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實用!班主任工作的13種基本方法

超級實用!班主任工作的13種基本方法

關於班主任工作,我們從不缺少理念,而且絕大多數班主任都很關愛自己的學生。不管主動還是被動,班主任們並不缺少敬業精神。從大量一線班主任的案例來看,最突出的感覺就是——需要方法。

13種基本方法實操性強,用起來!

不掌握基本工作方法,會導致班主任在大量的、反覆出現的常規問題面前束手無策,更談不上班主任工作的發展和創新。所以,對班主任工作基本方法的研究,一點也不低端,相反,是解決班主任困惑的最重要的途徑之一。

下面將對班主任工作的一些基本方法進行探討。

超級實用!班主任工作的13種基本方法

掌握班級、學生的情況

班主任工作的第一要務就是掌握班級和學生的詳細情況。

獲取信息的過程,其實就是交流、溝通、做思想工作的過程,也是找到問題解決辦法的起點。

當我們充分了解了學生的情況後,很多管理上的困難會迎刃而解。

2

制訂工作計劃

工作計劃就是對一個學期班級工作的規劃,是班主任的工作指南和目標。按照計劃努力去完成,班主任的工作能力必然就會提高得快。

如果你真的想讓計劃發揮作用,在制訂時就要注意務實,不要寫空話套話,要有實現的可能。

我比較提倡任務式的或者目標式的計劃,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地調整,每完成一項都有收穫。

3

確定工作重點

班主任的精力是有限的,因此要學會集中力量打殲滅戰。每週、每月有重點地開展工作,既可讓學生提高重視程度,又可讓自己輕裝上陣,減輕管理難度。

有了工作重點,就有了主心骨,要有所為,有所不為,堅定不移地鎖定目標,不為其他雜事幹擾,一抓就抓到底。

4

分類整理、保存班級管理相關資料

很多老師做了多年班主任,卻沒有留下什麼資料。有些資料只是對自己工作和學生成長的記錄,沒有留下固然可惜,但這不至於產生不良後果,而有些重要資料則關係到班主任的重大權益甚至是個人安全,是必須保存下來的。

所以,班主任必須養成分類保存資料的工作習慣,其作用有:

①可以隨時調取班級和學生的各種信息,作為教育、談話、溝通的材料;

②為以後的工作提供參考;

③為自己的工作經歷留記錄;

④為應對可能出現的意外變故留下憑證。

一屆學生帶完,就能積累相當多的資料,在以後帶班時,都能發揮很好的作用。善於分類收集、積累教育素材和資源的老師,本身就是有科學態度和科研素養的老師,他的進步、提升會很快。

5

分類處理班級事務

班主任要學會對各項工作進行分類,因為只有分類才能分流。進行科學的分類,是優秀班主任的重要習慣之一,也是一種高效率的工作方法。

以下介紹四種常見的分類方法。

(1)按“由誰做”分

面對一項工作,班主任首先想到的應該不是“我該怎麼做”,而是“可以由誰來做”。這種轉變是有戰略意義的,是思維方式的變革。按這種思路,班級工作可以分成三類:

①班主任必須親自做的;

②班主任能做、學生也能做的;

③完全可以放手讓學生做的。

(2)必須處理的事務

班主任必須處理的事務可以分成兩類:

①常規事務;

②偶發事件。

(3)按內容分

按內容分,班級事務可以分成學習類、勞動類、體育類、宣傳類、文娛類、生活類……這些事務中有相當一部分可以交由各個班委會成員處理。

(4)按輕重緩急分

根據解決的時間和難度差異,班級事務可以劃分成很多不同的類型。例如:

①主要的和次要的;

②立即要解決的和可以以後解決的;

③馬上能解決的和暫時無法解決的(存檔、創造條件、等機會);

④可以一次性解決的和需要反覆做工作的;

⑤非解決不可的和可以暫時忽略的;等等。

6

從個案中找規律,

用規律指導個案處理

一些班主任只會埋頭做事,不去思考,特別是不善於發現、總結班級中出現的問題的規律性,導致問題反覆出現,今天花了很多精力處理了一個問題,明天又會冒出另一個問題,又要去處理。日復一日,班主任就陷入了低效、重複勞動的“苦海”,職業倦怠感不請自到。

