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世紀後半葉,吐蕃不斷侵擾唐朝西境,燒殺搶掠,襲擾邊境,打了就跑,戰術猥瑣,讓武則天大為苦惱。公元696年,武則天就問臣子,如何除掉吐蕃敵將。一個大臣卻進言説:“派使者去跟吐蕃講和吧!”
這番話聽起來,好像是宋朝秦檜可能會對趙構説的話,但事實上卻發生在了彼時還十分強大的唐朝。武則天雖然手段有些狠辣,但到底是個明君,又怎麼會同意這種“不戰而降”的做法呢?——可武則天卻同意了。
浪子回頭
故事還要從這個大臣的生平説起。這個大臣的名字叫做郭元振,他出生於656年,少時就很聰慧,思維敏捷,巧舌如簧,天子聰穎,為人稱道。在673年之時,郭元振就考中了進士,並且成為了通泉縣的縣尉。
但是郭元振這個人雖然聰明,但是為人乖張浪蕩,有了權勢 之後還貪贓枉法,不僅鑄造私錢,而且還靠着自己當官的便利販賣人口,當地百姓都對他深惡痛絕。後來東窗事發之後,就被武則天召到了京城,想要親自治他的罪。
但是當武則天和郭元振説上話之後,卻發現郭元振這個當真是才華橫溢,而且有治世之能,在看過郭元振的文章《寶劍篇》之後,武則天更是感到驚為天人,在列舉了郭元振的種種罪行,對郭元振敲打一番之後,武則天就既往不咎,讓郭元振在京城當了官。而郭元振蒙受如此大恩之後,也明白了此前自己的荒唐,從此對武則天和唐朝忠心耿耿。
吐蕃之禍
自松贊干布統一藏地建立吐蕃之後,一開始唐朝有唐太宗李世民坐鎮,吐蕃跟唐朝之間的來往也十分友好。但等到松贊干布跟唐太宗死了之後,吐蕃就落入了權臣論欽陵的手中。
論欽陵野心很大,在670年的時候就率兵侵佔了唐朝的安西四鎮,吐蕃勢力變得尤其強大。於是唐朝就派著名的白衣大將薛仁貴前往西域征討吐蕃,不料薛仁貴馬失前蹄,居然輸了。而後的幾十年裏,雙方互有勝負,邊境人民則深受其害,吐蕃之禍,已成。
元振獻策
公元696年,論欽陵再次攻破唐軍,卻主動跟唐朝議和。武則天就讓郭元振前往吐蕃談判。論欽陵提出了吐蕃的訴求,就是要唐朝裁去安西四鎮的軍隊,並且將十姓突厥的土地割給吐蕃。
郭元振就説,你這不就是想要以安西四鎮為據點,而後東侵唐朝麼?論欽陵卻説:如果真的要遠征唐朝,那我想要的應該就是甘州、涼州了,怎麼會想着拿到安西四鎮和十姓突厥之地,就請求議和呢?我們是沒有進犯大唐的打算的。
郭元振就帶着論欽陵的話回了唐朝,並且一五一十地在朝堂上説了出來。有的大臣就覺得,吐蕃與唐朝之 爭已經多年,給百姓造成了很多損害。而十姓突厥和安西四鎮對唐朝並不太重要,就是給吐蕃也沒有大問題。
但是郭元振卻堅決反對割地給論欽陵,説:“直接拒絕論欽陵,卻是會給他找到不願和談的由頭,繼續在我國邊境發動戰亂。但是如果給他,那麼甘州、涼州危矣,若失此兩州,那麼長安就會面臨威脅。”
“而且十姓突厥和安西四鎮的人民都有歸順大唐的心,這麼多年下來,他們已經是我們的國民了,如果就這樣捨棄掉他們,必定招致各個屬國和無數人民對大唐失望,這樣就不是安西四鎮可以彌補了。”
“不如我們跟論欽陵説,我們之所以要派兵戍守安西四鎮和十姓突厥之地,是為了防止吐蕃東侵。如果吐蕃沒有東侵的打算,就應該歸還我方吐谷渾、青海等地,十姓突厥也不該侵佔。如果論欽陵答應,對我大唐自然是有利的,如果他不答應,就説明他有東侵的打算,是他的野心導致的戰爭,這樣我們就能夠站到道義上的高點,而論欽陵將會失去民心,而吐蕃自然也就土崩瓦解。”
“我們應當不斷地派遣使者去吐蕃講和,但是底線就是微臣上面説的,將論欽陵想要安西四鎮等地域他想要東侵聯繫起來,絕不交出安西四鎮和十姓突厥。這樣在我方何談誠意之下,吐蕃定然失去人心,加上論欽陵本身是個權臣,必然招致吐蕃皇室等等勢力不滿,如此,吐蕃就會從內部瓦解,而我們不費一兵一卒,就能夠戰勝吐蕃了。”
武則天聽完之後,只覺得好有道理,於是就採納了郭元振的計策。結果吐蕃內部果然互相猜忌,人民果然不擁護論欽陵的征伐。到了699年的時候,吐蕃就發生了嚴重的內亂,而論欽陵也就這麼死了。從此吐蕃開始慢慢衰弱,對大唐也就構不成威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