這樣的“當頭棒喝”。家長不分場合地給孩子挑毛病還藉機提要求,挫敗的不只是孩子的興奮情緒,還有他們對學習的進取心和自信心。想讓孩子迴歸原來的軌道,提高學習興趣,欣賞和讚美以及及時的鼓勵、温和的督促,遠比列舉不足、排列嚴格的時間表,更能給予孩子動力。

文 賈林娜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323 字。

轉載請註明: 暖心話幫孩子找回拼搏狀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