這樣的班主任就不是“職業的班主任”,因為他只會一件事一件事地做,而不是一類事一類事地去找解決問題的途徑,他看上去也是在天天做事,其實大多是低效勞動。

7

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

在班主任工作總量不可能減少的前提下,養成若干良好的工作習慣會幫助你更加高效地完成任務,節約時間。

8

經常和學生談話

談話是班主任做學生工作的最主要也是最常見的方式之一。師生交談的重要性和作用可能遠遠超出你的想象。

霍桑效應揭示了一個重要的事實:每個人都有被關注的需求。“當我被關注時,我的表現將更加優異。”“霍桑效應”在班級中同樣存在。

9

掌握班級、學生的情況

組織班級活動是班主任的常規工作之一。這些活動有的是班級自己組織的,有的是學校統一佈置的。在這些活動中,特別是在學校層面的大型活動中(如大掃除、運動會、社會實踐、春秋遊等),班主任是否會感到焦慮(擔心學生的安全或紀律)?組織過程中是否手忙腳亂?指揮學生時是否喊破了嗓子卻收效甚微?

不必擔心,只要多動腦筋,事先規劃,掌握必要的技術,你一定可以運籌帷幄,指揮若定。這裏重點介紹班主任在組織活動中必須掌握的兩項技術:一是設計活動程序,二是列任務清單。前者從時間和流程上做具體安排,到什麼時候做什麼事;後者則按照活動的內容確定相關的責任人,讓什麼人做什麼事。

編制活動程序和任務清單僅僅是組織活動的開始,班主任切不可以為任務已經佈置到位了就可以高枕無憂。在活動全程中,班主任都必須時刻保持注意力集中,及時提醒、控制、協調,直至活動結束。程序和任務清單是活動組織井然有序、忙而不亂的基礎。

10

工作中注意打“時間差”

班主任要學會把握關鍵的時間點。大家(當然包括學生)注意力都很集中時,往往不會出事。而在大家都放鬆的時候,管理就會出現真空狀態,這時學生最容易出問題。

班主任要提高警惕,填補管理真空。要學會打時間差,學生容易出事的時間點一般都在大家注意力放鬆的時候。關注點越是集中,越會在其他地方留下盲區。

11

多表揚少批評,多指導少指責

這是一個最簡單、最基本的策略,卻藴含着很高的教育智慧。班主任見到學生不好的行為,第一反應通常是批評。學生會有很多做得不好的地方,以至於“批評人”成為班主任的職業病。但事實上,一味批評或指責根本無益於學生改正錯誤。

正確的方法是指出他的問題,把如何做教給他,也可以自己或讓做得好的學生做示範。實踐證明,指導比指責有用得多。對學生的指導,應該是越具體、越詳細越好,泛泛説教或者指責毫無意義。

12

善於用規則管理班級和教育學生

班級管理不是憑班主任簡單的投入就能行的。不少班主任很敬業,對學生也很有耐心,教育效果卻並不理想。這樣的班主任往往僅僅是靠説教,不善於利用制度管理班級。規則意識淡漠的學生會隨意違紀,行為不受約束,毫無敬畏之心。面對學生大量輕微違紀束手無策的班主任應該學會運用規則,對學生的不良行為堅決説不。

制度嚴明的班級,班風健康,正義的氣場強大,學生的違紀行為會得到遏制。與行為規範相配套的,是一系列獎懲方案,它們能讓學生明確在集體中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什麼樣的行為可以得到鼓勵、什麼樣的行為將受到譴責。

13

運用評價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雖然制度有一定的強制性,可以規定學生能幹什麼、不能幹什麼,但主動要求和被動服從地做事,其效果會有很大的差別。如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心甘情願地為集體做貢獻、盡義務?在種種策略中,“評價”可能是最有效的。

單一的評價機制只能讓班級裏一小部分學生受益,而多元的評價機制則可以讓班級中的各種學生都得到發展。評價的觸角必須延伸到班級每一個層面的學生。對學生的評價機制,要隨着班級的發展逐漸完善,直至形成相互關聯、互為補充的體系。這個體系涉及班級生活和學生髮展的各個方面。

評價體系建立起來後不是一成不變的,還要根據學生和班級當下的情況及時修改、調整和更新。

來源 | 《班主任工作十講》

轉自 | 中國教育報好老師

編輯 | 白衣

超級實用!班主任工作的13種基本方法

如何設為星標?點擊公眾號名稱“中國教師報”

【來源:中國教師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300 字。

轉載請註明: 超級實用!班主任工作的13種基本方法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