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裏教師很多,幹媒體的也不少,高考成績公佈後,教師們的目光不約而同投向高考,新聞媒體則順勢做起了報考指南。幾位朋友家中有人蔘考,不斷刷着相關消息,比對排名,心思和握着分數找學校、選專業的弟弟妹妹一同緊張。
一年一度的高考景觀,很容易把人拉回那年光景。彼時,要搞清目標院校、專業分數,尚得“手動”尋找答案。或是年久失修,當時,我家那台2005年購置的台式機,先是燒了主板,後又毀了聲卡,顯示器也“扭扭捏捏”,畫面閃爍不停。為了不耽擱志願填報,它“光榮”地結束了曾服務姐姐,又被我“蹂躪”的使命,被迫“下台”。
不過,志願填報並未隨着新電腦的到來變得簡單。老媽電腦玩得不轉,那本既貴又厚的報考指南,是她每日鑽研的工具書。每天,她都會寫滿幾張紙,排除不想去的地區,寫下娘倆商量好的專業,羅列我夠得上的院校;那時姐姐剛從武漢輾轉深圳,還是個初出茅廬的應屆碩士,我覺得那時的她,對學了7年的新聞充滿眷戀。而我最終被新聞專業錄取,很大程度也與她有關。“文科生嘛,還得靠筆桿子”,在這句話的影響下,我常感覺自己學新聞、幹新聞,是在遂老姐未竟的心願。
分數是報考的“絕對值”。如今看來,老爸雖然在報考技巧上遠不及老媽鑽研得深,但卻穩穩拿捏住了報考的“戰略核心”。“無為”的父親告訴我:在成績面前,除非你想成為復讀生,否則既定的排位名次,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大多數人都會在平行志願中一邊衝刺、一邊保底,因此,報考技巧再純熟,最後還是要靠分數説話。
如今,只要打開網頁,最新的教育部學科評估排名,各個院校的優劣勢專業,錄取人數、分數級差,全都可以瞭然於胸,報考信息的豐富、透明和流動,無形中也讓學生在報考時更趨理性穩健。但是,即便如此,除了成績有絕對優勢的同學,大多數人都可能要面對學校、專業與城市的取捨。選了心儀的學校,可能無法進王牌專業,而優先專業,又可能錯過名校。
報考是道價值連線題,無論“風控體系”多麼完善,總會有得有失。報考之所以是個“技術活”,就是因為它本身像個槓桿,調節着教育的現實效能。
對院校專業的選擇,決定了一個年輕人在未來4年裏可能要生活的城市,相處的人羣,以及要深耕的專業領域。在我身邊,不乏根據興趣特長,早早定下志願的人,但對院校專業的認知,也並非個人興趣那麼簡單,往往會隨着專業學習、智識拓展而深化。
要使決策更加理性科學,除了在學校、專業和城市座標系內比較,也要理順影響志願選擇的因素權重,充實報考決策的依據。對考生個人和家庭而言,只有兼聽則明,從善而定,才能降低報考的信息冗餘,避免出現任性隨意。
在學校的選擇上,成績高低決定個人位次,投檔線高低,則決定了院校間的客觀差距。在師資硬件、學習氛圍等方面,名校和普通院校必然有差距,但是,學生不必太過糾結於這種差距,而應根據成績做出最適合的選擇,並以自己的努力補足短板。在專業選擇上,專業不僅對應着職業方向,也對應着特定的教育模式。考生既要避免被某些專業的光環晃了眼,也要打破對某些專業根深蒂固的偏見。
當然,道理講得再多,還是會有一些朋友的志願報的不夠完美,甚至出現重大失誤。但是,高考並非人生路上惟一的轉機,院校專業甚至城市之間的資源差,也會勢隨時移。與此同時,志願也並非沒有轉圜餘地,大學期間常有機調換專業,只要有充分準備,考碩考博,也能滿足年輕人的“跨界”願望。
前些天和新聞學院的同學聯繫,他們説我“對新聞很忠誠”,調侃自己是“逃兵”。我笑了笑,心裏也挺欣賞他們的選擇。在我和朋友身上,我發現,每個人在進入高校之後,都有自己獨特的走法。
有人為了擺脱大學所在的小城的限制,早早到大城市拼命實習,後來反而對當初報考的城市處之泰然;我曾待過師範、政法院校,學的卻是新聞專業,兩次畢業關頭,許多人取徑教師行業或是成為律師,但他們的專業本領依然可以在工作單位給他們提供幫助。與此同時,也有朋友跨界金融、疾控、電競等形態各異的行業,並對這些不同領域的業務慢慢漸入佳境。另外,我也聽説一些高考失意的老同學,通過升學重新越過了“龍門”,讓我莫名感動。
18歲成年,從高中進入大學,不僅意味着身份的改變,也意味我們從此被捲入這個疾馳的世界。志願的選擇當然重要,但終究只是我們踏入社會的第一步。作為“過來人”,我希望所有和當年的我一樣對大學充滿未知迷茫的年輕人都能記住:只要你具備足夠的能力與決心,就算大學與專業選擇的有所遺憾,也總會有安放你的理想與才華之地。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